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趋于白热化 ,不同理解和解析 ,体现了当代网络文学现象的复杂性、模糊性。与传统文学相比 ,网络文学有其独特的特点。把握网络文学的特点 ,正视网络文学的发展存在问题 ,给网络文学一个宽容、良好的发展空间 ,网络文学才能向清晰、有序良好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探讨网络文学出版行业发展动态,思考网络文学出版行业面临的问题.同时,站在整体立场上,结合网络文学出版的方式、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加强网络文学出版行业管理、引导网络文学出版行业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稳健向好发展,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建构具有必然性。然而,在网络文学经典化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商业利益导向、跨界性迎合和乌托邦式的狂欢等一些突出的问题。直面问题,文章提出网络文学经典化建构的多维路径,主要包括:强化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综合素质、优化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外部空间、健全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评价体系以及培育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后备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网络文学经典化建构的当代反思,以期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到2008年,国内网络文学已有十年的发展历程.与之相应,十年来网络文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网络文学的特征、网络文学的写作阅读与批评传播、网络文学与特定人群的关系以及网络文学的亚类等方面都有广泛探讨,但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与创作隔膜严重,宏观研究重复较多,研究深度欠缺等方面.对此,网络文学研究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入手,齐头并进,以便开拓网络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发展到当下,亟需理论界对其生产机制、传播机制、接受机制、批评机制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禹建湘的《网络文学关键词100》选取涵盖了网络文学本体、网络文学特质、网络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体式、网络文学产业与网络文学批评等6个层面的关键词100个,这是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学场域所作的一个扎实的基础性理论工作。该著作没有对所列的关键词作普通词典意义上的定义或解释,而是对这些词所反映的网络文学现象作一个现场记录,在记录中进行质疑、思辨、探讨、阐述,力求反映出所列词语的时代气息以及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从而揭示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洞见网络文学的本质所在。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传达。这些关键词还原了网络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种种变革,表现了这些变革带来的冲击力与影响力,以及这些变革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文学的日益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增强,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使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流通渠道、受众层次等诸多因素都在发生微妙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走向。文章具体阐述了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网络文学批评、传统文学等多种因素对网络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概念界定各有内涵。崇拜新媒介,或将凡是与网络有关的文学都纳入网络文学;或将利用网络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作品界定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文学审美视角,或否认网络文学概念的必要性与独立性,或强调网络文学是由网民在网络上创作、阅读的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或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包括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小说等多种体裁的"网络时代的文学",或将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网络连载小说、网络类型小说等体裁作为网络文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也随之兴盛以来,并发展成了一种文学思潮。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网络文学渐渐从文学边缘走向主流,向传统文学靠拢,并且给当代近十年文学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定义、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的过程及其网络文学四个显著的特征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探讨网络文学,从而呈现出网络文学这个声势浩大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网络文学批评中,也存在着一些亟需注意的问题。本文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批评原则进行了探究,以使网络文学批评能够进一步促进网络文学创作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9,(5):45-49
网络文学如何践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当下网络文学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由于科幻、玄幻、魔幻、仙侠、穿越等类型化表现明显,网络文学一直被主流文学界排斥于现实主义文学之外。本文从"文学性"概念入手,从现实主义的典型性要求、客观性要求、真实性要求、历史性要求等四个方面来谈谈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表达。指出了网络文学现实主义何以可能的途径:肯定个体价值、追求精神自由、抒发真情实感、超越具体时空。坚持这些优秀品质能够确定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承担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要求,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的学术清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和理论反思的日渐自觉,汉语网络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得以凸显。学院派对网络文学的本体定位、艺术嬗变、发展缺憾、审美导向以及网络文学的研究立场等问题的学术清理,将有利于规范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并将为建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一束     
《文学教育(上)》2013,(23):157-157
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成立 我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今天在京成立。作家莫言任名誉校长。网络文学大学是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由中文在线发起成立,联合多家原创文学网站共建,为全国网络文学作者提供免费培训。据介绍,网络文学大学将提供不同层级的培训,分为青训学院、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精品化工作与文学网站"海纳百川"的本原性功能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读者、作者、网站来看,还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网络文学精品化都殊为必要,而且极其可能。其现实性的理由在于:网络文学精品化是弘扬文学精神的一种体现,是繁荣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是建构网络文学公共空间的基本保证,它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文学网站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网络文学精品化以文学自身运动作为内在动力,网络文学精品化因网络信息的浩如烟海而获得反向促成作用,网络公共空间的大众化需求对网络文学精品化起着持久的推动作用,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公众参与程度的逐渐提高有利于网络文学精品化的形成和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精品化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4.
王颖 《文教资料》2013,(34):29-30
网络文学个人化、大众化、民间化的表征,传统文学作品想象力缺失,与之相对的网络文学作品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网络文学具有后现代特征。本文通过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阐述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指出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带来了新鲜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90年代初开始在网络上萌发以来,网络文学已经逐渐成为文学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然而与网络文学的一派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我们认为造成网络文学被有意无意轻视或忽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缺乏有效认知,对其抱有成见,简单地斥之为浅薄、低俗、文学性不高,应该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全方位、多角度地厘清网络文学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理论拓展了网络文学研究的视野,用主体间性理论解读网络文学,使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文本主体、创作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明晰,有益于深化对网络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作家声音     
《文学教育(上)》2008,(17):157-158
铁凝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冲突 近年,随着网络社区兴起,网络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关注网络文学,那么网络文学是否会对传统文学产生冲击呢?对此,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表示:“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有写作欲望的人心态更自由、更平等,它的匿名性也使写作的人和愿写作的人的情感、心境更放松。  相似文献   

18.
陈颀 《考试周刊》2013,(35):20-20,28
因为网络文学评论家在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与网络文学的作者缺乏沟通,所以造成了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之间存在隔膜或者说脱节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述这种隔膜关系,提出理论界应加强对网络文学创作活动的研究,及早建立适应当前文学创作需要的文学理论体系,从而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建设"网络文学陕军"是指充分利用陕西文学已有的作家资源及国内外影响,立足网络平台,与网络文学作家和网站合作,发现和培育陕西文学新的增长点。首先论证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从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从网络文学研究及创作的需要来看,建设"网络文学陕军"都十分必要。其次详细论述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论述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是基于现代互联网平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基础,使得网络文学创作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呈现多元化,特别是读者能够借助于网络接龙、BBS以及其他媒介介入网络文学创作中,使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创作与接受实现互动,既丰富了文学创作形态,又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