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燕晖 《教育导刊》2001,(12):43-44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我们就是遵循着让孩子当主角的指导思想,设立“八旗小星星广播站“,站内工作达到“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2.
张林声 《文教资料》2006,(32):151-15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习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行诸文字。这样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炼意”指导,是作文指导深入学生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把观察生活得来的素材形诸文字之前,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些素材写成的作文,将告诉人们一点什么?处理这些素材时,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是什么?这“什么”所要得到的回答,实际上就是该篇作文的题旨,也就是立意。作文选用不同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即便是同一素材,其立意,也往往会因作者的感受不同而相异。一篇文章的立  相似文献   

4.
当儿童的作文,在我们要求“必须如此、不准那般”中开始动笔时;在我们设置的教学篇目中,循规蹈矩地闭门造车时;对“为什么写”茫然无知,对写作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用无从知晓时……其实,儿童作文已偏离了“儿童”。  相似文献   

5.
人们总是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像培育花朵一样来养育孩子,但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里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样一群远离城市,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似乎与自己不相干,但是当我们真正把目光投向他们的时候,谁又能真的置身事外?现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按照年龄划分大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初中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孩子害怕写作文”一直是许多家长感到十分头痛的事。怎样才能使孩子不怕写作文?我有个十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每学期为孩子“出版”作品集。这种“出版”十分简单,就是将孩子一个学期的作文或日记等由家长指导编成集子,并引导孩子终身收藏。为什么要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呢?因为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特别爱表现自己,以得到大人的称赞和同伴的喝彩。而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就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愿望,也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一本本的作品集,就是孩子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公鸡和闹钟     
“天窗”系列童话,仅仅是我的心灵飞翔时的所见所想.仅仅是我的一种表达。当你的心灵已经自由了以后,需要做的,便是享受这种自由,并且寻找表达了。什么才是你独特的声音?要耐心地等待和倾听,然后用文字固定下来。我希望更多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窗”,找到自己的表达.写作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王爱国 《同学少年》2008,(11):11-11
"为什么拿起笔来总找不到话说?"许多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其实,写作就是将生活体验用恰当的文字写出来,以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怎样写"真"文章?简单地说,就是用心去感受生活,写出自己的真生活、真性情、真体验。  相似文献   

9.
一、写作课的重要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用英语与别人交流,不仅要能理解他们所说的,与他们交谈,读懂他们写的,而且能自己用英语写作。尤其当我们想要与之交流的人不在眼前时,就只有通过写出来的文字表达我们的想法。事实上,写作课之所以能成为...  相似文献   

10.
情绪和情感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特有的障碍之一.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常常像汹涌跌宕的激流,他们的情感世界好似没有绿洲的荒漠.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无法享受情感交流的乐趣.本文运用格林斯潘“以发展为取向,以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为主”的“地板时光”疗法.根据家庭优先原则,利用“功能性情绪发展能力”的发展阶段,强调建立孩子的愉快情绪和有意义的人际情感关系,通过耐心观察亲子互动,跟从孩子的带领,利用孩子的兴趣,统领孩子的情绪状态,配合孩子的感觉资讯处理模式,调整自己的声调和肢体动作,用童心和孩子互动,注意每一发展阶段的感受和提升,以此来促进孩子的情绪调整和情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具有良好品行,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品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下面浅谈几点教学实践与体会。一、在实践中收获(一)教学融入生活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学融入生活,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点,设计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发展。1.找一找,留心生…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礼仪教育看做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他们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式的绅士。但是,令我们想不到的是,美国儿童的礼仪教育始于餐桌。美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进行了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在美国,当孩子长到一定的时候,父母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1周岁至1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在进餐时,小孩受到…  相似文献   

13.
孙小玲 《学周刊C版》2011,(8):127-127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广泛的阅读能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与人交流,一旦他们认识到并掌握了语言文字的交际作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考作文是衡量学生初中三年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中考学生来说 ,影响很大。研究很多考场作文 ,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时 ,还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精神不足的现象。应该说富有新意是文章的生命。学生写作时只有克服“思维定势” ,别出心裁 ,用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认识事物 ,文章才会有新意。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 ,具体做法为 :一、视角求新学生作文时常抱怨没东西可写。参加中考的孩子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 ,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就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家长也“宁可苦自己 ,决不苦孩子”。孩子的生活阅历窄 ,认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6.
[导语]“没啥可写”是中学生写作中的普遍感受,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美好情感,虽然内心感慨万千,却无法用文字将这种感受传达出来,总认为肚里墨水太少,词语太少。果真如此吗?[初稿]丰收的田野初二(6)班黄锦容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的确,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追求童趣是写作的核心,作文是儿童“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的个性生命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和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创生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而教材在编写上偏向城市生活,离农村孩子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农村的孩子社会交往活动教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而且校园文化生活不太丰富。如果教学只是传授课本知识就显得空洞、与农村儿童的生活体验就少有了联系,就达不到目标了。要让农村学生身心动起来,学习状态“活”起来,就必须与农村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心灵,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只有…  相似文献   

19.
“贴图作文”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作文的材料——图画,并把它贴在本子上进行写作。“贴图作文”和看图作文有区别又有联系。“贴图作文”是学生自己找图,自己贴图,自己作文。在这里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但是,它又离不开看图作文的基本功,可以说是看图作文的“变形”。目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似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长。这种情况的发生大概和学生生活的枯燥与作文命题的单调及作文教学方法的陈旧有关。“贴图作文”就是试图在“兴趣”这两个字上做做文章。从小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具体、形象、新颖的画面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当无穷无尽的报刊在他们面前堆起时,就向他们展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鲁成飞 《课外阅读》2011,(9):315-315
“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