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众多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结构的优化,课堂气氛的调控,主体建构的倡导,双边活动的加强等等诸多教师已有共识,但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落实这些要求,怎样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哪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呢?本文从学生的身心承载的差异性和知识构建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数学课堂的"两个最佳",并倡导与之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学案导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课堂既需要注重教师有律的"问",也少不了学生开放的"问".本文针对中学课堂提问现象,结合案例培析,重点就如何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与培养学生的提高能力作探讨,以期对教学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在无意中出现的错误都可以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发挥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在教育学中,我们将这种转化能力叫做教学机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机智是考验一个数学教师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该如何才能让课堂中教师出现的错误释放独特的美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师课堂,通过新的视角进行赏析,看看名师是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成就精彩课堂的.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碰到突如其来的事情,那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是考验我们教师教育机智的时候了,那什么是课堂教学机智呢?我觉得,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的状况,能灵活机智地进行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能力。作为一名基层教师,不论我们是出去赛课还是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有的学生完全可能提出让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就到了考验我们时候了。下面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这时候,有些教师就会抱怨学生不活跃,不与老师配合.那么,静下心来想一下,问题全在学生这儿吗?为什么自己使尽了浑身解数,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呢?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在演独角戏,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的话,课堂还会这样吗?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既激活了学生,也释放了教师,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是鲜活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前预设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旁逸斜出".当预设与生成发生碰撞时,教师的教学机智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要能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还要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课堂开放了,教师如何调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应做什么?教师如何对待课程生成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执行教学过程所面对的新的挑战.那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本文从教师在动态生成中应扮演的角色入手,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预设者,其次要做一个机智的调控者,来谈谈如何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0.
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能使课堂生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果调控不当,就可能浪费课堂生成资源,影响教学效果.而在现实的初中英语课堂中,由于机械理解生成与预设的矛盾对立,轻易舍弃了课堂生成的作用,使生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主要讨论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了许多生成性的问题.本文从合理预设、课堂互动、教师素养等三方面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有效生成、机智地建构动态的化学课堂的三种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怎么教,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呢?语文学科的教学实在是太复杂了.低效课堂令人烦恼,不少教师抱怨"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前辈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对于课堂的有效调控上,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开展,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教师如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开放的课堂,又向教师的调控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恰当,及时,灵活的调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因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此时,能否运用教学机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论文通过分析一位教师的教学案例,指出"智慧"引领下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调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课堂组织调控等综合能力,在"智慧课堂"的引领下,才能机智有效的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状况,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会自能阅读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学"问"的前提:教师更新观念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上课不爱提问?我以为根源是教师的课堂不够开放,教师的观念没有更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课堂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课堂即时评价,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种有生命力的主要评价形式,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及时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课堂即时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因其鲜明的随机、瞬时特性,成了及时调控教学、激励引导学生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习习春风的吹拂下,课堂中"满堂问"的现象已有很大改善,但有些教师对文中问题设计难度失当,提问的数量仍然偏多,问题的指向性偏重于"双基".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在当校长的这些日子里,我始终考虑着这样的问题:怎样让教师在尊重的环境中都得到提高呢? 怎样将评价中的"尊重"变为有形的操作呢? 我们选择了"阳光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学生,课堂之外吸引他们的精彩事物越来越多,能把心全部交给课堂的学生,已越来越少.他们的眼球和他们的心大多交给了疯狂的电游世界与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开始了心的"流浪".于是,教师们,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无不感叹:如今的学生啊,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好教了.但是,让学生的心回归课堂始终是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该如何呼唤学生"流浪"的心呢?笔者认为依靠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课堂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灵动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此时教师如果机智化解,课堂就会"柳暗花明",否则就会"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