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14,(3):F0003-F0003
2004年,由李岚清同志亲笔题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正式出版,至今已十年。《基础教育课程》伴随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见证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庆祝《基础教育课程》创刊十周年,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2004年,由李岚清同志亲笔题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正式出版,至今也已十年。《基础教育课程》伴随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见证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庆祝《基础教育课程》创刊十周年,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促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新课程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2013-2014年度首届“见证十年——践行教育的理想”全国教师论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2014,(6):F0002-F0002
2004年,由李岚清同志亲笔题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正式出版,至今也已十年。《基础教育课程》伴随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见证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庆祝《基础教育课程》创刊十周年,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促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新课程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2013-2014年度首届“见证十年——践行教育的理想”全国教师论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 2001年 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决定》阐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课程改革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001年 7月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启动,这将是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变化,是在对建国几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全面反思和国内外近些年课程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基础上提出来的,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2013,(10):35-35
《基础教育课程》于2004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以来一直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一线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提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等领域的最新改革动态。创刊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一起成长,记录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的点点进步和发展,都凝聚着广大读者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与关爱,《基础教育课程》永远铭记这一份份深情,并深知未来发展仍离不开这些支持与关爱,  相似文献   

6.
以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个《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个《纲要》)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政策依据.总体上看,制定国家课改文件、课程方案和课标,出版新教材,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十年课改实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2001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规范我国21世纪前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我国课程范式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那么,由这个《纲要》驱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布,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十年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秋季起,北京市海淀、宣武、延庆3个区县的小学和初中,从起始年级起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使用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开始了北京市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至今已走过了13个年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专题教育多个方面,十余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经教育部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全国包括北京启动课程改革试验奠定基础,到2003年受命将北京方案纳入国家方案之中,对北京方案及实验工作进行重大调整,本人接触此项工作已有十多年时间。回顾十多年从设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至今,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已步入了推广阶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00年以来,美国为了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和改善国内令人担忧的基础教育现状,实施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和《改革蓝图》两个法案,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师资保障、课程管理、课程改革的评价等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吸取美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玉钗  饶夏溦 《文教资料》2007,(23):152-1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相当丰富,有大量的文章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国家学术期刊上。本文以这些文章为依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视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梳理,并进一步归纳了现有研究在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新”在何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去年9月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2001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于2001年正式颁布,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至此,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我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日本根据国际形势及社会发展要求,并依据《教育基本法》修订《学习指导要领》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文章主要以日本2008年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对象,对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我国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F0003-F0003
从2001年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到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十年。为了总结经验,深化改革,促进我省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推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总结与回顾系列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特举办“山西课改十年”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了时代特色,更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到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十年。为了总结经验,深化改革,促进我省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推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总结与回顾系列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特举办“山西课改十年”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谈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终于颁布并开始在实验区试行。2001年秋季,全国已有38个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秋季,江苏省海  相似文献   

20.
《课改实验通讯》2002,(1):11-11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正式启动,西安市雁塔区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2002年春已在义务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