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思辨研究的本义在于思辨逻辑与思辨主体思想的同一,是研究者生活方式与生命意义的自由追求。教育研究中的思辨研究却因思辨逻辑的预设性思维、游戏化语言、垄断性地位和思辨主体的情感转移、依附性学术定位、功利性追求导致思辨的危机和思想的贫乏。为此,教育研究者只有捍卫思辨理性、践行思辨人生。才能实现教育研究中思辨与思想的同一。  相似文献   

2.
教育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学界对于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从未停止。从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发展历史溯源,深入探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内涵与分类,发现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正从“非此即彼”走向“融合并存”,教育研究需要平衡思辨和事实证据在研究中的比例,避免两种极端情况,系统文献综述法即反映了实证与思辨研究的融合。通过梳理建构清晰的教育研究图景,旨在解决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争论,为促进我国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以称之为教育“现象”的现象并不多,教育在塑造和完善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审慎和科学的思辨。但是,多少年来,社会实践对学校教育的检  相似文献   

4.
思辨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理性思考和学习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思辨能力,要求以思辨的眼光审视自然和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但是当前的学生作文存在事例有余、思辨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增强思辨色彩,将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层次,使说理更深入。思辨的角度很多,本文主要从辩证性思辨、发展性思辨、联系性思辨这三种角度,分析思辨在语段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涉及到方法的使用,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作为两种特点各异的研究方法.为不同的研究者所青睐。本文从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的概念简述出发,主要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未来两种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教育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涉及到方法的使用,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作为两种特点各异的研究方法,为不同的研究者所青睐.本文从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的概念简述出发,主要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未来两种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理性思辨能否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从哲学视角审视,理性思辨在科学探究中有其重要价值,通 过教学案例分析,理性思辨作为科学探究形式应有其显著作用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主要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哲学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和研究.同时也包括对教育及教育理论的辩证的、历史的研究.西方的哲学思辨研究范式从古老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出发来确立教育的价值、目的等终极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是传统教育管理研究的两条惯用套路,它们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实地研究正是试图在克服和消解这些弊端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它力图对现实中的管理作为和实践问题予以理性反思和阐释,构成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智慧的建构,是教师在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把教育价值意向变为行为化、目标化、形式化的动态生成过程,是通过理性思辨、实践反思、批判选择、发现创造而生成积淀创造能力和新型教学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白文琪  周哲 《海外英语》2014,(14):66-67,78
《中国语境下外语教育的行动研究与思辨能力培养》一书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悠长历史中,行动研究的引入与发展。该书全方位地概述了行动研究的理论方面,并结合作者多年的英语教育经验对行动研究的实践方面进一步探讨。同时在中国的语境下,将外语教育中的行动研究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可供从事英语教育者参考的优秀书籍。  相似文献   

12.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肇始一直到现今的教学理论研究一直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辨范式中生成与发展着.它强劲不衰的魅力在于形而上思辨的批判、检讨、反思与创造的理性本质与功能,教学理论只要关注人、理解人并使这种对人的关注与理解系统化和体系化,就离不开形而上的思辨。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和平 《教育研究》2012,(4):23-28,56
从西方教育研究史来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使我国的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倾向。这种倾向的兴起,与基于思辨和精确量化的科学表达的困境有关,因为它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不仅是理论成果的呈现方式,也是教育研究方法论路向的重要表征,象征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优秀的数学教育,乃是一种人的理性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培育,是聪明智慧的启迪和潜在能动创造力的开发,其价值远非一般的专业技术教育所能相提并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我们既不能盲目地使用,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从各个角度找准切入点,同时要讲究一定的信息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理性思辨是涉及思考、辨析、判断以及推理的具有周密逻辑性的思维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思辨能力已成为当今时代对每个公民的普遍要求。在此背景下,理性思辨也成为检测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一把标尺。纵观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现状,普遍是记叙抒情有余、理性思辨不足。本文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理性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研成果可以是多样化的。其中,教师真实感性的探索、鲜活生动的案例以及理性思辨的文章,都是教育科研绽放的花朵、结出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近日读到《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先生题为《要温度,也要有深度》的文章,文中有句让我深受感触的话:教育拒绝浅薄!这篇文章是教育改革热潮中少有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辨,其深刻内涵,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种途径:理性思辨、历史叙事和主动创生.有研究者指出,理性思辨与历史叙事并不是建构学校文化的唯一途径,因为还有学校建筑、意识、活动及通过毕业生网络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等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建设学校文化的第三种主要途径:通过学校教育活动的改进,促进学校文化的主动创生.  相似文献   

19.
童县城 《学语文》2023,(5):46-48
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题凸显思辨意识,强化思辨能力的考查。为培养思辨能力,需要善于利用教材,以激发理性思辨的兴趣;需要提供科学理性的思辨方法,以探究性写作与杂文写作发展理性思辨;以优化命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进入第十一个五年发展的历史时期,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都将纷纷出台。什么是教育发展规划、为什么要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怎样制定好教育发展规划等问题无疑是迫切需要弄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教育发展理性思辨能力的标志教育发展规划通常与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