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哈尼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本文探讨了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学校教育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现状,针对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例如:开发哈尼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重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依托学校建立家庭和社区学习中心等。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并成为目前中国民族文化类旅游地开发和保护中最为推崇的模式之一。它强调原地保护,即以原生态状况呈现并保护"活态文化遗产",这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保存更为原生化、本土化和动态化。基于对贵州铜仁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认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对生态博物馆内涵及在中国的运用分析,提出应建立铜仁历史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实现当地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的和谐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生态文化的积极推动力量。通过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当地生态文化的发展。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级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设、湖北省的相关政策导向等,都为恩施州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提供了积极有力的保障。在建设生态(社区)博物馆时,应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  相似文献   

4.
水是红河流域哈尼族梯田生态文化的生命"血源",梯田灌溉系统是梯田生态文化的"血脉"。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始终贯穿于哈尼族整个生态系统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从现代文明角度看,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形成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梯田文化制约和影响下的哈尼族地区相对滞后、保守。然而,今天对以梯田文化为轴心的哈尼族地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将成为引导哈尼族人民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红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先民适应山地生活所创造并仍一直在发挥作用的活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梯田及建基于其上的哈尼文化。经济诉求的愿景让"沉默"已久的红河哈尼梯田走上了申遗之路,当地政府也因此展开了对梯田的保护与开发。然而,在梯田保护与开发中,文化持有者的诉求被忽视了。还文化持有者以一定的话语权,倾听他们的声音,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河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7.
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认知和调适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常包括对水环境的认知、水利技术和水资源管理三个方面。以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为研究区域,在水文化三元结构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元阳哈尼梯田水文化中森林资源分区管理、水神祭祀活动、护林员制度、冲肥入田法、沟渠系统、沟长制、分水制和偷水惩罚制8项内容的传统和变迁过程,哈尼族梯田水文化传统及其社会、经济基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哈尼梯田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面临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转型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龙脊古壮寨是广西代表性的梯田稻作农业社区,其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内容衍生于梯田稻作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的原真性保护为前提,创新性地转化资源利用,以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前进发展,自然与人文生态体系和谐共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的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博物馆社区已经具有经济弱势意象的习见性,但是贺州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社区并不具有习见的经济弱势特征,而是具有区域性的非经济弱势意象。这种现象对于生态博物馆具有内在意义,它预示着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博物馆的传统文化,可以构筑与现代主流社会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大都选址于少数族群,馆藏相异于主流社区文化的异质性文物,建馆的目的在于保存异质性文化。由此,可以确认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文化他者的意象符号。  相似文献   

13.
梯田不仅是一种农业景观,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在申遗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遗产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将对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必须在改善可进入性、产品和市场开发、管理模式创新、社区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梯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学视域下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深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在经多方努力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这一特定区域侗族原生态文化的原状地保护。而要进一步使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走向深度发展,就要切实保护其生态审美生境,实现生态美学视域下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螺旋式发展并趋向更高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将日益得到重视。遗产地开发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如何成功地营造一个以自助旅游模式为主的原生态世界文化遗产地,将会对云南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分析越南沙巴作为自助旅游目的地的成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所面临的遗产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从国际自助旅游目的地成长建设的视角出发,借鉴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从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旅游地基础设施配套、体验式旅游氛围营造、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协调等方面着手,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9,(2):62-67
粤剧博物馆作为粤剧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重要场所,可以结合广府文化、"互联网+"、体验经济等,利用数字化的粤剧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探索多行业合作交流的跨界融合之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粤剧博物馆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粤剧博物馆必须坚持原有公益服务的宗旨,通过产业来发展事业,抢救、传播和发扬博大精深的粤剧艺术,令年轻一代关注和喜爱粤剧,使"南国红豆"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拥有将博物馆想要展示和传达的某个文化信息带到博物馆之外的意义和使命。但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博物馆的文化纪念品往往给人以缺乏特色、种类单调、做工不精、性价比低的印象,同时许多博物馆在日常经营中也容易忽视衍生纪念品的潜在价值,对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国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进行分析,进而抛砖引玉,对我国博物馆如何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出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家庭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选址的文化内涵,馆藏品展示的文化逻辑以及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对苗族“活态文化”的展示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认为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保护和传承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同一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中国,伴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生态博物馆呈现出多样化的现代生存模式。如何协调生态、人文、经济的关系成为了生态博物馆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我们迫切需求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实践。本文以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和经济互动为例,着重探索生态博物馆如何担当起保护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村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弱化、生计模式发生改变、众多文化遗产资源被功利化。在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文化的传统价值,把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整个村落的文化集体记忆,促使生态博物馆健康运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