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利用情况紧张,而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又不会增加环境负荷,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0~8300MJ/(m2.a),全国2/3以上面积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大于2000h,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具有太阳能利用的良好条件。在建筑能耗中,生活热水、供暖能耗占了相当的比例,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生活热水、供暖这些低品位能耗的要求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因此,太阳能采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公式Q=Q0(a+bs),根据玉树站1993~2009年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各月的经验系数,并计算了玉树州各气象站太阳总辐射值。结果表明:玉树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大致在6300~6600MJ·m^-2之间,空间分布由西向东逐渐递减。高值区在玉树西部,五道梁年总辐射为6639.5MJ·m^-2,低值区在玉树东部的清水河,年总辐射在6350MJ·m^-2以下,区域平均为6446.5MJ·m^-2。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表现为5月最大,12月最小。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大气污染的影响,云量和气溶胶增多,从而增强了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及吸收作用,使太阳辐射减小,日照时数下降。玉树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可利用日数多,可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太阳能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法,统计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1960年-2009年近50a来的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5988.7MJ/m2,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总辐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和日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在波动中上升,其线性倾向率为+12.7MJ(/m2·a);春、夏、秋、冬季的太阳总辐射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4.72MJ(/m2·a)、+5.69MJ(/m2·a)、+2.0MJ(/m2·a)、+0.17MJ(/m2·a)。年太阳总辐射、年日照时数的突变增大年与区域内气候开始变暖年同步,气候变暖使区域内中北部川区降水呈增多趋势,说明全球增暖的气候背景下,降水增多对空中的大气污染物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能总辐射值、日照时数的增大。河西走廊东部年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季节分布呈现由夏-春-秋-冬季减少。研究区域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杭州太阳日总辐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伟  顾骏强  杨军  林惠娟 《资源科学》2009,31(9):1587-1591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也是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经验公式Q=O0(a+bs),根据杭州1993年~2005年逐时太阳总辐射和逐日日照百分率的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回归分析,按季节导出杭州太阳日总辐射经验公式的系数,并对四季经验公式进行检验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按季节建立的经验公式的精度较高;②杭州地区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值为359.17MJ/m2,月太阳总辐射在(204.31~564.83)MJ/m2之间;月变化表现为双峰型,5月和7月为两个高值,6月因受梅雨天气的影响为一相对低值;③杭州日总辐射的历年平均值为11.87MJ/m2,上午、下午辐射总量分别7.52MJ/m2和4.35MJ/m2.比例约为1.7:1一天中杭州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在11时36分出现.  相似文献   

5.
肖建设  颜亮东  校瑞香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2,34(11):2080-2086
利用风云系列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的行星反照率和红外通道亮温,依据地球-大气系统的物理模式反演得到三江源地区太阳总辐射。本文在Dedieu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高程、气溶胶、云和水汽的变化对晴天地表太阳辐射的影响,同时结合2005年-2007年玉树、玛沁两站地面实测辐射资料对模型参数修正,反演得到了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反演数据与地面辐射站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小时、日辐射相关系数达0.92以上,晴天两者的差别在5%以内,绝对误差在2MJ/m2以内。小时太阳总辐射时间尺度上开口向下抛物线,最大值在中午13时左右,最小值出现19时;日太阳辐射波动变化,日最大值约为42.50MJ/m2,最小值为1.38MJ/m2;在对计算地表太阳总辐射的经验公式进行时间推广时,根据梯形积分的思想,计算日太阳总辐射,反演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高。从月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图分析,年内选择辐射最大月份7月份分析,三江源地区7月份太阳总辐射在(500~800)MJ/m2之间,并呈从西到东减少趋势,最大值分布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最小值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研究该区域太阳能其分布特征不仅可以拓展清洁能源的利用,而且有利于三江源地区植被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建筑能耗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极快,1998年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7.6%.接近发达国家的下限.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要比采暖地区差得多,由于环境潮湿,通风要求更高,其单位建筑面积制冷和采暖的能耗,要比寒冷地区建筑高得多,加之这个地区建筑需要空调制冷以及采暖的时闻很长,故夏热冬冷地区能耗占总建筑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计对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缺乏有效的规范.办公建筑在公共建筑中是能耗较大的一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建筑节能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辐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83°40'E,39°01'N)2007年1月-12月紫外辐射和总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辐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①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年总量为305.64MJ(/m2·a)。年平均日总量为0.84MJ/m2,大于黑河、太湖和青藏高原地区。紫外辐射年平均值在总辐射年平均值中所占比例为4.99%,小于太湖和北京,大于黑河地区和五道梁,月平均日总量7月最大;②其日变化,晴天呈现出标准的倒"U"型,即早晚小、中午大,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③紫外辐射受云量、降水和沙尘的影响很大;④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年、季节和日变化,其年变化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夏季大,冬季小。青藏高原地区春夏大,冬季小,北京地区和黑河地区相近,分别是冬季大,夏季小和冬季大,春夏小。  相似文献   

8.
浅谈节能建筑中暖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能耗中以空调和采暖为主,其能耗占建筑能耗总量的55%。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因此,发展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作为节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暖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暖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9.
据相关新闻报告,我国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开发与使用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与墙体保温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途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现在在墙体保温中最常用的材料与其施工方法,并对各种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镇的建筑面积约有88亿m2,总的采暖能耗约1.53亿吨标煤/年,占我国城镇建筑运行能耗总量约40%。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采暖多用煤作为燃料,城镇冬季采暖所需能耗越来越高,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供暖节能成为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目标中最重要亦是最主要的任务。供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怎样更加环保节能的供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供暖节能的新技术,并且进行了其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河西地区的3个太阳辐射站1993-2013年的辐射资料及1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年尺度和月尺度日照资料,对河西地区太阳能稳定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敦煌、酒泉、民勤的年太阳总辐射在5302-6672MJ/(m~2·a)之间,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河西地区全年日照总时数在2956-3241h之间,5-8月日照时数最多,12-2月最少,季节变化与太阳总辐射相同。历年中各月日照时长大于6小时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在1.29-1.80之间,表明河西地区太阳能较为稳定且可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能分布特征及指数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钱莉  林纾  杨永龙  兰晓波  闫国华 《资源科学》2010,32(12):2419-2426
利用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对近30a年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代表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166.2MJ/m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年太阳总辐射值稳定在(6000~6400)MJ/m2的高值区间上,说明全球增暖的气候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能总辐射值稳定且有所增大,这为该区域内太阳能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太阳总辐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次强为春季,最弱的是冬季。太阳总辐射的月际变化呈单峰型,最大月份出现在6月,最小月出现在12月。尝试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作为预报因子库,采用press算子普查影响太阳总辐射变化的主要因子,对一特定地区和特定季节影响太阳总辐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汽压、相对湿度、比湿、温度露点差、露点温度等。这些因子不但与表征太阳辐射强弱的温度有关,还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有关。采用最优子集回归精选因子,建立逐日太阳总辐射BP神经网络分月预报模型,并将其预报产品根据不同季节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预报等级指数,提出服务对策建议。业务试用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表征日太阳总辐射的变化,预报拟合率和准确率均达较高水平,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可制作一周内太阳辐射指数预报,为太阳辐射精细化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开展太阳能气象指数预报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论述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空调能耗分布情况,炎热潮湿地区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高能耗、舒适性差、室内空气品质低等缺陷,高效节能环保的毛细管网空调系统时常伴随凝露现象发生,明确指出建立控制室内湿度的新型低能耗新风系统是降低暖通空调能耗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比较六种常见新风除湿方案的适用特点,总结一种与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系统相匹配的"太阳能+空调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新风方案,并阐述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与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热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美国是世界上能量消耗最大的国家,国会先后通过了"太阳能供暖降温房屋的建筑条例"和"节约能源房屋建筑法规"等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在经济上也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在太阳能利用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经费,而且由国会通过一项对太阳能系统买主减税  相似文献   

15.
1、引言建筑业是巨大的耗能产业,以发达国家为例,建筑能耗一般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40%左右;另一方面,建筑用能排放大量CO2,产生温室效应,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类生存。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开发节能建筑已成为全世界建筑界的共同选择。所谓建筑能耗,一般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几个方面,其中以建筑使用耗能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属于夏热冬冷,夏季空调,冬季采暖已普遍采用,这都需要能源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基于这种矛盾下,降低建筑能耗已成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与日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秉荣  颜亮东  校瑞香 《资源科学》2012,34(11):2074-2079
本文利用1961年-2008年三江源地区16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区内玉树气象站的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以及改进的Angstrom模型模拟的全区太阳总辐射年分布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对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日照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全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2.8h,多年平均太阳辐射值为6751.08MJ/m2,较全国平均而言,三江源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日照北部高于南部,太阳总辐射西部高于东部;1961年-2008年间,三江源地区日照在玛多、达日地区显著增加,在治多、兴海显著减少,其余地区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呈稳定状态,不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减少的现象;三江源地区太阳总辐射19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中后期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和全球先"变暗"后"变亮"过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以及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通风三者的能耗总和占到65%左右。在国外,由于经历了几次能源危机,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建筑节能,一大批新的技术和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以及已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介太阳能集热器供热(电能补充供热)系统,专利号:2007201408852。由钢制储水罐,中间用分隔管板分为两个容腔,一个容腔安装电加热器,另一个容腔连接太阳能集热器供热系统。两个容腔热水用U型波纹挟热管相互白高温向低温传导。电加热器容腔用于储存采暖循环热水,太阳能热水容腔用于储存洗浴热水。有日照的时间,经过U型波纹换热管传导到电加热器容腔进行循环采暖;无日照的时间,用“谷”时电能进行加热采暖,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电能与太阳能提供的热量,达到冬季室内采暖等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年~2019年赤峰地区10个旗县区10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近59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5 650MJ/m~2~5 830MJ/m~2,年日照时数2 800h~3 100h;热量资源充足,年≥10℃积温2 300℃~3 250℃,适宜发展农牧业;降水资源不足,年降水量330mm~460mm,并且变率较大,因此降水是限制赤峰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高寒高海拔,空气洁净度高但干燥等特征。正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自治区绝大部分地区以太阳能为首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异常丰富,其太阳能年均辐射量高达6000MJ/m2~8000MJ/m2,整个自治区约有98%的区域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仅有不到2%属于一般区,因此在西藏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潜力。文章立足西藏太阳能资源利用现状和政策布局角度,分析了现在太阳能高效利用在西藏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并提出了推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西藏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