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的冬天》教学评析王清泉大凡好的写景散文虽然写的是自然风景,却也联系人的美好情感,往往通过对景物的勾勒点染或浓抹细描来抒情显志,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是如此。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笔...  相似文献   

2.
<正>《济南的冬天》是我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于1931年4月初次发表,而后一直作为我国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济南的冬天》一文充满诗情画意,作者老舍先生在英国生活六年之久,而后又去过我国的西南地区,故而在到达济南后,被济南冬天的美景感染,并产生浓浓的情怀,进而写下此文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作为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不  相似文献   

3.
老舍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其文学创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舍一生勤笔,书写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散文,凝聚了他丰富的情感和技巧,成为散文中的典范。该散文除了语言优美、主题明晰以及情感丰富以外,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意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点。《济南的冬天》充满了景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其入选中学教材,更是历久不衰。设计《济南的冬天》微课,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本节微课针对七年级的学情,将微课设计内容确定为"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与"老舍对济南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写景散文。作者老舍在这篇散文中别具匠心地运用绘画艺术的着色手法,描画济南冬天的美景,用色彩绘织绚丽的感情锦缎,创造了散文艺术的画境美。所以,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学习用绘画艺术的着色手法来写景状物的写法技巧,领悟着色于文的奥妙。在阅读方法上,可采取先整体观照———把握作者描画的济南冬天美景的整体构成特点,后分层透视———深入感悟作者是怎样铺彩着色、写景画物,表现济南冬天绚丽多姿的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画境美的。同时,要注意体味,思考:①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画济南冬天的…  相似文献   

6.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著名写景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固定的教学篇目,其从语言到选材,都体现出经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老舍先生创作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冬季景象,短小精美,独具特色。在很多人眼里,北方的冬天是缺乏生机的,万物萧条,寒风凛冽,但是老舍先生笔下却写出了济南冬天可爱的一面,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这也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魅力。他从济南冬天的阳光、风、雪、山、水等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在谋篇布局和写作艺术上凸显了高明之处,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视角来看,《济南的冬天》并不只是简单地书写景色,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晴”,  相似文献   

8.
<正>《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时写的一篇情词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美丽如画的山水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老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于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入课堂教学活动当  相似文献   

9.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其组织结构,一般认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从感觉角度总括了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温晴”的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的三幅图景——全景图,山景图,水景图。第三部分为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0.
《济南的冬天》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云南蒙自县教育局教研室张1930年;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脍灸人口的佳作。作者借济南特有的冬景,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一、通过对比,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文章开头,老舍这样写道:“对...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先看一看作者简介,读一读。老舍……预备——读!  相似文献   

12.
《济南的冬天》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温馨淡雅的冬日暖景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也有一篇描绘冬天美景的文章——《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细细品读,这两篇散文无论是在艺术风格、文章布局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3.
现代杰出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四十年代曾入选于商务书局编辑的《国文课本》,解放三十三年后的今天,又被选进全国通用的初一语文教材。据作者亲属回忆,此文写于一九三四年。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北中国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  相似文献   

14.
刘瑶 《孩子天地》2017,(5):238-239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山水的柔和美,宁静美。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对济南山水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济南的冬天》是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其地位不一般。本文语言颇具京味儿特色,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学生欣赏写景散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中不仅有老舍先生眼里的景,更有他心中奔泻的情感。正因如此,在其笔下,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晴"而可爱。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视角解码《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艺术:置身画外,参差景致中的视角美;着眼宏观,山水交织下的布局美;善于表现,诗意温情下的修辞美;妙用笔墨,朴实景致下的语言美;散文言志,纯真字句下的情愫美。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17.
《春》《济南的冬天》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写于三十年代初期的借景抒情散文,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它们出自不同作家之手,描写不同的景物,有着迥异的语言风格,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发现两文之间  相似文献   

18.
老舍散文佳作《济南的冬天》语言优美,有造形状物的细腻美,神韵美,具有递转承接的巧妙美。作者老舍在这篇散文中运用了众多的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其描景状物更显细腻、生动,美不胜收。这些修辞格的运用,营造了模糊的审美意境之美,也造就了审美的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每每阅读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便深深感到这位“人民的艺术家”丹青技巧高超绝妙。文中无论是简笔写意,还是工笔抒情,都自然成趣,恰到好处。粗枝细叶,虽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极好地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特点,寄寓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自己过去住地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并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如何好,而是远远地用北京、伦敦的冬天作对比,作陪衬,来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明。这一对比,又不是一般的空泛的叙述,而是从作者过去住地的亲自感受来说明:在北京,“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而这难见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