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观察统计方法 ,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探索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 ,为足球教学、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排球赛的男子8强的最后八场比赛进行战术统计,定量描述了高水平男排比赛中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的数量与效果。对男排所有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的数量和效果的定量研究,为教练员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选择合理有效的进攻战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排球赛的女子八强的最后八场比赛进行战术统计,定童描述了高水平女排比赛中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的数量与效果.对女排所有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的数童和效果的定量研究,能为教练员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选择合理有效的进攻战术提高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进攻与防守,永远是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因此,乒乓球运动中的进攻与防守的理论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个人竞技的体育运动,在每场比赛中,每一个球的争夺中,充满了进攻与防守的对垒。进攻与防守运用得当与否,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成败。如果教练员对进攻与防守缺乏研究,在比赛中指挥不当,会造成比赛的失利。在训练中对进攻与防守的技术概念模糊,就会引起运动员在思想上对技术、战术的运用与实战需要的混乱,造成进攻与防守的目的不明,使训练工作事倍功半,徒劳无益,甚至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5.
04欧洲杯8 强进攻战术Q 型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8强参加的全部比赛中(不包括加时赛)所运用的进攻战术(不包括前场定位球射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所选择和确定的统计指标对比赛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后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由此来研究8强球队进攻战术运用的几种类型,认为在8强球队中有3类进攻战术:捷克、荷兰与法国、丹麦以及英格兰、瑞典式进攻战术;希腊队进攻战术运用自成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特征;葡萄牙队进攻战术运用与捷克、荷兰、英格兰、瑞典有一定的相近,但有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德国队全部7场比赛中的进攻技战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揭示其在比赛中进攻技战术运用特点,以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今后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1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队在比赛中出现进攻失误的现象进行了统计研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1)单场比赛两队出现进攻失误次数的多少与两队胜负关系的比较;(2)从整届比赛下来,参赛队总计出现进攻失误的次数与其最终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并探讨了进攻失误出现的特征及原因。认为:宏观层面,各队在比赛中若出现较多的进攻失误,则将使本队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严重影响比赛的结果,最终导致参赛成绩不佳,名次靠后;微观层面,比赛关键时刻的一次进攻失误,甚至就决定了参赛双方的胜负。  相似文献   

8.
1.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10场比赛的8支队伍,以及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12支队伍进行现状分析。2.研究结果与分析(1)后排进攻总体运用情况分析:①去年世界杯比赛上后排进攻运用的良好效果引起了各国对后排进攻的重视,不但加强了后排进攻的运用而且加了对后排进攻的拦防,使后排进攻的扣死率明显降低。②各国拦防后排进攻的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提高,是使我队后排进攻扣死率下降和被拦死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③我国运动员后排进攻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是使扣球失误率下降的一…  相似文献   

9.
以参加2007-2008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北方赛区的12支男子队伍进行的41场比赛和8支女子队伍进行的26场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后排进攻的技术统计分析,在运用效果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指出后排进攻是一支排球强队不可缺少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攻-防”组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进行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单-进攻效果”和“到-快-单-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进攻次数和进攻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在双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和“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进攻次数和效果上弱于比赛对手,在运用“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上与对手各有千秋;在三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三-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很少,中国女排在运用次数和效果上基本持平;在无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无-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也很少,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进攻次数和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共13场比赛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在总进攻次数中占比较低,同时不同场次之间在运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后排进攻运用存在明显的实施人员、位置分布和打法特征,主要以朱婷六号位无掩护的后排进攻为主;同时,运用效果在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号位的后排进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运用观察、录像统计、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中的6场淘汰赛阶段比赛及1场小组赛比赛进行边路进攻战术运用情况数据统计分析,寻求当代女子足球运动边路进攻战术的特点,为以后进行足球边路进攻战术的学习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荥 《体育师友》2013,(6):54-5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不同的进攻区域对进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的结果显示,羽毛球女双运动员的进攻位置影响了进攻的效率;在球场的前位进攻较后位进攻的效率要高;在球场的边线进攻较中路进攻的被反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围绕三分球的进攻,教练员对三分球的重要作用要有清醒的理解,从而设计、谋划、指挥三分球进攻的实施。在竞争激烈千变万化的比赛中,教练员运用三分球策略要得当,把握时机,以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平时通过系统扎实的各种三分球进攻战术配合方法的训练,来提高比赛时三分球进攻的质量,体现教练员对三分球进攻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威和莎拉波娃的进攻节奏进行统计分析,深入发掘和整理影响网球比赛进攻节奏的因素,找出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攻的节奏变化以及如何控制比赛进攻节奏,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网球比赛节奏的理论认识,进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比赛节奏的方法,为实际的网球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发现: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通过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希望教练员能根据我国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找出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训练实践当中,从而推进我国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论述了佩剑比赛中单腿冲刺进攻技术的特点、该技术成功运用的原因,以及运用单腿冲刺进攻技术时,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技术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排4强进攻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快攻战术是现代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中心,在一传到位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应当组织快攻或快球掩护进攻,其中近体快攻得分率最高,其次为短平快和背拉。交叉、梯次和夹塞进攻以及三差自我掩护进攻在比赛中运用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交叉、梯次和夹塞性质的前后排交互快攻以及快速多变的全方位立体进攻。同时建议目前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排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改进训练效果,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单腿冲刺进攻在当今佩剑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论述了佩剑比赛中单腿冲刺进攻技术的特点、该技术成功运用的原因,以及运用单腿冲刺进攻技术时,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20.
后排进攻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运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参加2002年和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共5站的7支队伍、200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后排进攻的技术统计分析,在运用效果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指出后排进攻是世界强队不可缺少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