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级英语》是大三英语专业课程的主干,其讲授多采取"精读"的形式,重在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却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解构的视角看《高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加强技能与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批判为中心,批判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储备——途径是思辨,形式是英语,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毕跃忠 《重庆师专学报》2011,(3):130-133,145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长期以来沿循封闭静态的"精讲"模式,仅停留在语言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机械灌输,而无法在"超语言"义场中对学生进行批判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负载向运行。奥康纳的"散点认知"理论强调深化语言技能与人文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批判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理解为手段;途径是思辨,形式是英语。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会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具有积极的正载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批判性思维既是信息时代个性生存的需要,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笔者根据《高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了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高级英语》课程描述为“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要求“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可见,高级英语的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并兼顾知识的扩充及获取。将文学引入高级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疑虑高级英语是针对英语专业…  相似文献   

5.
《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和文学素质的综合性课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只会流利使用外语的日常用语,恐怕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高级英语》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其相关知识,它在提高学生多文化素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开拓学生多元化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辨缺席症"是英语专业教学急需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年级语言教学阶段,语言教学的重心应由语言文化知识的讲授转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思辨性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笔者在探讨了批判性思维概念和英语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英语专业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将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学生进行质疑、反思、分析、推理、评判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对于辩护性解释或说服性论述的分析、理解、判断、鉴别、评估能力,“2017年版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具体要求。本文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探析如何在议论文教学中通过设置批判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助力学生思辨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王锐 《教书育人》2005,(10):58-59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高级英语》课程描述为“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要求“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可见,高级英语的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并兼顾知识的扩充及获取.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何培养,更是引人关注。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培养应体现在课程体系当中,更应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高级英语》"3C"模式的实践,是在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路径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日常的课堂教学是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舞台和组成部分,"高级英语"等专业技能课可以在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同时,在进行具体技能的教学时,也应当体现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理念,使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教师除教授语言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与阅读能力外,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批判性阅读并培养批判性思维也是高级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以高级英语课文《走出奥米勒斯城的人》为例,结合教学,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辅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意识、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批判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独立学院《高级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解决之道。学习者课前观看词汇讲解微视频,内化新知,建构知识体系;课堂转变为"鉴赏型",重点放在语篇、修辞、文体写作等欣赏性阅读层面;以内容和以任务为导向,扩大学生知识输出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论文调查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思辨能力训练的关注,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思辨教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方法上的特点.调查发现,大学英语改革班与非改革班教师在关注思辨训练中理解 、 分析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对比差异较为显著,这说明大学英语改革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倾向于关注学生高层次思辨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而非改革班教师倾向于关注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改革班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思辨训练中不仅关注学生对概念 、 事实和理论进行识记 、 理解,而且也会关注学生应用 、 分析 、 反思 、 创造的思辨能力训练.因此,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运用思辨的标准持之以恒地训练思维的各要素,使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第二本能.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夯实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思辨教学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思辨能力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对思辨能力的培养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未引起广泛的共识。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思辨能力地培养进行了梳理,对思辨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66-67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其原因在于知识可以从多渠道获得,而思辨能力必须有目的、有策略地逐步培养。《英语国家概况》一课的教学传统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输入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在此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从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及课堂活动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宽泛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综合《高级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尝试建构《高级英语》宽泛教学模式。认为《高级英语》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德行的熏陶和灵魂的塑造。《高级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文化因子的植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辨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语言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写作课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阐述了思辨能力的概念、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与思辨能力现状及其原因,以及英语写作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策略,呼吁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级英语》课程小组摸索出了41教学改革模式,即Informative(增加信息)、Interactive(互动教学)、Innovative(鼓励创新)和Instructive (教书育人).本文在总结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教学过程,强调实践和进一步改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诸多课程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也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必备的知识载体。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当前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的现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就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0.
英语辩论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外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式构建,促成外语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当前深化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PBL教学理念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辩论课堂,可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学会批判的思考,培养其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