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淀粉酶对麦芽糖和蔗糖的作用及酶的专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易受温度和pH的影响等特点,教材中针对以上的特点安排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其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显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而在高三选修课本中,从“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中我们知道。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崔贞 《生物学教学》2003,28(7):26-27
有关“酶”的实验包括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和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不妨将其称为“酶系列实验”。酶系列实验既是验证性实验,又是探究性实验,首先它是对已经存在的定论的验证(如验证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次在验证定论的同时,课本提供的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又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提出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是一组很有探讨价值的实验内容。我们的学生在完成酶系列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与教师共同商讨之后,提出了如下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4.
1“酶的专一性实验”——选择斐林试剂本实验将等量的淀粉酶分别加入到淀粉和蔗糖溶液中,通过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生成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进而验证酶的专一性。本实验只能选择斐林试剂作鉴定试剂,而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淀粉酶所水解。而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淀粉酶所水解,因为不莒蔗糖是否被水解,反应后的混合物都不可能遇碘液呈现蓝色。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是检验碘或淀粉的验证性实验。近年来许多中学化学教材对该实验进行了介绍,但都局限于简单实验现象的说明,笔者用市售的碘水和自制的饱和碘水分别与等量淀粉反应,在实验中发现,其显色用量、显色时间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定量地探究了影响碘淀粉显色的其他一些因素,从而为增进碘淀粉显色实验的演示效果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几个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河北正定六中(050800)邢建立一.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具有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起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际中,我觉得将这三个实验独立来做既费时间,对比性又...  相似文献   

7.
一、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实验的改进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制法》一节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通过三个实验 ,分别进行三次操作才能得出的。该实验有如下弊端 :操作次数较多 ;因分步实验对反应速率的比较 ,明显度较差 ;第三次实验给氯酸钾加热到未放出氧气 ,再通过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 ,尺度难于把握 ,且该实验仅能说明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放出氧气 ,而无法证明反应速率快慢这一问题。对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 1 ) ,在变形的具支试管内装入氯酸钾 ,而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相似文献   

8.
酶催化作用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酶催化作用的应用梁华人类自创造酿酒、制饴、做酱等工艺时起即对生物催化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酶化学则是从19世纪初Payen和Persoz发现能使小麦淀粉变成糖的物质,到1926年Summer首先制备出脲酶结晶,1931年Norehrop及Kunitz...  相似文献   

9.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活细胞中的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表明,酶浓度、反应底物浓度、温度和pH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本文主要阐述上述各种因素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坐标曲线,并对与之有关的坐标曲线类型题目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进的实验装置比较过氧化氢在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既直观、定量地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又可以说明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点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酶作为生物体特有的物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在验证酶这些性质的实验中,有两个问题使学生感到疑惑:一是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碘液是否可以先于酶加入(见例1);二是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否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对GenBank中9215条来源于水稻(Oryza sativa L.ssp.Indica)胚乳cDNA库的3’EST进行了分析,获得20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信息,研究发现淀粉合成的5个关键酶的编码基因,ADPG焦磷酸化酶基因、ADP—葡萄糖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淀粉去分支酶、蜡质基因的表达丰度极高,表明该时期水稻胚乳内淀粉合成反应非常强烈,研究发现在淀粉合成途径中存在功能相关的基因协同表达的现象,章结合所获得的基因表达信息对淀粉合成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淀粉酶催化淀粉,并用碘液的显色现象验证酶的活性受温度或pH值影响的实验,因植物淀粉酶的获取和质量的局限,在开设学生实验时总觉得不方便。为此,笔者针对这个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初中植物学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关于验证种子的成分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的“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都应用了淀粉与碘的特殊颜色反应。众所周知,将淀粉制成浆液,滴入碘酒,浆液立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淀粉、淀粉酶反应体系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模拟实验,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验预期。开展探究实验,引出争议问题。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对淀粉遇酸水解的反应条件作出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碘液失效的问题,提出简易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贯彻了实验的逻辑方法。“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是课本中比较典型的实验之一。该实验通过对比的思维逻辑,让学生看到想到“酶具有专一性”。下面就以该实验方案为例对中学生物学实验的逻辑形式要件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生理卫生》教材中安排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笔者在做这个实验时偶尔用开水加温,发现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的酶促水解速度而加快。为了进一步验证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笔者采用了200多名学生的唾液进行了下述实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
使用溴的二氯甲烷溶液检验乙烯,验证了P2O5在乙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反应过程中P2O5被生成的水消耗,需要当量的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可知,由于P2O5催化下该反应的速率过快,在演示实验中难以及时检验反应生成的产物,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将实验装置改进为密闭的体系,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试图对新改编初中化学课本里几个演示实验进行分析和作些改进。一、《二氧化锰在制取氧气中的催化作用》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