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问题与对策、途径与方法等,力求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后备军,其职业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师范院校对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不同于其他综合类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师范院校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探索出运用榜样的力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一解决途径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榜样观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源于高职学生的个人经历、情感认知、求学动机、职业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内容。在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利高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致礼 《文教资料》2011,(27):185-187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之一,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因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造成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强、工作压力大、成就感低、社会认可度低等职业焦虑.损害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学生工作。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遵循心理健康服务的服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预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立起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扬州职业大学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568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其中贫困生276人。高职贫困女学生、文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付方式是主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要引导贫困生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入职业教育中,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为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与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特殊性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特殊性导致学生在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网络活动等方面产生一些不良思想行为.高职院校要通过自身不断发展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高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提高学生职业人文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丽水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性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差于非贫困生;2010级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2009级贫困生;男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贫困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通过对湖南女子学院三个年级的贫困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该院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差、自我满意度低、不良情绪严重和学生处于经济与心理的双贫困中并关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使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测量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贫困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显著,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而呈现一些特殊内涵,目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职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情绪控制能力方面、自我调节方面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应在加强学习、改善领导作风、完善管理体制、丰富业余生活等方面下功夫,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和其他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此决定了独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现状形成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做了认真研究,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   总被引:182,自引:0,他引:182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 ,也有其职业特殊性。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 :生理 -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应在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 ,从社会体制、社区、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上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58):145-146
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给辅导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咨询中的理性情绪疗法吸取了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在心理咨询中效果明显。所以,高校辅导员正确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能有效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4012名新生SCL-90测试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012名2008级高职新生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得出相关结果,对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参考价值,同时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思考。普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3.2%,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也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多重角色冲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主要有放松训练、认知重建、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的控制自我等。  相似文献   

17.
徐永扬 《考试周刊》2012,(47):168-169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本文从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阐述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通过对湖南女子学院三个年级的贫困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该院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差、自我满意度低、不良情绪严重和学生处于经济与心理的双贫困中并关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使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陈和平 《文教资料》2005,(4):100-101
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个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剖析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产生的诸多影响,唤起人们对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关注。一、教师心理对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其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广泛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高校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选取高校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是组成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的首要因素,它影响并制约着组成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的其他因素.高校在加强教师管理工作中,应该考虑女教师的特殊性,重视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发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