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慎波 《青年记者》2004,(10):66-67
一何谓“黄色新闻”?我国部分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两大黄色报纸——《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它是那些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的“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美国新闻学者则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它是18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纸主编为取悦读者而将煽情主义与“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等技巧结合起来编辑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黄色新闻"的来源及定义进行了描述,进而通过对十九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经济、移民的涌入、教育的兴起、交通工具的进步以及彩色印刷机的使用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致使"黄色新闻"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色新闻内涵经历一个以报道捏造、夸张、刺激、渲染、耸人听闻类新闻到以传播低俗、色情、淫秽类等新闻为主的流变,这种演变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在美国,黄色新闻的初始内涵主要表现为粗浅、娱乐、耸人听闻等,后来逐渐渗透色情淫秽内容。在中国,由"奇闻"到"色情",再到"奇"、"色"并进是黄色新闻内涵的流传播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5.
"黄色新闻"曾经是美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报道风格和方式,这种模式对于当下新闻报道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采用纵向历史梳理与横向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按照"黄色新闻"诞生、高潮、衰落的进程,逐步分析其体现的彼时报刊媒介的经济偏向、政治偏向和文化偏向。  相似文献   

6.
"黄色新闻浪潮"时期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典型的阶段,在三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早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研究的国家之一,美国在第二次报刊大众化浪潮中的新闻伦理成果较为丰富,在道德伦理和规范伦理双重层面都较早期有了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传媒和国际传播热情拥抱"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等西方新闻传媒似乎难以排遣"本地化"情结,对本地的新闻津津乐道,而对本国以外的新闻总是不理不睬.因此,大多数主流传媒不厌其烦地采编本地和本国新闻,而对国际新闻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将我国新闻低俗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潮对比,借鉴"黄色新闻"的沉浮经验,用于改善我国的新闻环境,规避新闻低俗化。  相似文献   

9.
赫斯特是"黄色新闻大王",其名字被视为"黄色新闻"的同义语,这是国内对赫斯特最基本的认识,且几乎是全部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赫斯特办报生涯中的"第三条道路"的考察,提示学界注意到赫斯特新闻生涯中的另一面,从而改变人们将赫斯特仅仅视为"黄色新闻大王"的片面性认识,也希望藉此改变国内学界对赫斯特研究的简单化、片面化之现状,加深对赫斯特新闻生涯与办报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赫斯特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他的名字被当作"黄色新闻"的同义词,赫斯特之所以为人诟病,与其自身的报刊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本文选取1887年至19世纪末赫斯特的报刊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归纳总结赫斯特黄色新闻办报手法的内容及形式,进而揭示赫斯特黄色新闻手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世纪中期美国"黄色新闻"时期为参照,通过比较"黄色新闻"与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现象,以史为鉴,从而分析我国报纸娱乐化的危害及出路。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地闪现"黄色新闻"。本文通过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这种黄色化倾向进行解析,从而为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舆论环境中的非理性和集群效应得到强化,往往演变成万人集结的"广场效应".从具体分析来看,"广场效应"的强化主要在于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媒体-受众关系改变"匿名"不平等"以及"黄色新闻"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引导舆论,通过议程设置、专业化培养、跟踪报道、法律法规四个方面的完善来对"广场效应"进行引导,使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朝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力丹 《新闻前哨》2010,(10):29-30
我国的低俗化新闻潮虽然和美国没有历史渊源,但是所循的路数,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与百年前的美国黄色新闻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邵绿 《国际新闻界》2013,(4):140-149
本文从都市化角度研究黄伯惠时期《时报》的黄色新闻,指出其特色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所说,报刊由"参考"功能走向"表达"功能:内容从短小消息发展到人情味故事,版面从小豆腐块发展到整版的图文并茂,印刷从十指染墨发展到精美套印,新闻中还开始有了意见的表达。在实现"表达"功能的同时,《时报》对一系列轰动性事件的连续报道也深化了"大众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乃瑜 《大观周刊》2012,(50):34-34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在《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黄孩子”的争夺战,新闻界把这种报纸称为黄色报纸.并把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也由此产生并迅速席卷世界。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电视新闻的标杆人物、被誉为"美国最受信赖的人"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金牌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7月17日晚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18.
读到关于脱衣女郎播报新闻的报道,笔者不禁想起19世纪后期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与普利策的黄色新闻之争.两人把美国社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带给美国人诸多的精神伤害.事后两人都非常后悔挑起黄色新闻的竞争,并因此为后世做了不少公益事业,如普利策创办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着力培养有责任的新闻记者;设立普利策奖,奖励在新闻行业报道好新闻的记者.然而,时钟转到21世纪初,类似黄色新闻的竞争又沉渣泛起,国外一些电视、网站为提高收视率和浏览量,开办妙龄少女裸体报道新闻的节目或频道,使笔者感受到整肃新闻自律与行业之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黄色新闻"现象在我国互联网沉渣泛起,其危害不容小觑。本文试图从我国网络媒介入手,揭示"黄色新闻"的源起、危害性以及媚俗的表现形式,探讨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这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电视报道方式,因其充分发挥了电视的现场感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而备受欢迎.而镜前表现如何也成为美国衡量电视记者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