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感是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里以及音乐鉴赏能力,钢琴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感,在掌握乐感的基础上练习演奏技巧,才是学习钢琴演奏的目的。高校钢琴教学,一方面是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都要重视对乐感的培养。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只重视技巧掌握,忽视了乐感培养。本文将对乐感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音乐感觉”简称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及与之产生的共鸣.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乐感”.以提高演奏的准确与完美.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感的基本特征,提出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何月珍 《甘肃教育》2011,(15):46-46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钢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及与之产生共鸣。演奏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乐感",才能使演奏变得更加准确、完美。为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乐感"。  相似文献   

4.
乐感"是个体感受音乐特点的反映过程",是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由于音乐是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因此,人们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还应该延伸到对于音乐作曲、演唱、演奏、指挥中所表现出的乐曲的风格、特色、特点,能否辨别出等.如果学生能够具备上述条件,具有较强的乐感,那他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超强的接受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极强的模仿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音乐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李彬 《考试周刊》2013,(2):180-181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萨克斯演奏的准确性,如用手打拍、校音器、节拍器等,但学生乐感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它能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萨克斯的演奏中。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其条件限制(农村小孩家庭都不富裕),没有条件购买诸如雅马哈、杰普特等高性能萨克斯,因此技能练习中听觉的训练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乐感是一种能力,或说一种素质。在钢琴演奏中,乐感的体现除了对音乐的感受外,更重要的还是指这种感觉和能力的流露和表现,是将乐谱上所表达的抽象思想感情,通过演奏的艺术加工,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音乐作品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音乐作品处理能力既不是单纯的乐感,更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它是一个融文化素养、乐感和技术于一体的一个个人素质体系。文章以钢琴教学为例,试图从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正确的读谱、旋律的演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作品处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重要的音乐教育形势之一,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就目前来看我国在钢琴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一味追求演奏等级,忽视了对表现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钢琴演奏中乐感的培养对策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与乐感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乐感的培养离不开乐曲的正确划分、速度、节奏的准确性、声音的完美表现、演奏的独具一格等演奏技巧来实现。正确对待演奏技巧与乐感在教学中的地位,正确认识技巧在乐感体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器乐课有着与其他课型不同的特殊性,对老师和学生的识谱能力、演奏技能、乐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短短一节课内,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将课上得精彩、有效,是非  相似文献   

11.
音乐预见性是对即将演奏(唱)的音符、乐谱具有预见性的能力,也是对即将演奏(唱)的旋律具有预判和前瞻的艺术感觉,这种思维是乐感能力之一。演奏(唱)中音乐预见性思维的欠缺,会影响音乐的表达。对演奏(唱)音乐预见性思维的分析,探究乐感能力培养路径,对于提高演奏(唱)者音乐素养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音乐预见性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后天培养与训练,从而形成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射性的艺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乐,钢琴曲演奏效果的好坏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息息相关。在中职钢琴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否学好,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掌握是否深入,接受音乐知识的速度是否迅速,与学生本身的乐感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乐感,一直是钢琴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中职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与提升策略,给众多的钢琴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乐感即对音乐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乐感的体现除了内心感觉、手指感觉和对音乐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指这种感觉和能力的流露和表现。没有乐感就表达不出乐思和情感,也就失去了音乐的意义。乐感虽说如此重要,但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由于不重视乐感的学习和积累所带来的令人担忧的后果。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的问题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一、培养乐感要从基本功训练抓起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人都要遵…  相似文献   

14.
钢琴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表演专业,而演奏艺术又是深奥复杂的艺术。演奏一首作品,如同说话、朗诵或唱歌一样,要把音乐作品中清晰的思维、强烈的感情及诗意的形象,表达的准确、生动,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启发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琴乐感演奏的方法及必要性,通过对作品的把握和处理,贴近作曲家创作的意图,达到乐感演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学习音乐和研究音乐的人,对乐感问题是非常注重的。任何一种艺术的学习、实践、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体验及灵感的发挥。音乐工作者把这种“灵感”看成是‘“乐感”,故而不论是音乐学习、音乐创作,“乐感”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乐感”呢?简单地说:“乐感”是乐语分析、理解和应用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了提高这种表现能力和加强这种表面能力的准确性,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乐感的作用乐感是音乐创作、演唱、演奏的灵魂。人们对某首乐曲的创作或唱、奏成功与否,都会用‘“乐感”来评价。“乐感”好的就会对作品的形象把…  相似文献   

17.
视唱这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目的是为歌唱、欣赏、演奏和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视唱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较好的乐感.  相似文献   

18.
于佳弘 《时代教育》2014,(7):125+127
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于钢琴演奏技巧较为熟练而对钢琴音乐的美妙并没有多少感受力的不良现状,这主要是因为钢琴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乐感培养并不是很重视,从而造成了钢琴教学对象的乐感体验程度较低,无法演奏出较好的钢琴音乐,也无法给听众带来极大的音乐感染力。因此,本文认为,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群体的钢琴演奏乐感,进而提升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演唱、演奏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等.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必须在他们的演唱、演奏、唱游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而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要通过一定的演唱、演奏等技能才得以表现.因此音乐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的提高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二胡的演奏艺术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技术技巧贯穿音乐艺术的始终,没有艺术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二胡表演艺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本文将对二胡表演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在二胡的表演艺术中,乐感与演奏技巧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