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丽华 《记者摇篮》2004,(12):61-61
一位记者跟笔者讲过采访中遇到的一个“笑话”:在田问地头采访结束时,她要给农民拍张照片。老农说:“你等我一会儿.我回家换身衣服。”他是想穿上自己箱底里那身西装再照相。在记者的眼里.老农站田里穿西装样子很好笑:但在老农看来.上报纸版面如过年过节一样郑重,要穿上他最好的衣服。记者觉得可笑.认为老农不懂着装的学问,劳动时着装太正式不得体;但老农以为遇到大事要把自己打扮得利索点才像个样。  相似文献   

2.
梅子 《湖北档案》2009,(4):36-36
那年。当我在小学读书时.正赶上3年自然灾害。我们村里好多同学都缀学回家找野菜、挖树根填饱肚子。我也准备退学。哭着对母亲说:“我肚子饿。”母亲说:“孩子.忍着点吧.妈会想办法不让你饿肚子的.啊!”  相似文献   

3.
到胡宗南部队“服务” 我于1936年12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下旬放暑假时,北平还平静。清华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蒋南翔嘱我回家探亲,相机了解社会动态。我到武昌家中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同南翔失去联系。12月13日南京沦陷。几天后,清华女同学郭见恩同我接上党的关系.我要求去延安。她说:上级指定你不暴露党员身份.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  相似文献   

4.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  相似文献   

5.
接受采访任务时,我们电台领导说:“程芳明这个同志值得宣传!”来到蓉江镇广播电视站站领导头一句话就是:“程芳明工作上无可挑剔!”可是,当笔者找到程芳明向她说明来意时,她却说:“我不值得宣传,不要写我!”这一推一挡的两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笔者深入采访的兴趣。和所有跟程芳明打过交道的人一样,笔者先感受到的是她的那一份——浓浓的广播情程芳明年幼的女儿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停电。因为只有停电了,妈蚂才有时间去陪她。她曾经对程芳明说:“妈蚂,你再也不要做播音员了。自从你做了播音员,就没有带我去散过步,看…  相似文献   

6.
两次打电话给张越,要求对她进行采访,她却一再推辞,直到“被逼无奈”才与我敲定见面时间,可她仍旧在说:“其实我真没什么可采访的,事儿就是那点事儿,都跟别人说过了,最近也没什么新变化。”鉴于她这种“态度”,我在坐定之后,向她发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偷窥     
站在我旁边的女人,本来是面无表情的,忽然对着前面,做了个“原来是你”的手势。她的表情迅速脱离了“公交状态”,活泛了起来。那个被指的对象移动过来,车上人太多,我看不清她的脸,只听见一个甜脆的声音,应该是个相对年轻一点的女孩子。她俩热情地寒暄,那女孩说这会儿才回家,谁烧饭啊?女子答曰:老公。女孩说哎呀,你老公可真好。女子谦虚了一把,说长得丑。女孩说,不丑呀,我说一句话你别生气,就你俩站一块儿,真看不出谁比谁大!  相似文献   

8.
童年趣事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神秘地对我说:“媛媛,妈妈是医生,你在学校里不管干什么事情,妈妈都能从显微镜里面看见。所以你上课不能乱讲话、做小动作。不然,妈妈看见了,回家一定要批评你。”从那之后,我变得特别小心。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下课小心翼翼地玩儿,总害怕做错了什么事,会被妈妈从显微镜里看见。我虽然害怕,但又十分好奇,总想看看显微镜里是不是真能看到学校里发生的事,便吵着让妈妈带我到医院去“领略”一下显微镜的神奇功能,妈妈被我吵得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刚好值班,我就跟她到了…  相似文献   

9.
孔剑清走进平凡人心里王恬有人见了孔剑清说:“老孔呀,你怎么还是那么有激情?瞧你越活越精神!”孔剑清向我转述这番话时,笑着指指脸说:“精神什么呀,那么多皱纹。”她转而道:“不过激情是一定要有的。干我们这一行当的,对老百姓要是没有真情实感,对社会要是没...  相似文献   

10.
刚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主人公向女友求婚,说出了这句台词:“以后你要和我一起辛苦啦!”看得出来,男主人公对未婚妻说这句话时,内心是饱含歉意的:结婚,不会给你带来幸福,只会让你跟我一起吃苦。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10,(10):9-10
他向女友求婚。女友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要结婚啊?”孙红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结了婚,我们单位就能给我分一间大一点的房子了。”女友生气地说:“我不会为了你的房子跟你结婚的。”  相似文献   

12.
再舒服一点     
女诗人尹丽川向大家提问了——“为什么不更舒服一点?”这问题其实一下子戮到了人的心里面,谁都是猛地一疼,然后陷入沉思,是啊,人因快乐而生,谁活着也不是为了受苦的,为什么不更舒服一点呢?你以为我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人爱没人疼?  相似文献   

13.
收拾孩子     
最近我们做了一系列与孩子教育相关的节目,每天都会有观众打进热线电话,说:“我家的情况跟你节目中的一样,我就是收拾不了我那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国新闻学院、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21期新闻宣传干部进修班于5月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5月18日下午,应进修班全体学员的邀请,穆青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4名新闻宣传干部座谈。作为本期学习班班主任,我向大家介绍说: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新闻界的老前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来和大家座谈。1996年,新华社召开了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我把会上发的计个共产党员》拿回家。一天晚上,当我喊我10岁的女儿吃饭时,见她手里捧着《十个共产党员》,泪流满面,在低声抽泣。她问我:“妈妈,你认识写这本书的人吗?”我说:“…  相似文献   

16.
何林宗 《中国档案》2004,(12):50-51
今晚参加合唱训练回单位时,已经快11:00点了吧?刚才打电话回去,爱人说女儿雨竹已经睡着了。五岁的雨竹昨天在电话里骂我是“小头爸爸”,她妈妈哄她说我每天很晚回去,很早就走了。听说她还真像“大头儿子”一样,每天给我写了封信呢!……明天中午再加两小时的班,历史档案著录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了,晚上是该回家一趟了……  相似文献   

17.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3-234
一直到现在,我无法说服自己,你已经远离我们,踏上通往天堂之路,因为你走得太突然。11月3日晚,焕文馆长电话告诉我,你2日动了手术,是恶性脑瘤,我“呀”的一声,心里一惊,心跳加速。电话里我们立即决定,第二天到医院探望你。不到10分钟,电话又响,焕文馆长急促催我:“快下来!去医院!梁美灵“走”了!”当我们几个人赶到医院,病房空余病床,我问护士,她轻轻地说你19:40“走”了。  相似文献   

18.
飞机停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取了行李,出了海关,到了大厅,没见到接我们的人。过了有20分钟,一位女士跑了过来,说:“是杨先生吧?对不起,因为交通管制,绕道来的,晚了。”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又说:“你们等着.我取车。”说着,跑走了。又过了10多分钟,不见动静。我们正焦急.见她在大厅门口招手,说:“快出来.警察不让在门口停车。”  相似文献   

19.
媳妇不爱跟我逛街,因为我老控制她的购买欲。媳妇是退役模特,购物比较凶悍,不喜欢我在旁边碎嘴唠叨,令她审美疲劳。一次,媳妇看上一件“蜜雪儿”,我说没劲,多俗啊。媳妇又看上一件“阿桑娜”,我说更俗。媳妇二话不说,抄起一件“宝姿”就买单,我拦都拦不住,说你绷一会儿呀,看看合不合适。媳妇说,太合适了,这叫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学  相似文献   

20.
一位女粉丝曾打电话到马英九家,催马英九赶快离婚。马英九更换了电话号码,她又把电话打到竞选总部,并威胁马的助手说:“如果你再不让马英九接我的电话,等我跟他结婚后,第一个开除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