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念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西方主战派的“新干涉主义”思维。“新干涉主义”是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扩张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在他们看来,西方文明最优秀、最合理,所谓全球价值观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所谓全球公民社会就是以美国为霸主的强权社会,这种社会必须用武力来构建;哪个国家敢于拒绝这种价值观,敢于对美国的霸权说“不”,就是“胡作非为国家”、“邪恶国家”、“无赖国家”,就应该受到惩罚。美国的“世界领袖”梦由来已久。一部美国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谋求充…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输出。历史和现实的演进过程表明,西方擅长和平演变其他国家,善于从意识形态领域突破别国的防线。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影响,严重削弱了美欧发达国家的总体实力,导致西方主导的价值体系受到质疑,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受到削弱。为了恢复大国的形象,重振对全球的主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意识形态输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需要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3.
西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高等教育国际化按其地域和发展特征至少可以分为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三种模式,其中以美国模式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模式.西方模式用全球化、市场化、跨国合作、语言霸权、教育及科研资源等挤压了其它国家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为其它国家向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未来 10年 ,将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并替代旧秩序的关键时期 ,围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政治斗争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居于主导地位 ,但决不是说第三世界国家就可以任人宰割 ,无所作为 ,完全屈从西方的优势。相反 ,第三世界仍然是 2 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新秩序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尽管第三世界的整体实力较之美国与西方居于劣势 ,但也有所长 ,且呈增势 ,与美国和西方的实力对比差距无疑正在逐步缩小。其次 ,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 ,美国及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对第三世界的依赖也在加深。第三 ,在政治上 ,第三世界还是制约美国及西方的霸权主张 ,促使国际新秩序臻于合理的中坚力量。第四 ,从国际格局看 ,第三世界还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政治基础。第五 ,第三世界是解决全球治理问题 ,建立国际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力量。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占居实力优势和主导地位的不利条件下 ,第三世界国家要挫败美国与西方支持的国际新秩序模式 ,争取建立符合自己发展利益要求的、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必须经过不懈努力。首先 ,要坚持不懈地发展综  相似文献   

5.
《教师》2009,(16)
本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西方国家大众化电视节目形态进行了逐一分析:英国创造了许多新的节目类型,并且推动了世界电视的不断翻新;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从谈话节目中可见一斑,季播节目带来了美国电视节目的变革;澳大利亚大众化节目反映新移民心态,其观众参与性增强.笔者对以上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作了调整与分析,希望可为我国电视节目运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六-五战争”爆发。为了制裁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禁运是阿拉伯产油国实施的一项专门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政策。阿拉伯人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石油禁运失败。究其原因在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自身局限性,美国努力确保西方石油供给安全以及客观上国际石油市场的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方国家正着力加强其公民教育的政治功能。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政治功能。美国公民教育在塑造美国软实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公民教育的着力点和方法途径对当前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六·五战争"爆发.为了制裁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禁运是阿拉伯产油国实施的一项专门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政策.阿拉伯人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石油禁运失败.究其原因在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自身局限性,美国努力确保西方石油供给安全以及客观上国际石油市场的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七战七捷”说明了什么季昌汉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3届会议上,由美国、丹麦、英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华提案再一次被挫败。这是自1990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七次遭到失败。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强...  相似文献   

10.
“文明冲突论”具有双重含义:在国际政治上,它颠覆了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这个命题,但又通过对西方文明独特性的强调而重构了这个命题,其意是要劝喻西方国家深根固本,宁静志远。在国内政治上,它又显示了美国白人对日益活跃的少数族裔的恐惧和敌视。概言之,它既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深闭固拒,也显现了美国白人的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11.
胡显明 《历史学习》2004,(12):18-19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  相似文献   

12.
从颜色革命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其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与后果。探讨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颜色革命的动机与手段,认为颜色革命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有力武器。美国将可能利用颜色革命来推行全球霸权战略,这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将给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3.
对西方金融的认识一、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是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西方各国的历史条件与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金融体制也不尽相同。总体看,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属“专业化”的金融体制,以美国、日本、英国...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24日,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8个北约国家的军队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大规模导弹袭击,终于炸响了西方国家酝酿已久的科索沃惊雷,国际政治舞台再次上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次出现的西方大国恃强凌弱的悲剧。今天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巴西等西方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及环境问责制度,并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探讨了西方国家环境问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等各种目的,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本文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根本目的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创立、六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一种经济理论,它不仅开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为西方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和恩格尔曼等。为了了解西方教育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有必要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是邓小平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提出经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了代表美国及西方国家利益的新秩序观,对邓小平国际新秩序观构成极大的挑战。应对挑战,新的领导集体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在继承中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  相似文献   

19.
杜威是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一生的巨大贡献就是积极探索“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并通过他的论著、演说创立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他的这一教育理论体系,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所谓“新教育运动”,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对俄外长更迭为何表示担忧?叶利钦总统1月9日正式任命对外情报局局长普里马科夫(右上图)担任外交部长,取代了一向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喜欢的外长科济列夫。这一消息传出后,西方国家深表担忧,英国《金融时报》在题为《西方的老仇敌成为俄新外长》的文章中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