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图书馆员正在走向“去职业化”,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发展的趋向和涌现出来的风险,论文界定了图书馆员职业化概念,提出应在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素养方面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图书馆员没有职业化,何来"去职业化"及研究?中国图书馆还没有进入"职业化"——法律的界定,"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及研究是"非理性"的。然而,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事实上的职业化是存在的,图书馆员职业是图书馆员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图书馆员善心悦目的精神基石、是图书馆员朝夕相伴的职业港湾。业务外包是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风险投资与不当支出,图书馆员"职业边缘化"及研究具有客观性,"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及研究却是虚妄的。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的趋势和风险,应该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3.
管颖 《编辑之友》2005,(6):54-55
眼下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由于体制的原因,事实上处于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中间状态.就出版社和通俗类杂志来说,其编辑多半是职业化的.但就学术期刊来看,情况就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出版企业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大命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是职业化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学习和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出版企业文化带动职业化建设和发展,要重视领导者的职业化。建立一套现代企业管理人员聘任与辞退、职业化教育培训和绩效考核评定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职业化     
[职业化]职业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也可以引申为个人通过一定的专业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某种贡献的工作岗位.职业化的解释比较宽泛,可以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基本上是一种文化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职业化及其相关命题--新闻专业主义、中国新闻职业化进程、新闻职业精神--研究现状的扫描,发现西方新闻职业化的理论成果较多,专业主义备受关注;国内新闻职业化研究显得相对零散,评价标准不一:新闻职业精神研究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作为一种职业形式存在已久的秘书业,其职业化道路方兴未艾,该对秘书职业化的界定、秘书职业化的发展历程及秘书职业化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把握秘书职业化的发展动向,指导秘书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峰  詹庆东 《图书馆论坛》2012,32(5):172-176,143
图书馆员职业化发展在国外已经日趋成熟,而我国才刚刚起步。文章阐述了职业化的概念,并结合当前图书馆事业职业化发展阐明了学习型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化发展的三个维度。同时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职业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普遍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鹂  吴廷俊 《现代传播》2005,(4):98-101
美国的新闻教育最为明显的特征即“职业化”特征。“职业化”是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实务工作的需要,但是“职业化”的思想却是深刻的。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中包含三个因素:技能训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学术性。本文详细探讨了三种要素的定义和它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并进一步研究了三要素在形成职业化思想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记者职业化包括职业化修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其中,职业化修养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描述新闻记者职业化修养的三重维度是职业忠诚度、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社会变革的推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职业化不断完善。近代中国图书馆职业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职业群体化、图书馆组织机构结构化、图书馆岗位体系化、图书馆员选任制度化和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等方面。图书馆职业化和近代社会变迁具有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变迁在开启图书馆职业化进程、推动图书馆员专业化教育、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和促进图书馆国际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图书馆职业化的深入系统发展,又通过社会教育、社团组织发展、女性的社会参与和“中国的图书馆学”构建等反作用于社会变迁,构成了相互交织并动态演进的互动关系。表1。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12.
法官职业化的呼声已持续十余年,但一直没能“落地”。2014年,深圳率先推出《深圳市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方案》,成为法官职业化改革的破冰之举。《方案》将法官定位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类之外的第四类公务员,法官不再按照行政级别晋升法官待遇不再与职务级别挂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概述去职业化概念以及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状,分析总结出影响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因素,为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新闻媒体也不断融入了市场化的趋势。在新闻职业化的带动下,在某种程度上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现阶段新闻媒体人在职业化进程中渐渐暴露出的不规范、不道德行为,使得新闻职业化进程频频受阻。鉴于此,本文对新闻职业化的建构进行了探讨,旨在能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职业化一词作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以现阶段新闻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着手点,展开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新时期新闻职业建构的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整个出版业尚处在艰难的转型期,影响与制约出版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力资源永远是核心资源.而员工的职业化程度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显著标志,建立职业化队伍是出版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赵金 《青年记者》2006,(14):105-106
职业化是任何一种行业或专业成熟的标志。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称呼新闻工作为一门“职业”,许多研讨会、研究职业道德的学、传媒人员也在大量地探讨如何提高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然而,职业化是与能力、培训、知识体系、道德意识、评价标准等相关的,在这些标准的关照下,新闻职业化的内容建设怎样?新闻工作目前是一种职业吗?我国的新闻工作离职业化还有多远?这恐怕要从头考虑。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现象日益明显,本文在介绍"去职业化"的概念、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去职业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应对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问题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再芳 《图书馆学刊》2010,32(6):18-20,104
基于对图书馆员职业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是图书馆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问题与馆员群体、行业学会或协会、制度环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书馆业界首先要做的是馆员群体与行业学会一起联手解决自身职业认同和行业自律问题,夯实自身职业化基础,以促进并力推制度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出版技术和报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校对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着原稿校正核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校对工作的经历来看,即使是一个本科生,如果其他各方面知识不是很扎实,也难以适应现代报纸校对工作。那么,如何适应当前校对工作的要求,高质量完成校对工作任务,这对校对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对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等方面。职业化素养是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