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从语言的功能语篇角度及其在英语报刊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语篇结构分析策略,并从报刊语篇的特征入手,围绕文化语境、批评性阅读争网络环境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报刊的语篇结构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2.
报刊英语中主题句与主位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英语中段落的主题句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主位分析法中 ,主题句可视为段落语篇中的主位 ,与述位衔接 ,构成语篇。主位分析法比主题分析更能体现语篇衔接。从语篇的角度 ,分析报刊英语的结构 ,总结其规律性和特殊性 ,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对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红蕾 《考试周刊》2007,(29):59-60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因其独到的功能主义和社会意义学视角,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把语篇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从语篇与语境的互动关系中揭示语言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对报刊英语新闻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的理解,以韩礼德语法理论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为依据,对一则英语新闻进行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和主位结构的分析,有益于对英语报刊新闻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语篇分析认为,语篇是具体化的社会实践.语言为权力服务,语篇体现意识形态.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材均选自美英报纸杂志.他们所采用的语篇形式和意识形态相伴而行,共同服务于权力.本文以《纽约时报》一则新闻为例,具体论述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引入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语篇分析工具,提高判断和鉴赏能力,直接透视媒体背后所隐藏的动机,从更深的层次解读西方媒体语篇有着重要的作用,并防止被西方媒体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5.
戴年 《考试周刊》2008,(3):77-78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了报刊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指出名词化是报刊英语重要的语言特征,它能够增加报刊英语的信息,提高其客观度,并具有组织报刊英语语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模糊语产生的根源,介绍其主要表现形式,并结合英语报刊实例和报刊英语文体特点,探讨了模糊语在新闻语篇中贴近客观事实、留下回旋余地、增强情感意义等语用功能,进而指出其对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分析新闻语篇中的词汇、句型和语篇结构。本文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A Race We Can All Win"文章为例,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CDA)对文章进行分析,将语篇与社会背景相联系,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让学生对新闻语篇有着更加深入和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批评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Labov的叙事结构框架理论对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次体裁进行了研究,从语篇宏观形式结构角度考察了消息发出者构建消息语篇结构形式的派生模式,并从语气、时态、情态三方面分析了实现语篇人际功能的语言特征。文章最后指出报刊体裁分析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英文报刊是英语专业学生重要的课外读物,也是其他英文报刊读者的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但报刊英语这种特殊的文体在许多方面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修辞、语法和词汇方面探讨关联理论对报刊英语解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茜 《考试周刊》2011,(19):110-110
新闻英语的语言和中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正确掌握其特点,才能理解报刊原文的本意。本文从新闻英语的语篇结构、句法和词汇特征入手,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语篇翻译不仅要从概念意义上进行分析,还应从意义所在的语域来分析语篇意义和交际意义。分析语域三要素有助于译者理解原文和译文,减少语用错误,使原文与译文不仅在概念意义上对等,更力求两者在语域上对等,从而使译文更准确更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教育中,话语权对教育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话语者的意志力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形成话语霸权,共同的期待行为是“利益”和“暴力”的语境生成,对教育教学环节进行话语形式的控制是“利益”与“暴力”的表现形式,制定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是实现话语者意志力需求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继光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4):82-83,90
在传播学语境中,新闻体现为一种话语,新闻话语遵循自身的规律,通过编制新闻文本、媒介传播再现新闻事件,传递主流价值观。新闻话语因其代言人的身份相应地拥有了话语权,新闻话语一旦僭越了固有功能,就体现为一种霸权,有损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行业自律,尽可能地规避新闻霸权,还新闻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曲颖 《海外英语》2012,(12):263-264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提高教师话语交际性成为一种趋势,教师话语是否应该以交际性为目标和导向,以及交际性的强弱与否对于学生中介语状况的影响为正为负等问题将在这里进行探讨。通过对六个自然教学班采集教师和学生的语料,对于其中的话语标志语的意义和功能进行分析,分析数据表明,交际性交流过强对学生中介语会带来负面影响,而无用性话语标志语有助于减少中介语的数量,结构性话语标志语有利于学生调整话语的逻辑连贯性。  相似文献   

15.
from the three aspects,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world,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and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articipants,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iscourse analysis applied in the paper Effect of First Language on the Use of English Discourse Markers by L1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All of these three aspects interact with discourse analysis.Understanding the discourse analysi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above will help to read a paper using the discours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语篇的形式与内容结构都是为一定的语篇类型服务的。而语篇类型实现语篇目的、体现语篇功能。文章通过实例,从语篇分析角度对广告语篇中几种组篇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广告中语篇模式的采用与广告所要实现的语篇功能是紧密相关的。广告作者会在广告中综合运用各种模式。在总体结构中嵌入其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话语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义,话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课程话语是指在课程研究领域形成课程意义的语言,反映了课程领域以及该职业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专业特性。课程话语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影响并孕育于社会之中。同时,课程也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不同的课程话语会不同程度地反作用于社会的变迁过程。通过话语考察,可以了解话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话语生成的机制,并根据当下社会的发展,预测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为课程设置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尽管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权势与控制的方方面面多有涉及,但社会不平等尤其是性别不平等在这一话语分析方法下却鲜有论及,本文将着力探讨这一问题。在分析性别不平等表现的同时,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分析形成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一个语义连贯的语篇既有显性衔接又有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是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的。隐性衔接也是实现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隐性衔接的语篇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隐晦曲折。此外,语篇衔接隐含性的研究可以帮助读地把握语篇发展的脉络,因而能从英语语篇解读的方面给大学英语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场修辞运动包括话语所蕴含的幻象主题,社会群体的幻象链联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修辞幻象。修辞幻象一旦形成,就会改变某一社会群体中人们的情感和态度,驱使他们采取某种行动。泛北部湾旅游形象塑造也是一场修辞运动,需要把旅游幻象主题寓于一定的话语材料之中,通过多种链联渠道,形成旅游修辞幻象,使受众群体产生旅游动机和旅游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