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在江西都昌作寄生虫调查期间,从腹蛇体内采获绦虫1种,经鉴定为蝮蛇蛇带绦虫,本种为国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蛇肉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蛇是一种野生动物,在它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微生物,如绦虫、线虫、大肠杆菌等。乌梢蛇是中国特有蛇种,也是上海重点保护动物。然  相似文献   

3.
蛇族趣话     
黄祝坚 《科技文萃》2001,1(1):167-171
世界上的蛇共有3000种左右,其中毒蛇约有6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蛇在中国分布很广,共有150多种,其中毒蛇约有40多种。中国福建、广东、云南等省的蛇最多。  相似文献   

4.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被称为闽越人。闽越人崇拜蛇图腾,他们不仅以蛇为形纹身,更以蛇画船,祈求蛇神保佑行舟平安。至今,泉州惠东女仍有在虎口、手腕等处刺青的习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此加以解析:“闽,东南越,蛇种。”意思说的就是地处东南的古闽越人信奉蛇为图腾,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而古闽越人被称为“蛇种”不仅见之于东汉的《说文解宇》和北宋的《太平御览》,成书于清代的《侯官乡土志》称:“叠之种为蛇,盖即无诸国(闽越)之遗民也”,“其人皆蛇种”。清人李调元也有“或日蛇种,故祀蛇于神宫也”的类似记栽。泉州的“泉”,在闽南语系中有两种不同的读法。  相似文献   

5.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蠕虫病药物,为杂环吡嗪——异喹啉衍生物。实验证明此药对微小膜壳绦虫有一定杀虫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对微小膜壳绦虫作用的影响,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吡喹酮作用于微小膜壳绦虫,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活力与形态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用本校动物室繁殖昆明种小白鼠20余只,解剖取肠管内微小膜壳绦虫,置生理盐中漂洗三次,选择大小适宜,活动力强的虫体24  相似文献   

6.
雌蛇的身长     
蛇的身长与其尾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据辛泊森、洛尔和李文亭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有一种雌蛇,它的总长度Y(mm)为其尾长z(mm)的一次函数,即  相似文献   

7.
南安地区鱼类寄生绦虫种类的形态观察描述,绘制简图.调查几种鱼类绦虫的感染情况.发现了五种绦虫:日本棘叶绦虫(Echinophallus japonicus Yamaguti,1934),感染率50%(5/10);细长副头槽绦虫(Parabothriocephalus gracilis Yamaguti,1934),感染率50%(5/10);突吻纽带绦虫(Lytocestus adharens Cohn,1908),感染率40%(4/10);长节头槽绦虫(Cephalobothriumlongise gmentum Wang,1984),感染率100%(10/10);四边首属种名未定(Tetragonocephalidae Yamaguti,1959),感染率100%(10/10).  相似文献   

8.
能力提升     
有的地方,传说蛇能把青蛙和人“吸”进嘴里吃掉,听起来真叫人害怕。蛇到底能不能吸东西呢!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决定亲自观察一次蛇是怎样“吸”青蛙的。他们抓来青蛙和蛇,在都不受惊吓的情况下,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然后,同学们直接进行观察。只见蛇机敏地向青蛙靠近,相距一尺左右时,蛇停住不动了,却不断地把带杈的舌头4俗称芯子5吐出嘴外。这时,青蛙像是发现了什么,直盯着蛇芯子,当蛇芯子又吐出嘴外的一刹那,青蛙跳向蛇头,伸出自己的舌头向蛇芯子粘了过去。也就是在这一瞬间,蛇突然张开大嘴,把青蛙叼在…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反映出人们对蛇的恐惧心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蛇伤致死的人近4万,其中5/6在亚洲热带地区。我国蛇类约有160种,其中毒蛇47种,而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且有剧毒的ABC图1蛇咬伤的齿痕:A.无毒蛇;B、C.毒蛇。毒蛇有10种,常见的毒蛇有蝰蛇、五步蛇、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白唇竹叶青和烙铁头。此外海洋中分布的海蛇科种类也均为毒蛇。毒蛇的体色和头型是多样的,一般没有共同的外形特征。不过在野外对于头部呈膨大三角形、尾部骤然变细的种类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蛇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 000种左右,毒蛇约占1/6。我国有蛇160种,其中47种是毒蛇。没有人看到过蛇有足,因此才有了“画蛇添足”的成语。蛇没有脚怎样爬行呢?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蛇被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很少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  相似文献   

11.
浩瀚的动物世界,真是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它们中间,有的吃肉类,有的食植物;有的居然吃铁,有的采花喝蜜;有的虽小却以巨大的动物为食物,有的虽然凶猛,却只以果实为营养品……动物的五花八门的吃食、形态各异的吃相,叫人眼花缭乱。在新西兰的一个岛上,有一种黄色的小蚂蚁,叫“食蛇蚁”。它们专爱吃腐烂的蛇肉,一旦发现蛇,它们就成群结队地爬到蛇的身上。只要蛇一蠕动,它们就会从嘴里不断吐出黏液,使蛇肉很快腐烂,然后,蚂蚁们就饱餐一顿。最大的动物要数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这个庞然大物在觅食时,就张开大口,吞进大量海…  相似文献   

12.
难寻的蛇联     
启荣 《小读者》2013,(2):34-34
在有关十二生肖的对联中,蛇联十白是最难寻的一种。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不喜欢蛇,但我认为蛇并不像人们想得那样坏。它们非常有趣。现在我们就来读一篇关于蛇的短文吧。蛇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用肋骨和鳞爬行,用舌头闻气味。由于它的牙像针一样尖不适合咀嚼,它就把食物整个吞下去。蛇的上下腭能张得很大。它的身体也可以扩大好几倍。所以一条小蛇甚至能吞下一只老鼠,一条直径1英寸的蛇能吞掉一只3英寸宽的小鸟。这样一顿大餐能给蛇几个月的能量。据说有的蛇实际上能两年不吃东西。Manypeopledon'tlikesnakes熏butIthinksnakesaren'tasbadaspeoplethink.Theyareveryinteresting.Nowlet'sreada…  相似文献   

14.
1.食蛇蚁新西兰邦牙岛上,有一种吃蛇的蚂蚁。它们见到蛇便冲上去,在蛇身上分泌出一种毒汁,等蛇皮肉溃烂后,慢慢享用。2.吃蛇蛙巴拿马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吃蛇的蛙。这种蛙胸部长有两个乳头状坚硬的胸肌,像铁钳一样把蛇夹死,然后吞食。3.放电鸡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种能从嘴里放出3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古埃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蛇的形象的问题。首先将两个神话系统中的蛇形象分成四类,然后在类别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发现它们的异同,并从宗教、传统思维等方面追溯其品类一一对应的原委,从神话的产生时代来解释两种神话中蛇神形象的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食蛇蚁新西兰邦牙岛上,有一种吃蛇的蚂蚁。它们见到蛇便冲上去,在蛇身上分泌出一种毒汁,等蛇皮肉溃烂后,慢慢享用。  相似文献   

17.
遇蛇袭击     
在野外玩得正高兴,却发现一条毒蛇正扭动着身躯向你逼近———该怎么办呢?1.一般来说,蛇不会主动向人进攻,但少数毒蛇如眼镜蛇、响尾蛇也会主动袭击人。如果有蛇追来,机智逃避是上策。由于蛇的直线前进速度较快,因此要尽量跑弧线,或者绕着某个物体转圈,然后再寻找机会逃跑。2.如果被蛇缠身,首先应镇静,然后在地上来回转滚,待蛇身骨节松软即可解脱。如果蛇缠住了你的脚,可立即撒尿淋在蛇体上,蛇就会溜走。如果蛇缠住了你的腹部,可用双手紧紧握住蛇的要害“七寸”处,越紧越好,蛇自会松开。3.万一被毒蛇咬伤,应尽量避免促进血…  相似文献   

18.
蛇的妙用     
周艳如 《初中生》2007,(7):112-113
很多人都怕蛇,一些人甚至看见蛇的图片都不寒而栗。其实,蛇并没那么可怕,蛇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妙用。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物学课本对绦虫病的有关知识作了一定介绍 ,但未点明“什么是囊虫病” ,且对绦虫病的“流行因素”及其“存活环境”介绍得不详或未作介绍。我在讲授这节课时 ,学生却常问起这些问题 ,因此讲述这部分内容时 ,有必要适当补充有关内容 ,以培养学生自觉的防病意识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1 巧妙对比点出什么是囊虫病学生常常将绦虫病与囊虫病这两个概念混淆 ,所以我将绦虫病、囊虫病这两个概念同时对比提出 :绦虫病、囊虫病是由同一种寄生虫 (猪肉绦虫 )的不同生长阶段寄生于人体所致。猪肉绦虫病是由于猪肉绦虫成虫寄生在人小肠内引起的 …  相似文献   

20.
《大中专文苑》2014,(1):39-39
流言:打蛇打七寸 真相:蛇的心脏在从头开始七寸的位置,这是它的要害,击中后可秒杀。可说七寸位置是蛇的心脏并不准确,因为蛇的心脏位置与其长度、种类有关。因此打蛇的七寸未必能打死,还可能会激怒它,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也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古人教育大家保护幼年野生动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