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责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是对职责、任务、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责任教育缺乏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精神,促进学生承担后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成为责任教育改进的一种方向。为全面了解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研究者根据教育实际与责任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获取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中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责任伦理水平整体较高,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随年级逐渐增长,年级之间差异显著。但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在学生责任心水平、责任教育方式选择和形成途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责任伦理七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0.9之间,中学生责任承担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利益倾向",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国家与社会和集体的承担意识增强。3.对"未来"责任的认知水平随中学生面临的阶段性升学压力变化而变化。4.初二年级是进行责任伦理教育的敏感期,应增加较为具体的、具有外力约束的和具有实践性质的责任伦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本”是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实施责任教育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优化责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学生的内心中建立责任意识行为,树立责任教育榜样.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血性是指那种刚正不阿、勇敢果断、为社会尽职尽责的行为。血性意识包括敢试敢闯、敢做敢为的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职责、任务和社会使命的责任意识,以及注重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发挥的道德主体意识。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血性意识具有弱化的一面。主要表现为:重自我权益,轻社会公德和集体观念;重现实与功利,轻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易莽撞和冲动,轻理性和法纪观念。构建大学生血性意识教育模式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健康的伦理道德观丰富血性精神的内涵;开展生命教育,促进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培养血性人格;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激发主体的创造潜能,提升血性指数。  相似文献   

5.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因此,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在学生人格情感形成过程中,在各种能力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责任和责任教育 (一)责任和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 责任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基点,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加强责任教育,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优化责任教育的内容,改善责任教育的方法,养成学生的责任行为,树立责任教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是必要而迫切的。首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意识的新一代;其次,经济的繁荣、物质文明的富足、生活水平的提升,给当代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也使他们过于注重自我和个性,责任意识淡薄,开展责任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责任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责任意识,陶冶学生责任情操,扩展学生责任视野,促进学生形成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0.
时政课中,教师要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时刻牢记心中的使命,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讲读中外名句,阐释爱国内涵;重温历史故事,担当爱国责任;榜样示范引领,践行爱国行为;学习伟大领袖,树立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专生责任意识淡漠,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树立起"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是我们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公民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和使命,责任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举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教育,应着力将责任意识培养纳入公民教育体系中,明确目的性和导向性;应着力将责任行为锻炼融入素质教育中,注重层次性和阶段性;应着力把责任能力提高贯穿于思想教育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应着力把责任情感升华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实践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3.
责任伦理不仅强调行为动机的善性,而且强调行为结果的善性,对青少年进行强调信念和结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责任教育改进的可能向度。责任伦理的原始模型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维度是责任伦理教育的重要维度。数据分析显示:尽管中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最高,远超过其他维度,但现实中中学生仍以学业为重、很少履行家庭责任,家长也很少给予中学生践行家庭责任的机会;随着年级递增,中学生家庭责任水平逐级升高;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中学生责任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力量在其责任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递增。未来要引领家庭在培育青少年责任方面履行基本责任,为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责任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效能;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责任伦理发展,这些都是提升中学生家庭责任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责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那么作为教师,在责任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26):163-16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对初中教师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阶段,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但大多数初中学生展示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和处理其他问题,这不利于初中学生发展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对初中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初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教育和德育方式,引导中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感受时代的号召,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道德的基础,只有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发挥良知,为理想而奋斗,才能推动社会与国家的进步。目前,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安于享受、责任感逐渐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而未来社会发展对公民责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为此,班级要大力构建责任文化,彰显班级文化中的责任元素,建设富有责任灵魂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7.
实施责任教育,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与培养。要强化责任认知,唤醒责任意识。要组织责任体验,培养责任情感,责任体验的内容力求全面,体验的过程力求充分。要坚持责任评价,形成责任行为,发挥学校、班级、教师、家长评价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自觉自律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现在的青少年存在着许多缺乏社会责任的问题,对他人、集体、社会漠不关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思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风气不正,严重腐蚀了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责任感逐渐下降,责任意识也越来越低。这种情形很难指望他们将来能履行起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义务,更难指望他们将来能担负起祖国富强的使命,因此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信息之窗     
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对特定社会关系中存在任务的自由认识和自觉的服从。学生责任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所谓责任意识,是指主体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把握自身行为及结果,使之在观念上、情感上、道德规范上符合社会要求,体现社会和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诸多研究发现,一个从小受过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比没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成长要快些,他们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善于与同学合作交流,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助人,乐于接受和承担班级事务并自觉努力地完成任务。因此,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