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文章从以灯谜教育为渠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灯谜教育为抓手,陶冶情操,践行立德树人;以灯谜教育为助力,推进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挖灯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灯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猜灯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娱乐作用、教养作用、鼓动作用.灯谜社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从"新芽"到"梅青"再到"梅黄".每个阶段都令师生感受到灯谜不同的美好,享受到属于灯谜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灯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猜灯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娱乐作用、教养作用、鼓动作用.灯谜社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从"新芽"到"梅青"再到"梅黄".每个阶段都令师生感受到灯谜不同的美好,享受到属于灯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生活处处有语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适当运用可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澄海素有“灯谜之乡”的美誉,灯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学生耳濡目染,对灯谜也很感兴趣。语文教学与灯谜学习有不少共通之处,引用恰当,定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5.
杨文 《今日教育》2006,(11):46-47
艺术与文化相依共存。艺术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它体现了一种求真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追求。艺术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觅取原型,并以此作为自己常用的一种艺术构型方法。艺术是对生命的思考,文化的沉淀。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展现于作品之中。艺术与文化是共生的社会精神现象。儿童艺术是艺术构成中独具特色的类型,儿童的精神风貌体现在他们稚气而拙朴的作品中,我们的文化对儿童艺术的发展和价值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少地方或学校为寻求新的课程资源,将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灯谜艺术因之成了一些地方或学校素质教育的“宠儿”。据本人所知,漳州、泉州、南通的一些地方或学校,灯谜艺术已被开发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更多的学校则把猜谜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予以开展。不久前,笔者作为特邀评委参加了“首届汕头市中小学生灯谜艺术节”,对灯谜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了较真切的感受,并由此触发,觉得有必要将灯谜艺术引入校园并服务于素质教育的问题,作一番理论上的探讨。一、灯谜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艺术的建设,所以开展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能够弄清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重点和开展形式,本文展开了研究,从文化艺术的内涵出发点,具体的分析了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内容和总体意义,进一步的对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和机制创新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文化普及建设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历史任务。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发挥网络文化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仅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具有重要作用,还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为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等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积极倡导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不仅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也对社会和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艺术管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艺术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艺术在乡镇文化建设的发展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艺术管理工作对村镇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研究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给出提升艺术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求能为村镇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艺术管理及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敌人》是格非运用谜、悬念、幻想和梦等元素构建的一个庞大的“纲领性、图式性”结构,这个结构“召唤”读者对其“解谜”。在设谜与猜谜似游戏般的艺术互动中,“作家———作品———读者”共同构建了《敌人》阔大的艺术空间,成就了《敌人》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湖南洞口■溪瑶族民居融合了当地的民俗和自然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艺术特色,并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文章从造型结构、材质、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当地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简要阐明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牛斌 《成才之路》2021,(13):96-97
将乡土文化渗透于美术课教学是美术课堂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美术课堂渗透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文章通过开放美术课堂、注重艺术鉴赏、浸润乡土文化、借助乡土材料、发挥乡土资源优势等几个方面对乡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 social cogni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exploration of ways in which cultural contexts shap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art in early childhood years. Focusing of the connotative rather than denotative meanings of the term ar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how this concept functions in a variety of cultural contexts. The method of structured interviews was used to elicit answers of four- and five-year-old children in Canada, France, and Taiwan to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art and its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addressed questions about portability of culture and the effects of heritage and encultur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knowledge among individuals whose cultural identity is negotiated in the context of a ‘transplanted’ culture. Responses of francophone children in the Canadian province of Quebec were contrasted with those of their French counterparts, as well as their Canadian peers from European ancestry other than French living in the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Similarly, responses of interviewees in Taiwan, ROC were compared to the reported beliefs about art of young Chinese-Canadia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bring support to the theory of modified cultural pluralism that emphasiz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original cultural beliefs and values and those prevalent in the societies that become new home for a transplanted cultur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indings to art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paper has been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Social Studi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d the France-Canada Accor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古代西方神话和基督教艺术中图西亚的筛子所隐喻的女性身体的被封闭与被囚禁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当代身体写作现象中女性用身体来突围的深层意义,最后,从身体美学的角度对女性身体的囚禁与突围的两种状态进行对比和反思,探讨女性身体回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网络“物联网”的建设在规模和深度上都发展到了全新的层次,依附于网络的社会网络文化现象及其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其对城市数字生活设计和与之相关联的艺术设计的影响也显得非常突出,城市数字生活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数字生活方式和艺术设计手段来传播城市文化,特别是社会网络文化.城市环境是一种文化形态,是数字文化设计的价值表现,也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也反映出城市文化对公众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关怀.如何更好的运用数字生活元素和艺术设计语言并将之融合到城市设计之中,并通过努力提高网络文化转换能力来实现城市数字生活,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强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又是文化艺术领域重要构成之一,充分发挥我省十万余名高校美术师生人力资源、专业资源、规模资源、智力资源、设备资源以及开发高等美术教育周边资源,在大美术思想框架下进行论证,在全省各高校美术专业之间建立互通有无、资源共享、集团作战的理论平台,与文化强省建设纲要要求接轨,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接轨,为支撑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我省高校美术师生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理论话语,其实质是把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界限进一步消弭,此理论的出炉是和当时西方社会语境十分吻合的,它传入中国大陆之后,迅即在学术界掀起一股讨论热潮,文章试着从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不同理解而引出艺术民主化,从而厘清中国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从汉字文化的角度探讨字谜的来源、表现形式与作用,认为字谜是汉字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融入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0.
论庄子之梦的文化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之梦承袭并突破了前人梦描摹时的梦魂宗教崇拜之神学性思维模式,将虚构的梦纳入作品,借梦象释理抒情,跨越了哲学常规的逻辑说理方式。他以梦为文所开创的梦象艺术。打通了入梦窥视心灵及社会隐秘的艺术渠道,使梦文学成为映射社会文化的特异窗口,从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梦文学艺术发展序幕,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