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编读对对碰     
有时候特别想和老师们聊聊天,但是每次看到他们那严肃的面孔,就感觉自己像被冷落了一样……想主动与他们说话却又怕被拒绝,该怎么办?你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但是害怕被拒绝,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老师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很神圣的,他们总想着把铁炼成钢,所以有时候才会显得很严肃。但其实每个老师都和大家一样,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他们课下就会卸下严肃山东冠县辛集中学二年级(3)班王雪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有欲望,平时这种欲望潜伏着,被理智控制着,一旦遇到某种诱惑,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欲望的力量很强大,能使人丧失理智。人有时候会管不住自己,常常因为管不住自己的欲望,很多人,很多聪明人、有学识的人,常常会犯一些看起来很低级的错误:上当受骗、被人利用等等,原因就在于此。看看那些受到惩处的腐败分子,他们本来精明无比,很多都是因为挡不住诸如金钱、权势等的诱惑,欲壑难填,走向堕落。人如果抵挡不住诱惑,被欲望支配,不是变得很愚蠢,就是变得很疯狂,就像那条上钩的鱼。《鱼是怎样咬钩的》,看了觉得很有趣,像一则现代寓言。一条鱼,一…  相似文献   

3.
有的时候我很悲伤听着风吹过耳边的声音默默地发呆天堂或者地狱不知道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向往着天堂却怀疑着是否地狱更适合我有的时候我很无聊会想一些很傻的事情我想在我无聊望着天空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天使也在无聊地望着大地却不知此时我们能否看到对方同样的心有的时候我很孤单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婴儿在垃圾堆里静静地等待着死亡尚未看透这个世界却不得不去另外的世界反抗却没有力量有的时候我很疯狂会为了梦想拼掉自己的生命因此我总是遍体鳞伤而梦想还在遥远的未来向我招手有时候的我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关于我的写作,我似乎总是在不…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得到很多"礼物"。这些"礼物"有的是爸爸妈妈送给我们的,比如生命:有的是老师送给我们的,比如知识:有的是同学送给我们的,比如友情……还有一些"礼物"需要我们自己送给自己,比如: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礼物"就像游戏中的装备,会使我们长大后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带给我们精彩的人生。你想长大后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么,就为自己送上一份好"礼物"吧!  相似文献   

5.
潘静 《考试周刊》2013,(51):42-4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多有这样的经验,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是题目或书名、封面吸引了自己:写的是什么?拿过来,赶快读一读。学生也一样。拿到新课本,每个学生都会这样想:这里都有什么?让我翻开看一看。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阅读是人类求知的重要形式。阅读开始于阅读需求,到了一定的年龄,阅读需求就成为每个人的成长需要。语文教学担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  相似文献   

6.
我们需要什么?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者可能其本身就充满悖论。因为许多人,包括我,可能都没有想清楚或者至少没有完全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可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活、生命乃至理想的永恒话题。数年以前,当大家怀着同样喜悦的心情、各自不同的打算来到清华,可曾想到今天我们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7.
典子看到这幅漫画.自然想到了少年的成长。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青少年时期,都是需要"笼子"的.有的来自于家庭,有的来自于学校,那是一种保护,那是一种爱。而当我们羽翼渐丰,需要独自面对世界时.会自然地萌生突破笼子的愿望,想从笼子里伸出自己的"枝丫"。而家长和老师.以及社会上那些热爱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的大人,也该适时地调整罩着我们的笼子的型号大小和栅栏疏密.给我们足够的伸展空间。切不可让"保护"变成"禁锢",让"爱"变成"碍"。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有几张隐藏的"脸",开心的脸,生气的脸,愤怒的脸,有趣的脸。当你微笑时,你不一定隐藏着一张笑脸;当你看似平静时,你所隐藏着的也不一定是一张淡定的脸。所谓心口如一,并不适合每个场景与每个人。有时候,我们把某些情绪隐藏起来,只不过是想表现得更加礼貌或者获取更多的好感。谁又不想时时刻刻都做最真实的自己呢?一张生气的脸采访人:杨帆石家庄二中有时候,特别生气,可是我却忘记了发火。我天生是一个乐观的人,对待身边的人总是乐呵呵的,同学们和我相处也很愉快,从不用担心我生气。但是,这样,问题也来了,很多同学就得寸进尺,老是挑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揭题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学一首诗歌,题目很简单,三个字。生齐答:有的人师:(教师板书:有的人)"人"字笔画虽然很少,但写得时候也要撇、捺有力。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听仔细,同学们的疑问或许也是你的疑问。生":有的人"指哪些人?师:(学生举着的手都放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吗?全部哑了,哈!还有没有第二个问题?好,你说。  相似文献   

10.
正喜欢音乐的人,除了有事没事哼两句外,有不少人想过自己写歌,创作自己的歌曲。有很多读者来信问: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歌曲?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写歌、创造是人的本能、每个人的灵感不一样、对音乐旋律的理解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不一样!初学者不像专业的音乐人,我们需要创作出一首歌的主体、灵魂,那就是旋律。你可以随意的哼出来,如果你会弹吉他或其他乐器,你可以随性的去弹奏或吹奏出来,然后用录音设备把它们录下来!之后要确  相似文献   

11.
追求理想是人的本能诉求。我相信,每个教育者的脑海中都曾有过美妙动人的愿景,但能把愿景变成现实的却是凤毛麟角。我们半途而废,是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总是存在着那么多的、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想让生命开花,却寻觅不到与自己心心相印、相互激励的成长伙伴;我们致力于儿童情感、精神世界的培植,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却常使得我们在行动取向上顾此失彼;我们想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但繁重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卓玛信箱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豁达,有的羞怯。个性没有好坏之分,与什么样个性的人相遇,虽然不能由我们选择,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自己欣赏的人。有时候我们希望遇到另外一个自己,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又期待找到与自己互补的朋友。任何一种交友的模式都没有错,选择和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是每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烫发的树     
11月4日 今天,我看见许多树,它们长得各种各样,它们长得真有意思,简直就像马戏团的小丑,一个比一个有意思。有两棵树就像女人烫了头发一样,其它的有的像乌贼一样,还有一棵像无数只大手,看起来很有意思,柳树条就像妈妈烫的头发一样。我想,它们肯定都有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的梦想五花八门,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探险家,有的想当歌手,有的想当演员,有的想当医生……来自乡村的刘毅,脸蛋红扑扑的,一张嘴一口乡音,同学们都笑他老土。当每个人都说完了自己的梦想,他也鼓足勇气站起来,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开着车去北京旅游,看升旗……"话没说完,便引来哄堂大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家很穷,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的梦想五花的想当探险家,有的想当歌手,有的想当演员,有的想当医生……来自乡村的刘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相约星期二》中老教授莫里为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谈论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金钱、需求、欲望……说到金钱,我想起了那句熟语:"钱钱钱,命相连。"的确,几乎每个人都在为钱奔波着,仿佛拥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时下,男人要是没车、没房,结婚都难。  相似文献   

16.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一直在路上。在过去的每一年和将来的每一年一样,我们都竭尽全力地走在变得更好的路上。短浅又缱绻的人生,因为一路向前的状态而美好。有时候,我们遇见一首歌,正好击中了当下的灵魂;有时候,我们遇见一段风景,正好收容了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有时候,我们遇见一个人,一念懂得感恩生命;有时候,我们遇见一段经历,催人上进……最后,我们会遇见最好的自己。这像是一段命定的轨迹,就好像我们儿时制定过的"纸上人生"。很多计划,看起来灿烂美好。  相似文献   

17.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块做赌注赢得得心应手,而用黄金做赌注却输得一贫如洗。原因其实很简单:过多的欲望影响了他赌技的发挥。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适度的欲望能够让人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达到目的,而欲望太多往往适得其反。太想踢进球的脚会发抖,太想成功的心会发颤。平常很容易做成的事,往往就是因为注入了太多的欲望而难以做成。著名特技演员华伦达本有一双在钢丝上如  相似文献   

18.
这种人人想当别人的天然欲望往往正是人生当中许多细小不快的背后原因。它使社会不能组织得圆满合理,它使人们不能各明其职和各安其位。想当别人的欲望每每引得我们舍己耘人,去操持一些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我们自己范围的事务。我们所具有的才干本领有时也确乎超溢于我们自己行业与职务的狭小范围之外。每个人都可能认为他自己是才过其位,大材小用,因而他时时刻刻都在做着那神学家们所常说的“额外余功”。  相似文献   

19.
分析课堂语脉中的人称关系,其中意味可谓"惟精惟微,惟幽惟妙"。似乎看起来,"你、我、他(她)"或"你们、我们、他(她)们"张口就来,脱口而出,无甚道理无甚文章。可是,如是能用心灵的敏锐的触须来探察的话,我们依然可以察隐发微,窥见堂奥之处。如下面几句教师课堂用语中看似简单的人称变化就颇值我们来推敲推敲:"请你来"与"请超凡同学来"中,很显然后一句已经指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方式,要想提高教育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技巧,这就是教师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活动的规律。消防:防患未然有一个副食店的老板看见一个孩子长时间地站在柜台前,直勾勾地盯着饼干,直咽口水。老板走过去,说:“孩子,我猜你想偷吃饼干。”孩子回答:“不,您错了,我在努力想不偷吃饼干。”确实,想吃好东西是孩子的天性,生活中,人都有欲望,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正常心理,但关键的是如何来把握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个孩子想吃饼干,但他并不是不顾后果,上前就拿,拿了就吃。如果要教育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