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调查、实践、探究、汇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杭静 《考试周刊》2013,(95):176-176
<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生活,逐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只有"从学生的生活中来",才能"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孩子心中喜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四种基本素养,为此全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下面本人就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寻找家乡的美食"正是我们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淡化教师单纯的讲授,重视学生的访问、调查等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合作、亲历体验、自主探究,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实践课,就是要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亲密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学生主动性,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实践教育基地创建为依托,丰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社会角色,转变思想,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去关心社区发展,关注身边的社区问题,并积极尝试解决社区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天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会学习、会创造",学以致用。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解感知、实践体验的同时积极开阔文化视野,较为直接地获得生活经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中,应充分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在生活和成长的乡村田园场域中学会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的课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学生密切联系个人经验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亲近社会、体验人生、注重实践、学会创造提供更加直接的机会。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的特点。正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也正是本于它对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0.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发展个性的舞台,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只有实现常态化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课程意识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前提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比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11.
活动背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解决生活或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针对学生爱的教育的相对缺憾这一现状,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学会感受爱,学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5):13-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课程,学习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成果类型丰富等。如何能有计划、高效地组织学生活动呢?着实离不开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社会参与。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搭建平台,在开放的、实践的天地中,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积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张扬个性、自由飞翔。老师应该在实践活动课中引领学生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本文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收获。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实践、研究探索、合作交流、沟通对话等活动,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操作、学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五部分内容。它是以学生兴趣需求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结合为目标,不受学科分类的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经验、信息技术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来开展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以下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一、组织管理设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负责、副校长任组长、各级级长为组员的学…  相似文献   

18.
以生活探究与体验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学会关爱与尊重、学会合作与共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社会价值追求.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要关注移情性、伦理性社会探究;要让学生参与并反思社会生活;要把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作为重要的探究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形式化的合作"与"口号式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正因如此,数学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课改以来,教师们在"综合与实践"领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成长。通过教育反思,我发现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萌发,不断生长。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分工与合作、学会了为他人分担、学会了为集体的成就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