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00部电脑“中毒”1988年11月初,美国发生电脑“病毒”入侵军事电脑系统事件。白宫和五角大楼大为震惊,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五角大楼却公开否认“病毒”正严重侵害军事与情报电脑系统。这种电脑病毒程序,是由著名电脑保安专家罗伯·摩里斯23岁的儿子小摩里斯设计,他是康乃尔大  相似文献   

2.
军贸情报作为军事情报的一个门类,既有战略,也有战役、战术层次的情报内容。而“军事情报是为所有的军事斗争服务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斗争紧密联系,经济利益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为了牟取暴利,不少西方国家把军贸作为军事干涉和军事卷入的一种手段。这种干涉和卷入的情况自然是军事情报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情报的重要内容。军贸情报既为军事斗争服务,又为外交斗争服务,但归根结底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由此可见,军贸情报是国家和军队为保障外交、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多种侦察情报手段获取  相似文献   

3.
历代兵家除在战场上进行刀枪炮火的较量外,又极为重视情报的收集。《孙子·用间篇》:“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于出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否定依靠鬼神、占卜,靠星象推算获取敌情的作法,强调了解敌方情况、获得情报的“先知”作用是成功胜利的根本原因。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四公子”之一。他通晓军事,“窃符救赵”,率五国士卒大破秦军等正是他善于用兵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犹如存在着“经济战”、“文化战”和“军事战”……一样,也存在着“情报战”。并非我们对此特别感兴趣,而是说,不能不正视客观事实。“情报”是第二资源,当自己的“资源”被盗窃的时候,能熟视无睹吗?在这竞争中生存的世界上,我们的情报工作难道不应当迎头赶上?!“情报战”是不是情报工作的一部分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堪称信息时代,情报之争,信息之战,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体育等各个领域风云迭起。探讨情报奥秘,侦察要旨,亦可从兵书中寻根觅源。明代揭暄所著《兵经》一书,三卷100字条,精雕细刻,字字熠熠闪光,素有“纯金颗粒”、“用兵百科”之称。其哲理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的情报理论,在中国古代军事情报思想中,占有一席十分突出的位置,可以说《兵经》是情报工作者一部不可多得的“圣经”。加强《兵经》情报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对于开展军事、政治和经济各领域的情报斗争,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猛烈冲击下,正在一日千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获得新的成就,各项事业奔腾向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情报已经成为企事业发展的阶梯、技术突破的钥匙、经济活动的向导。今天的社会实践已经充分表明: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经济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情报。“情报”这个词已经广泛地从军事和科技领域向企事业的宽阔领域深入,开始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即情报意识。现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情报了。特别是在管理上国家更重视了。国家科委设立了情报局。各省区市科委相应设立了情报处。毫无疑问,这些局处的  相似文献   

7.
论竞争情报的准军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竞争情报特征的归纳已有很多,但不少人忽略竞争情报与军事情报的密切关系,忽略竞争情报的“准军事”特征。从竞争情报的缘起、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军事背景、竞争情报理论思想和方法以及反竞争情报的准军事特征4个方面来分析竞争情报的“准军事性”特征,并对战争游戏法和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做一重点介绍,期待人们对竞争情报的“准军事”特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美国政治极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厘清美国的政治极化与情报政治化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不仅能丰富情报政治化的学理内涵,而且有助于看清美国情报政策的内在实质。[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历史制度主义政治学的“间断均衡”和“渐进转型”概念,搭建政治极化加剧下美国情报政治化的解释框架,可有效识别其中的逻辑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结论]奥巴马时代民主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人事改革促使情报界“渐进转型”,是典型的“情报软政治化”路径体现;而特朗普胜选引发情报决策层偏好“间断逆转”,情报泄密案件量出现激增,致使美国“情报硬政治化”趋势持续走强。  相似文献   

9.
信息炯探讨: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粗[火用]”理论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情报过程与能量过程的比较,论证了把“[火用]”理论引入情报学的可行性。从“情报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一命题出发,提出了情报即“信息焖”的观点。从“信息[火用]”的情报观出发,阐述了情报学就是以“信息[火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火用]”。“信息[火用]”是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探索性。  相似文献   

10.
我军当代杰出的军事家刘伯承同志,通晓古今兵法,军事理论博大精深,被喻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具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他身经百战,多谋善断,用兵神妙,迭挫强敌,功勋显赫,从而迎得“常胜将军”之赞誉。在他几十年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活中,除撰写大量的军事论文和译著外,还以其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和渊博的知识,高度总结了我军各个时期的战役、战斗情报保障工作。尤其是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侦察与防谍”工作的论述极为详尽,鞭辟入里,具有独到见解,其深邃的情报思想令人叹服,可称之为我军情报理论的丰碑和基石。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加速我军侦察情报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其灵活的战术活跃在太行山区,日军将领面对我“麻雀”和“黄蜂”战术,不得不哀叹道:“四面楚歌传来,一拳打去是风”;“八路军行踪飘忽,出没无常”。日军的哀叹,是由于他们“扑来扑去,搞不清我  相似文献   

11.
兵法曰:“知己知彼,白战不殆”。“知己”就是对自己的兵将素质、攻战特点、天时地利等情况,要了如指掌。“知彼”,就是要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侦案,把广泛散乱传播的有关信息,条理加工,论证分析,使其变为情报,以供决策对分析敌情应用。依靠情报,正确的选定军事谋略,可以迅速取胜于敌,否则将败于敌手。下举二例,以示善用情报之重要。善用情报者,一条可靠情报的采用,可以改变战争抗衡中力量的对比,打败敌人,取得胜利。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统帅部在制定战略反攻的决策时,对是否调西伯  相似文献   

12.
权威和非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指出:“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53页)文献情报,如同社会其它产品一样,同样具有“权威”和“服从”的两重性。情报工作者根据所负的任务(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还是科技的)和主要情报用户的需求,在文献情报处理中无不首先致力搜寻、积累和研究官方、著名科研机构的出版物,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专著。这些资料中所提供的观点、论据、数字、成果等,一般说来,可信度比较大,具有较高的情报价值。如戈尔巴乔夫著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详细论  相似文献   

13.
刘保华 《情报杂志》1994,13(4):42-48
在谈到情报的作用时,人们常把情报比喻为“耳目”。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和耳朵,其生存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耳不聪,目不明,其生存和发展也是很艰难的。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战争现象,军事首领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就开始组织搜集军事情报和进行军事情报工作。军事情报工作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申华 《情报杂志》2023,(4):1-5+13
[研究目的]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历史大变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军事情报学,其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推进学科范式革命,即由学科前的准学科经验实证范式向公认、成熟的理论演绎学科范式转变。[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跨学科借鉴等方法,回归学科基本问题,铸牢学理根基。[研究结论]军事情报学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把握五对关系”:一是在情报理论与情报实践关系上,引入自然科学原理,将军事情报实战经验提纯为学术理论,牢固军事情报基础理论学理链条;二是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关系上,化“杂学”为专业,推动跨学科知识集成、吸收、转化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在中外情报学知识体系关系上,“变美国腔为中国话”,构建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军事情报学学术话语体系;四是在沉淀学科经典方向与培塑新兴学域关系上,补实践能力短板、盯发展趋势,在情报融合管理、人工智能情报等新兴领域强化学理引领;五是在学科知识生成与学科知识管理关系上,聚合多院校(机构)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学科成果,推动军事情报学术组织学科化,设立制定学科标准的学术指导机构。  相似文献   

15.
公开和秘密文献情报,无论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技的,由于来源和获取手段不同,都有公开和秘密之分。但是,公开和秘密是相对而言的。陈毅元帅说得好:“世界上任何秘密都是要公开的,秘密总是要泄露的。从宣布那是秘密的第一天起,就是那个秘密公开的第一天。”文献情报处理的工作实践表明,公开文献资料和秘密文献资料都是正确认识客观情况的基础,都是产生有价值情报的原始材料,重此轻彼。在认识上是片面的,在工作中是有害的。文献情报的价值,并不以来源和手段的秘密或是公开作为衡量的标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情报杂志》自创刊以来,除了设有与同类刊物相同的栏目外,还相继开辟了“情报心理”、“情报战”、“情报文学”、“情报故事”、“情报历史”、“情报人物”、“情报艺术”等栏目。这些《情报杂志》所特有的栏目,在许多情报专家、学者以及作者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心、积极支持下,象破土而出的新苗,已显示出了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使人甚为欣慰的是,很多情报专家、学者、作者、读者或书面、或口头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这些意见,不尽一致、有褒有贬,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就  相似文献   

17.
辞书上对“情报”的诠释,是为“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和报告,多带有机密性质。”按这样一条定义后半句“多带有机密性质”一语的限制,情报一词,似乎就只能用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方面。而鉴于军事情报、科技情报的机密性质,自然又不可以随便地予以披露。所以,情报之与文学创作,显然就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不过,据我了解,现实生活中,情报在众多人们心目中的范围,却往往要比上述那种解释宽泛得多。诸如五花八门的逸  相似文献   

18.
论《孙子兵法:计篇》军事思想在竞争情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孙子兵法:计篇》的军事思想在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诡道”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原则在保证竞争情报的有效实施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情报的功能分析是情报价值理论的核心。本文给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对情报功能的定义。力求科学严谨,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情报的功能量”的概念,为情报价值的理论发展寻求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几乎所有关于情报价值的论述中,都认为所谓情报的功能就是情报的作用、功用、效果或影响。而所谓情报活动的功能,则指情报活动的功用、作用或目的。这种解释是通俗的,但不够精确,覆盖面也不够广泛。例如,这里对情报功能的解释几乎都与“用”字有关。这样,就把情报所具有的但并未被使“用”的功能,都排斥在情报的功能的范畴之外了。因为情报的功能是多样的,根据情报的功能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0.
陈明 《情报杂志》2021,(1):19-24
[目的/意义]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间的作用机制决定着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的生成模式。探索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间的演化规律,可在深层次上认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决策与情报保障工作以及情报保障能力诸要素间的互动机理,对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方法,在对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的基本演化规律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的决策需求、情报需求、情报任务间的互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结论]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主体面对的是“双向透明”的工作环境,情报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决策与情报部门深层“对话”的介质,情报手段是生成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的关键,时空条件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