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能从知识和组织上摆脱单一学科桎梏,创造性地解决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然而,目前情报学中对于跨学科性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度量指标方面,鲜有研究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进行归纳、梳理和阐释。文章从范式的角度理解跨学科性的内涵,以期在理论上弥补现有跨学科性研究的不足。[方法/过程]先对范式的概念进行梳理,从分化、同化和消融三个角度理解范式转变的过程,并归纳梳理范式的特性。随后,定义跨学科性的概念与内涵,并从知识重组与创新、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理解跨学科性与范式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从知识重组与创新的视角看,跨学科研究是范式同化、范式分化和元范式等概念的重要体现;从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看,支撑跨学科研究的机制即是对原有学科范式进行“破旧立新”。情报“道”未变,“术”“典”有专攻,范式宜入境,事业常为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下,社会对情报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为此,情报学人才的培养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法/过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以情报所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针对实际工作需求,从学历、学科背景、工作经验、跨学科学习经历、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等方面分析对情报工作者能力的具体需求,从情报学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我国情报学人才培养问题。[结果/结论]年龄在25~35的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学习经历的硕士更适合开展现阶段情报工作;同时情报工作者还应具备强有力的分析和洞察数据的能力。情报学人才培养应围绕数据分析流程,融合数据科学的学科内容,依次从课程设置、具体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一级学科更名的转型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需要重新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以便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转型前后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为出发点,理解数智时代的特征和“三大体系”的内涵。探讨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起源,梳理我国情报学的英文范式和中文范式,将信息链原有的线性结构改造成环形结构,提出情报学的“信息·情报一体化范式”。辨析几个容易混淆的关键英文术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几种观点,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结果/结论]划分出广义情报学和狭义情报学,以便恰当处理军用情报学和民用情报学的关系。明确了英文语境下Information Science与中文语境下“情报学”的异同。一体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Information范式与Intelligence范式。重新构建的分层式同心圆形结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 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 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情报学二级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现实可行性以及推进路径进行分析,以期助推我国国家安全学、情报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以中国本土情报学发展的范式演化为研究切入点,进行该文关于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情报学二级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结论]长期以来,我国情报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情报及信息两大范式,共同推动着中国情报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但总体而言情报学的情报范式发展还相对不足。正因学科史、学科特性、制度环境以及内在动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在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中建设情报学二级学科具有了现实可行性。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家安全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我们需要在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研究交叉性以及不断夯实学科理论内涵等方面进一步着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了避免国内图书情报学界在大数据浪潮下走创新不守正的老路。[方法/过程]对情报学界开设大数据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冲击、情报学的学科根基、如何变革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如果不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不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进行充实,情报学界培养出来的大数据人才将缺乏市场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研究既要追求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坚守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也要理性地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方法与技术融入情报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教育应该保持学科边界的稳定性,保持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合理地评估一项情报学研究的可靠性,是情报学科对内建设自我优化体系、对外提高学术话语权的基础支撑,亦是适应情报学朝向模型化、智能化、工程化等新趋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研究理论、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一直是情报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忽视可靠性评估会导致情报学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性不足等问题。[方法/过程]厘清情报学研究可靠性评估的内涵,梳理该方面研究进展,正视现有情报学研究中可靠性评估环节的不足,并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之道。[结果/结论]在情报学科未来发展中,急需在学科范围内强化研究人员的可靠性评估意识,加强学界和业界联动,从资源、流程、方法等层面推进情报学研究可靠性评估体系规范化的建设,探索情报学可靠性研究评估工作的“特色化”,以形成高效的自审、自证、自优的情报学研究机制,提升学科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学科学术史梳理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中承前启后、有效整合理论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揭示学科发展之来龙去脉、进展趋势,掌握学科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开出版的情报著述进行历时性梳理和分析,全面考察1949-1999年期间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成果,归纳其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结果/结论]1949-1999年间,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史可分为"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研究、历史范式主导的描述性研究、国家安全情报学术研究转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路径呈现"域外引进→域外研究→消化吸收"的发展脉络,研究内容表征为"零散史料→汇编史实→系统史论/理论"的演变轨迹。历史范式主导的情报史实描述是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研究的主要特征,其理论成就集中于情报史梳理与情报理论体系建构,学科发展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学理化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9.
柯平 《情报科学》2020,38(2):3-10
情报学起源于文献学。在情报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大分野:一是向内容研究领域发展;二是向科学 研究领域发展;三是向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四是向经济及其他社会领域发展。情报学发展史证明,学科发展有其自 身的规律,学科拓展创新不能脱离根本,要处理好情报与技术、情报与信息的关系。由于技术的不断变化、学科名 词的不确定、相关学科影响以及一级学科问题,使情报学面临着新的风险和危机。文章辨析了学科术语,提出并论 证了情报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以知识为出发点;以分析为基本方法;以科技为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情报学变革的 主要路径:观念变革;学科结构变革;方法论变革;范式变革。作者提出建立下一代情报学的思想,包括情报赋能、 大数据情报学、智慧情报学、情报工程学、战略情报学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Intelligence Studies"定位于源于军事战争、基于国家情报体系、面向社会情报活动的情报学,其和公安情报学是一般和特殊、上位类与下位类、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公安情报学的学科属性界定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研究对象是公安情报、公安情报机构以及公安情报活动;方法论是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业特色方法;理论基础在于警务哲学和情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驱动力是非传统安全挑战、公安情报部门的需求以及公安情报技术变革等因素。从公安情报理论、方法、技术、管理、应用5个层面构筑以公安情报活动为导向的公安情报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情报学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尽管该学科的研究曾一度处于低谷时期,尽管该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及该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曾处于多元竞争、观点各异阶段,但该学科终于在社会情报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带动下,经历了从军事情报学、文献情报学、科技情报学、竞争情报学到社会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社会情报学为情报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态势.由于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既反映着人类社会现阶段情报活动水平,又能指导未来情报活动过程,因此,笔者将从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决定于人类情报需求的角度,着重研究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创新.  相似文献   

12.
情报学泛化和边缘化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情报学出现泛化和边缘化的现象.从学科凝聚力、学科定位、学术风气、情报与信息的关系、学科交又与渗透和人才问题6个方面分析情报学泛化和边缘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情报学泛化和边缘化6个途径,即避免主现化倾向、在重大问题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加强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特定学科领域里的信息规律以及人才培养、创建情报学工作的社会实体和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实践的矛盾一直是情报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论题。后现代主义思维范式所倡导的情报学理论的多元化、情报实践的多样化以及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实践之间的多维互动,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跨学科合作日趋普遍,准确把握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成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前提。基于学术社交媒体弱关系结构识别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选择跨学科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文献数据识别结果的补充。[方法/过程]以科学网为样本来源,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用户好友链接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用户—跨学科好友用户关系网络;其次,基于学者博文筛选能够代表学者主要研究对象、问题或方法的研究主题作为知识节点,基于好友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节点—跨学科相关知识弱关系网络;最后,构建合作潜力模型,识别最佳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结果/结论]识别发现“高被引论文—生态学理论”“科研合作—波士顿矩阵”等是图书情报学跨学科合作知识组合,并分析它们的合作可能性与合作方向,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炯探讨: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粗[火用]”理论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情报过程与能量过程的比较,论证了把“[火用]”理论引入情报学的可行性。从“情报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一命题出发,提出了情报即“信息焖”的观点。从“信息[火用]”的情报观出发,阐述了情报学就是以“信息[火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火用]”。“信息[火用]”是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探索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情报学知识来源的分析,有助于情报学界更好地把握学科研究内容、探究现有研究是否偏离情报学的本原。[方法/过程]文章基于4种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的刊载文献及其中文参考文献,使用OI~*_i等指标定量分析国内情报学研究中各学科对情报学领域的知识输入量,并通过LDA主题模型识别各学科知识输入的主要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情报学研究过度依赖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情报学中有关信息的研究较多,对真正的情报问题重视不够,急需加强自身理论和方法建设,增强学科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张路 《情报杂志》2007,26(9):35-37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从情报学研究范式、情报学与相关学科、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情报学前沿领域等方面对情报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弥补军事测绘与军事情报关系理论研究不足,为当前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测绘、情报要素融合保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精选30余个古今中外案例,立足情报搜集、分析和发展,多视角论证军事测绘在军事情报中的作用。[结果/结论]无论是作为情报工作基础的情报搜集,还是作为情报工作核心的情报分析,抑或关乎情报工作全局的情报发展,军事测绘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与数据科学交互与融汇发展日益明显,数据驱动知识发现已成为情报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应用支撑能力。因此,对军事数据科学理论框架展开研究,探索军事数据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方式是很有意义的。[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开展军事数据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并在界定军事数据科学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分析了军事数据科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情报学以及军事领域知识的关系。[结果/结论]通过理论论证,提出从要素—流程—价值三视角构建军事数据科学基础理论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陈成鑫 《情报杂志》2023,(8):36-41+12
[研究目的]当前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了“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情报学有了新的机遇和使命,本研究主要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国家安全情报学发展的条件和驱动力。[研究方法]总结国家安全情报学相关成果,根据学科规训理论,提炼国家安全情报学发展的驱动力,并对相关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当前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动力很足,根据学科规训理论,国家安全情报学发展需要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构建本土化理论推动多元研究范式;加强权力制度建设形成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