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富多采、規模宏大的第一届全运会,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經过各界、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員的共同努力,取得瑰丽的成果,已經胜利地閉幕了。在全运会期間,体育报因为兼作大会的会刊,从9月1日到9月30日,曾經改出过一个月的日刊。在这一段时間里,报紙在国家体委党組的領导下,以热烈的气氛集中突出地报道了全运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党中央指示,这次全运会的主要目的是,团結全国体育工作者,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提高运  相似文献   

2.
一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检阅我国体育运动十年来的成就而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北京各报对这次全运会都作了报道。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特别注意阅读了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有关全运会的宣传报道。从八月中、下旬开始,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即开始了有关全运会的宣传。大会正式开幕前后,这两个报纸更以较多的篇幅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粗略算来,到闭幕为止,这两家报纸发表的自己采写的有关全运会的稿件四百多篇,约共三十万字左右。总的说来,对全运会的报道是比较广泛的、全面的、充分的。从宣传报道的内容看,也正是这样。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通过大量的稿件,从各方面宣传了这次全运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届全运会二十三个比赛和表演项目中,田径是一个重点项目。比赛特点是人多、项目多、时间短。在短短五天內就要结束有八百多名运动员参加的四十个单项比赛,每天都有十几个项目要进行比赛。我们四人组成的报道组就承担了田径报道的任务。赛前,我们估计田径比赛将获得大面积丰收,还  相似文献   

4.
张锦华 《新闻知识》2005,(12):15-17
10月23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南京落幕。作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十运会创下了多个全运会之最,同时负面新闻之多,也创下了历届全运会之最。从传媒的角度看,这是报道透明度的加强和舆论监督的强势登场。所以当人们在赞叹刘翔的巨星光环、东道主的金牌奇迹的同时,也在感慨媒体监督力量的空前强大。十运会期间,各大新闻媒体体育记对比赛的舆论监督引人关注,使人们在关注比赛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自1959年至2013年,已举办十二届。《人民日报》对每届全运会都做了详细报道。不同历史背景下,在关于全运会的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1959年至2013年的《人民日报》的体育人物报道为样本,以运动员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新世纪至今,三个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剖析。通过分析运动员形象的变迁,总结其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举行,既是对广东体育战线和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广东新闻界的一次考验。作为东道省的省委机关报,我们在组织这次全运会报道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有限的篇幅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运会的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及各代表团的情况,受到了全国不少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全运会,无论是比赛项目、参赛代表团和人数,还是参观人数,都超过了历届全运会。为了把这次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体育盛典报道好,我们报纸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全运会的宣传报道,是《解放日报》有史以来对综合性运动会所作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报道,从7月28日至10月25日,一共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775篇,约32万字;言论51篇;照片314幅;出版专刊共20期,64个版面,报道的深度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奥运会、亚运会和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报道。在八运会的筹办和比赛期间,我们大胆探索市委机关报报道大型运动会赛事的新思路,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杨明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13,(12):32-33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尽管近几届全运会因各种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诟病,但每逢全运年,它仍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首个全国大型综合运动会,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精神和要求,辽宁省主办的第12届全运会提出"力求节俭、开创新风"和"回归体育本质"的办赛理念,这与往届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举行,既是对广东体育战线和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广东新闻界的一次考验。作为东道省的省委机关报,我们在组织这次全运会报道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有限的篇幅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运会的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及各代表团的情况,受到了全国不少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全运会,无论是比赛项目、参赛代表团和人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四月间,重庆鋼鉄公司(以下簡称“重钢”)职工會經以日产鋼二千一百吨为条件,向正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四川男子籃球队挑战。全运会閉幕以后。重鋼职工創造了日产鋼三千六百吨的历史最高紀录,四川男籃夺得了冠軍的帅旗而归。“胜利之师喜相逢”这篇通訊,就是为报道重鋼职工和四川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在天津举行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的主题是“全运惠民,健康中国”.这届全运会一方面继续强调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争取竞技项目取得好成绩,又有力度空前的改革.全运会展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主要是:节俭办运动会,一些比赛场馆利用高校体育馆,开幕式既隆重,又简朴、有特色;不再分别公布各代表团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在一些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联合组队参赛;获得前三名登上领奖台的,除了运动员,还有教练;设置“我要上全运会”群众项目,让8000多名大众选手登上代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全运会舞台,本届全运会新增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比赛项目,其中既有群众基础广泛的羽毛球、乒乓球,又有桥牌、围棋等智力运动,还有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以及龙舟、舞狮、太极拳等群众认同度高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2.
周京臣 《青年记者》2009,(22):28-30
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已曲终人散,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山东举办的最大规模体育赛事报道的重大考验,大众报业集团及其承担的全运会官网会刊周密组织策划,创新报道模式,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受到十一运组委会、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各代表团的表扬和好评。  相似文献   

13.
张纪 《中国广播》2006,(5):48-50
在中国体育界有这样的口号——“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全运会是小考,亚运会是中考,奥运会是大考”。对于在运动赛场外竞争的新闻界来说,这口号同样适用。为了锻炼队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了27位记者报道2005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与此同时还在北京组织了大规模的编辑队伍,这是中央台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人数最多的一次。分析总结此次报道,笔者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准备奥运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已曲终人散,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山东举办的最大规模体育赛事报道的重大考验,大众报业集团及其承担的全运会官网会刊周密组织策划,创新报道模式,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受到十一运组委会、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各代表团的表扬和好评.  相似文献   

15.
九月九日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刊登的一組宣传土铁土鋼用处大的新聞,是一組鮮明有力的报道,突出地发揮了党报的批判作用,在讀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內外敌人和国內右傾机会主义分子,污蔑和攻击我們大跃进和大炼鋼鉄的重要論点之一,就是讲我們广大群众炼出的土鉄土鋼是“废物”,是“豆腐渣”,不能成器成材,是“劳民伤財”,“毫无用处”。解放日报在九月九日这天报紙的第一版上,以“‘小土群’立下了汗馬功劳”为总标題,組織了一組新聞报道,用生动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国內外敌人和国內右傾机会主义分子的恶毒攻击和污蔑,并且教育了群众。这期报紙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央视温哥华冬奥会报道特点 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作为这届冬奥会在中国境内的独家电视与网络视频转播机构,对17天的赛事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张兴,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新闻部主任,雅典奥运会报道制片人.1983年进入央视,1988年开始参与奥运报道,从1990年至今,担任历届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报道的制片人,并多次参与世界杯报道.月22日,刚从雅典回京的张兴就央视的奥运报道准备工作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8.
陈旭 《新闻导刊》2006,(1):12-13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政二届四次会议于1月11日先后开幕,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闭幕。本次“两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两会”,胜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重庆晨报》对此次“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领导亲自抓策划、抓部署,组织了报道小组.从1月9日到17日,在要闻版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开辟学术报道,大約不到半年的时間。这項报道特別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报道人民內部矛盾在文化学术领域內的反映,对于我們完全是一門新的功課,需要从头学起来。北京分社雷朋同志在实踐中积累了一些經驗,这里从他几篇关于学术爭論的报道中提出有关今后采写学术新聞的作法和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問題,供同志們討論。雷朋同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連續进行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問題、近代史分期問題、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代体育报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明确提出了今后的体育方向是从金牌大国逐渐转变为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会的巨大辐射力.使得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信息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受关注度呈上升趋势。这就给体育新闻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后奥运时代的首届全运会,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在形式上呈现出的细分、多元化、人文关怀等特点变得越来越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