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天子传》是中国小说之最古者。1992年我在撰写《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一书时,有感于诸家小说史著都不给予这部重要作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或只字不提,似乎没有其书的存在,或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是小说出版的繁盛时期,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一书统计.  相似文献   

3.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文学的张力——略论张恨水副刊连载小说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化传播史上,张恨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通常人们视其为通俗小说大家,而他把记者当作自己终生的职业,再三说自己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写小说的。在26年的新闻职业生涯里,他的岗位遍及内外勤及经理部,也动用积蓄创办报纸,是个多面手。他毕生的小说创作与新闻工作如影随形。张恨水小说以报纸副刊为主要流传渠道。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书圣王羲之;一位是唐代诗圣杜甫;还有一位是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吴道子是古代画家中最亨盛名的一个."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则是对其作品最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从它付梓之日起,就吸引了无数的后继者为其续写。论文以其中的一类续书"程本续书"为例,试图从叙事方式、故事情节、文学评论等角度阐释其艺术成败,从而找出在"经典"影响下的这些小说续书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母爱的归来     
作为作家,她是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当年轰动一时。先因书中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描写,引起广泛争论;后又从众议,附和政治观念,做出重大改写,因而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颇具争议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渎《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图书     
《出版参考》2014,(10):40
正《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作者:贾平凹出版日期:2013年4月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输出时间:2013年8月输出地区:德国合作方式:版权输出吸引外方的内容点: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国家对我国名作家的关注兴趣也日渐浓厚,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自然也受到多方关注。贾平凹的作品基本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体现当代精神,不仅在法国、美国获多项文学奖,而且他的作品已用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作为现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其作品可谓对现代文坛影响深远,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他在散文与小说领域成绩斐然,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贾平凹的四十年散文精选《自在独行》.文章通过仔细研读和品味《自在独行》,寻找作者要诠释的独行世界,感受作者如何研磨孤独,收获自在.  相似文献   

12.
闲读偶记     
贾平凹:《抱散集》新时期散文名家辈出。我最喜欢的,只两家:一为孙犁,一为贾平凹。孙犁作品,愈老愈辣,文字极简约,意蕴极深湛,读后掩卷,总令人回味不已。贾平凹散文,另辟蹊径,独抒性灵,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全无我们早已厌烦了匠气。这本《抱散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是贾平凹的散文选集,书不厚,却足能体现他的散文全貌。前边的大部分,是记游咏物之作。这种题材的东西,弄不好就会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书画就像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很有特色,他被媒体传为中国当代文坛稀有的兼融书画的“奇才”。最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贾平凹书画》一书,共收入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一百五十_幅,全面概括地体现了贾平凹七画的艺术特色。平凹的书法,粗看就像他的为入,带着几分敦厚和质朴,没有矫揉造作,少有龙飞凤舞。但透过其不俗的用笔,巧妙的结本,稳健的意态,便能看出他对书道的深悟。那台下法度的多种书作,那字里行间时或流露的汉隶、唐措和魏碑的书风意韵,活灵活现地传达着平凹的独特灵感,流动着一个书家的沉稳静气,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14.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赛珍珠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其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书写了“中国题材”系列英语小说,赋予了“中国故事”以世界的舞台.此类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始于上世纪30年代,漫长的译介历程映射出赛氏作品被国人接受的坎坷之途以及“中国形象”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历时嬗变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最新长篇小说,记录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书中的灵魂人物老生,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老生》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故事,小说在艺术上有突破有创造,用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凝聚着年过花甲的贾平凹的思想、智慧,于混沌、琐细中饱含社会历史感悟,叙事节奏飞快,可读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3,(3):20
本刊讯(记者褚鹏)《古炉》余温未消,著名作家贾平凹又携带近40万字的新书《带灯》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10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腾讯阅读频道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暨电子版签约仪式上,贾平凹携新书《带灯》亮相。贾平凹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自己写作新书的过程。贾平凹称,这是他所有作品中现实感最强、最贴近现实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是贾氏作品中最瑰丽忧伤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屡遭禁毁,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在文学领域的体现。迄清代,遭禁毁的小说已达百余种。这些小说中的某些作品,因种种原因至今仍不便流传,这就愈发增加了其神秘感,以至出现了前些年个别出版社出版某些不宜在社会上传播的焚毁小说以谋利的现象。近年来,也出版了几本关于中国禁毁小说的书,但或为介绍文本内容的,或仅涉及少数几部禁毁小说,缺乏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漫话》一书的面世,填补了这一项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的特色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选目典型,涵盖全面。《中国古…  相似文献   

18.
小引 艾格尼丝&#183;史沫特莱(1890~1950年)是美国作家,但其文学成就则完成于中国。在到中国之前,她写有一部自传体小说《大地的女儿》。1928年底至1941年在中国期间,她以记者身份写出了《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的命运》《中国的战歌》《中国在反击》等反映中国革命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灿烂与辉煌的中国古典小说,给中国古代文明注上了功不可没的一笔,绝大多数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没有几人说不出《三国》、《水浒》、《聊斋》等这样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许多人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说书弹唱这一艺术氛围浸染、熏陶中成长着。 中国古典小说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加之典籍收藏的分散,为现今的读者搜集阅读增加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难处。因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新近面世的《中国小说提要》(古代部分)一书,正好急读者所需,弥补了今日读者的缺憾。它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导读本,从无以数计的作品海洋中遴选了169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长篇小说,以精当扼要的语言描述其故事梗概,反映其创作情况。全书60万字,蔚为壮观,筑起了一道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长廊,斑斓多姿,异彩纷呈。它至少为读者提供了两点益处:一是此书可以说是一把步入中国古典文学殿堂的入门钥匙,便于读者阅读、纵览中国古代小  相似文献   

20.
时尚人物     
文坛 贾平凹:获法国殊荣 6月底,贾平凹获得了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法国方面发来的贺信说,“您的作品在法国影响很大,这项荣誉是授予您作品内容的丰富多彩性与题材的广泛性。”51岁的贾平凹1997年还因为《废都》一书在法国获得费米娜文学奖。迄今,法国已翻译出版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土门》及两本中短篇小说集。 2003年,在应聘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后,贾平凹说自己“还能写个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