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美芳 《海南教育》2014,(18):23-24
一、分层激励性作业的意义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这样的作业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有的孩子甚至把缺乏趣味性的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2.
无论教材编写,抑或教学实践,“作业”往往是思考的一个重头。“作业”,实在是一件大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只着眼于巩固学生的双基,为有利于“甄别”、“选拔”服务,不仅重了学生负担,而且生了厌学情绪,作业革命十分必要,非常必要。给学生提供“美味大餐”,学生作业“变脸”。“变脸”后的作业,有的看似不像作业,不是作业,但是,我们稍稍用课改新理念一对照,一衡量,定会惊呼:这其实是有利于各层面学生发展的上乘作业!“作业”,应着眼于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改变机械、单一、枯燥的形式,提倡多形式、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一刀切”式的统一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文章从作业入手,开展弹性作业的实践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从难度弹性、选择弹性、方式弹性等层面去设计作业的内容、数量、完成时间、完成形式、评价等,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业既是巩固、反馈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又是学生独立体验知识与技能,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大多数教师只对课堂教学的革新,却忽略了数学作业的改革,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如何让学生做作业时能“各尽所能,各得其需”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个性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业既是巩固、反馈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又是学生独立体验知识与技能,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大多数教师只对课堂教学进行革新,却忽略了数学作业的改革,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如何让学生做作业时能“各尽所能,各得其需”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个性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闾琳 《生活教育》2013,(12):57-59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笔者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趣味”、“创新”、“灵活”等几方面改革语文作业,使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促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关键词:作业改革;乐在其中;学以致用;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作业”课题是本校承担市级课题《城乡寄宿制高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实践和研究》下的一个子课题。旨在对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部分 ,实施“开放性作业” ,希望能够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教学改革要求 ,又接近学生学习实际作业方式 ,使作业的过程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 传统生物作业情况分析生物学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但传统作业绝大多数是书面作业 ,内容也大多限于课本 ,形成了“学生作业———教师批改”无限循环的基本模式。笔者就高二第一学期生物学教案中的作…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一、改换称谓,贴近学生开放式的作业在称谓上能贴近学生。如,将“组词”改变为“找朋友”,“改错”改变为“我是医生”,“连线”改变为“拉拉手”。这些新颖别致的语言洋溢着童真,流淌着温馨,改变了以往的冷面孔。在布置作业上同样也能改换称谓。如将传统的(1)预习;(2)读书;(3)听写等硬性的安排,改变为:我今天预习(),读()遍后,我又学会了()这几个字,懂得了()。这样的作业不仅调动…  相似文献   

9.
宋卫群  郑艳 《江苏教育》2000,(11):20-21
素质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在课堂上,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让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性,课堂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然而,当学生提笔做作业的时候,“红杏出墙”的个性色彩便逐渐淡化,统一的作业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但在当前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大声呼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形势下,仍有不少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盲目地搞题海战术,无条件地重复作业,频频的测试,仍在奉行“分分分命根根,考考考是法宝”的律条。这不仅大大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促使了学生作业心态异常的形成,从而导致了作业质量低劣,错误问题增多,抄袭作业现象加剧……。学生作业心态异常问题的危害性不可低估,对学生进行作业心态正常化的疏导迫在眉睫,这是素质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作业心态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外作业是英语教学的有效延伸。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传统的“一背、二抄、三默”作业模式,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旨在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健全。作业任务的“质”与“量”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教师必须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改的深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但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作业功能固化为单一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手段,依然沿用着机械抄记、重复套用的格式和习惯。重记忆,轻思维;重规范统一,轻个性弘扬;重书本内容的巩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当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机械重复作业太多,缺乏思维参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不交作业,这是每位教师经常遇见的事。每年新学期接到一个新班,我总是期待学生们都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课代表每次能收齐如数的作业。然而,我的期待总是落空。今年也不例外,第一次的语文作业就有四名同学没交。他们有的是“忘”在了家里,有的是“找不着”了,有的是“忘了”写了……面对这些不写作业的同学,我真的很头痛,  相似文献   

14.
当下小学生作业的普遍现象是:不管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被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有的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吃不饱”。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实施“分层作业”策略,能使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检测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标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的英语作业维持着传统旧习,以读、背、抄等机械方式为主,形式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高生活和学生实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逐渐失去对英语作业的兴趣,有的学生往往马虎完成,敷衍了事。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如何创新作业的形式,使之与时俱进,笔者将作业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作了改革,在注重设计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思维化、生活实践化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开放性作业。  相似文献   

17.
席洪芹 《成才之路》2009,(33):16-17
新课程下的作业观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笔者从活动型作业、动手制作型作业、变换题型式作业、分层自助式作业、生活型作业、“侦探”型作业、友情型作业等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强调“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这就意味着作业布置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作业促进学生基础发展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而有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主题意义倡导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真实性的问题,从而让核心素养在课堂学习中实现落地生根。可见,英语课程中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落实作业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的家庭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于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一、作业形式要多变有求知欲,有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富有好奇心。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每次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成不变的,总是组词、抄写句子之类的作业,时间一长,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失去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就会被抹杀,他们只会被动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练习。针对这一现象,我经常根据…  相似文献   

20.
金琪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20-221
经历了多年来课改的沐浴和洗礼,吸纳了许多新理论,可是目前我们学生的美术作业内容有的还是封闭僵化的,作业的形式单一,统一要求的多,个性要求的少,而且常常是教师布置,学生被动接受;此外,作业评价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有的甚至淡化或忽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