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高等学校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供了一个很好契机.党的群众观体现在高校中就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本文以高等教育视角论述了群众观与学生观.  相似文献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必须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后勤走好群众路线要提高科学性(一)树立高校后勤工作的群众观。群众观是群众路线的灵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群众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群众路线。高校后勤的群众观是后勤人正确认识如何处理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关系的根本的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树立科学的群众观,能更加准确地定位后勤与群众的关系,提高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的主动性和走群众路线的坚定性,抓住新时期高校后勤"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提高员工幸福感与师生满意度为工作要点"的新要求。后勤工作群众观把师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后勤工作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讲政治的体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掌好权,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其次要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最后要护好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弘扬正气,反腐倡廉,以维护权力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始终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成第一位的政治问题.他认为我们党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走群众路线,心系人民、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能否实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6.
张虹 《承德师专学报》2001,21(1):27-28,9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刻理解其内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处理好“三个’,关系;过好“二关”;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基层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协调能力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基层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掌握与群众沟通协调的基本原则,学习用语言与群众协调沟通的基本技能,为群众办实事,做到决策正确。  相似文献   

8.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刘少奇提出,要在每一个党员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尊重群众,信任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观点。这种正确的群众观对于当前形势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这一重要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众观:即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新时期群众观的时代特色,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新时期群众观的本质特征,人民满意不满意是邓小平新时期群众观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10.
群众观是周恩来思想理论中的基本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面向群众是周恩来群众观的精华所在。周恩来还将群众观上升到领导者正确的政治立场、优良的工作作风的至高地位,运用到对领导者全部要求的至广范围,具体到指导领导者对待群众应持有的正确的立场、方式、态度、情感、心理等至细的程度。周恩来的群众观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定执行,对优化领导者工作作风,对凝聚民心、汇集民智、依靠民力赢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前领导者理解、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握、处理好与群众关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能否正确地应对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挑战,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直接关系着能否尽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抓住和用好当前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现,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和群众观。  相似文献   

13.
寇翔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36-38,48
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党组织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领导班子凝聚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基层政治的稳定。文章据此提出,农村党组织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理论运用能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社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文化软实力无法回避对西方语境下软实力概念的探究.西方语境中软实力概念经历了正式提出、在实践中遭遇困境和理论上进一步丰富、软实力概念成熟三个阶段.西方语境下的软实力概念本质上是发达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传承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必须对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做出正确的阐释和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提出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政绩观建设,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怎么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等观点,形成了胡锦涛同志的科学政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调查研究是搞好党群关系的根本工作方法,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中的群众观:相信和依靠群众是调查研究的源泉,深入群众是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为群众服务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这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群关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宗族、宗教、水利组织、市场体系和婚姻圈以及象征、信仰等方面对美国学杜赞奇在《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所提出的“权力的化网络”这一重要概念进行分析和评述,指出这一概念对于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俾使研究避免将国家与乡村社会简单对立起来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和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化现象看成单向联系的线性因果历史观,并借以纠正那种把“社会”、“化”笼统地视为一个整体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此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即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观点。掌权为民的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击的观点扣人民群众标准观。  相似文献   

19.
国家能力和国家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国家能力不足是一个历史现象,已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强大的国家能力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推进法治进程的必要保证。中国的法治进程必须加强国家的主导,提升国家能力。中国必须选择在约束国家权力的同时提升国家能力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成因的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的原因非常复杂,从主体角度看,群众、乡村干部发生变化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导致了群众对干部的认同度减弱,干群主体间冲突不断。因此,村干部应摆正其自治的角色,乡镇干部的职能应向服务型转变,农民应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从而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是今后缓解和改善干群关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