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怕鲁迅,一般很少人碰及鲁迅作品,我们不禁要反思,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品读鲁迅的文章,联想到社会上几乎是隔一阵就爆发一次的“去鲁迅化”癔症,不禁有感而发. 一、“去鲁迅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个人认为,社会对鲁迅文章的过分关注,原因有如下:  相似文献   

2.
鲁迅12岁时,教他的塾师是寿镜吾先生。一次,上对课前,有个学生偷看了寿先生的考对:"独角兽",于是就向鲁迅求助。鲁迅不知这是"对题"(对对子的题目),便顺口答道:"四眼狗。"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学习鲁迅作品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少学生却对鲁迅作品心存畏惧,无法体悟鲁迅所写的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所以必须突破他们对鲁迅的固定看法,将鲁迅"拉下神坛",让学生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不再害怕鲁迅。  相似文献   

4.
马晓亮 《时代教育》2009,(6):176-176
长久以来,中学"鲁迅教学"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鲁迅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本文从教学困惑入手,重新整理了"鲁迅教学"的意义,尝试从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探索"鲁迅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一、为什么要读鲁迅?鲁迅之于当代中学生的意义何在?1.鲁迅和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2.让中学生从鲁迅作品中领悟如何面对社会发出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意见,尽到公民的责任。3.鲁迅是文学语言的大师,学习鲁迅的作品就是学习大师的语言。二、将鲁迅的生命课题慢慢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话题专题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做教师的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学生身上。尽管我认为鲁迅作品有以上的意义与价值,可学生未必认可。学生们未必读得懂鲁迅,即使读得懂,也未必喜欢鲁迅的风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__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到底哪个是标准答案?老师也说不清了。  相似文献   

7.
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教学时,我一改逐篇按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法,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新鲜、轻松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识鲁迅先生。课堂由"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篇文章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这一问题串起。课前,我了解到学生都没有读过鲁迅写的文章和写鲁迅的文章,就先让学生猜想即将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接着用幻灯出示本组教材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学生亲近鲁迅的文字以及这个人,为以后阅读更多的鲁迅作品,深入了解其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抓住与学生对话的契机,开展一次“鲁迅周边文创展”活动。好的语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展现智慧。好的语文活动,应该能够反过来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和提炼,并很好地呈现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提炼、整合、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去年教师节那天,中央电视台以新闻的形式就鲁迅作品从部分省市的高中课改教材中撤下来的事情做出回应,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鲁迅在中国尤其是文化思想界的影响力。我做为一个在鲁迅的作品中长大,又用鲁迅作品来教育学生的初中语文教师,也想提起一支远不如先生犀利的笔,透过鲁迅小说中“我”的眼来解读一下我们新中国的巨人——噜迅,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天这个隔离先生甚远的时代更深入的体会鲁迅思想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王权 《现代语文》2009,(9):99-100
纵观研究鲁迅的文章和著作可谓蔚为大观,洋洋洒洒,然而在这个学术大厦中,我们却发现鲁迅先生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对于中学教材鲁迅作品选文也存在众多争议,现在的趋势是鲁迅选文在减少,学生甚至有一种怕鲁迅文章的现象,这就说明了研究鲁迅的文章虽多,但成效不佳。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也教过鲁迅文章多篇,因此就后现代语境下鲁迅现象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鲁迅卓越的语文成就离不开他对异域语文的体悟和借鉴。本文立足于鲁迅的翻译与创作实际,从章法与句法两个方面考察了欧化与日化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提出鲁迅的"硬译"体现出他对"逻辑"与"语气"的关注,鲁迅"精细"与"繁复"的表达风格与其欣赏并追摹具有"优婉"之风的日语表达方式有关,而鲁迅对"标点"和"段落"这两种传统汉语文本中所无的域外语文"资源"的创造性使用,不仅使中国现代语文在书写形式上更灵活生动,而且促进了中国语文文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走近鲁迅”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借助鲁迅或他人作品“初识鲁迅”。鉴于文本难度与学生认知的差异,从学习任务群出发,设计“触摸心声、了解追求、初识为人、感悟价值”等层级任务活动,构建阅读支架,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最喜欢”的鲁迅的感性认知向“民族魂”的鲁迅的理性认知迈进,为将来持续的“走近鲁迅”的阅读奠基。  相似文献   

13.
据说,有一次鲁迅去女师大上课,一进教室,里边吵吵嚷嚷地静不下来,一问,是讲义还没印出来。当时正值春光明媚,学生们在教室坐不住了。了解这些情况后,鲁迅先生不但没有发火,还亲自带他们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并且做义务讲解员,结果学生们感到“胜过读多少书”。还有一次,一位青年学生在鲁迅先生家里朗读诗歌,朗诵到慷慨激昂时,他竟然跳到了桌子上,而鲁迅先生坐在一旁听得入了神,对此超乎寻常的行为并未见怪。仅此两件小事,足见鲁迅先生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了如他所说的:“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充满了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一些作品退出教材或由必修改为选修.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语文课本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的作品:但语文课本也不是离不开鲁迅,离不开鲁迅作品。也就是说,鲁迅及鲁迅的作品.并不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而语文能否回归学生、回归作家、回归语文,则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急才"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有一次,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鲁迅被授课塾师出的题目难住了。老师出了三个字的上联"独角兽",学生们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两三个信口应对了,老师摇摇头,不满意。接着,有个学生答"两头蛇",老师说:"勉强合格。"鲁迅在座位上也仔细地想,当他的目光与老师期待的目光相遇时,他心里一下子就急了,恨不得立刻找到一个好答案,可就是想不出来。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似乎有点失望了,正欲转身,突然,鲁迅感觉灵光  相似文献   

16.
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全面抗日战争做了充分准备。作家鲁迅是这次运动的间接参与者,他积极帮助运动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使得这次运动得以顺利进行,他还在一些杂文和通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担心和忧虑。对鲁迅与"一二·九"运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体会鲁迅坚持战斗的精神,体会鲁迅始终跟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的坚定立场。  相似文献   

17.
曾经调查过学生对鲁迅文章的印象,总感觉他们始终与文章"隔"了一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抵是由于鲁迅通常采用历史语境来书写生命语境.换句话说,鲁迅写作体现了文人传统——不平则鸣,他用当时的材料来书写恒久的民族精神.鉴于此,笔者在授课时采用更鲜活的时代材料,来引导学生解读鲁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三年夏至一九二四年春,鲁迅住在北京砖塔胡同,同一个门里的邻居是俞氏三姊妹,老二俞芳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成绩很好,鲁迅搬过去不久,大姐俞芬忽然异想天开,决定让她连跳三级去考中学;俞芳不肯,她觉得一定考不上,考不上,大姐要骂,别人要笑话,怎么得了。矛盾上交到鲁迅先生那里去。鲁迅没有马上直接表态,却讲了一番道理。鲁迅说,学生要想学好知识,就得对读书发生兴趣;读书有乐趣,就可以学好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  相似文献   

19.
梁君 《广东教育》2011,(7):112-112
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向学生介绍鲁迅,展示了中年鲁迅的相片,让学生就先生的照片来猜一猜先生的为人。学生一看照片,马上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先生是一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我立即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  相似文献   

20.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用“记念”一词,长期以来,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我在校内许多次讲授这两篇佳作,常有一些学生向我提出疑问:“为什么鲁迅用‘记念’不用‘纪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校外作鲁迅作品教学辅导讲座,有位前来听讲的中学语文教师对我轻声说:“鲁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