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漫画家也纷纷拿起笔来,投入抗战救亡宣传。蔡若虹所作的这幅《全民抗战的巨浪》,就刊登在上海漫画家救亡协会创办的《救亡漫画》王日刊创刊号封面上。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前,作为抗战准备的重要内容,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进行抗战精神动员。抗战精神动员既包括在教育、宣传、文学艺术等方面弘扬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种种努力,也包括新生活运动、国民精神动员的全面展开。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精神动员激扬了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本性及其执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路线大大制约了这种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1937年抗战全面的爆发,让社会各界看到动员广大女性参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晋察冀边区流传的妇女歌谣,作为抗战动员话语的一种,对边区女性产生了很大作用.这些歌谣不仅表达了抗战动员者的思想主张,更诠释了边区女性在接受抗战动员并参战时的所思所感以及她们希望通过参战所要实现的目标.这既反映出广大参战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呼声,也包含了抗战动员者对女性的同情、理解等意涵.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初期,在日本军队疯狂进攻,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失败主义蔓延的背景下,中共主办的一些报纸杂志,留心于广大青年的宣传动员工作。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杂志,全面抗战初期《群众》周刊从激发青年抗战热情,增强其抗战意识,动员青年积极参军或到战地服务,号召其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对青年展开宣传动员。这一工作在动员广大青年参与抗战、建立抗日青年统一战线、抵制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澳门四界救灾会为抗日救国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以"筹款账灾,拯救受难同胞"为宗旨,初期主要是筹募钱款,宣传救亡及动员,慰劳工作,后期则主要是组织回国服务团,发动爱国青年回内地参加抗战。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1,(4):71-78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战动员活动,舞蹈宣传是常用方式,不仅做出了"美"的贡献,同时也发挥出以"艺"抗战的社会功用。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政治层面,揭露社会黑暗和宣传民主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经济层面,鼓励农业生产和参加义演活动,夯实物质基础;三是文化层面,动员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和挖掘民间艺术,激发抗战意识;四是军事层面,宣传军队优良作风和战斗气势,鼓舞群众积极参军。抗战舞蹈宣传活动是红色文化基因的承载者,对当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中,侨居世界各地的广大五邑籍爱国华侨积极行动起来,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抗战宣传是其重要的救亡活动内容。抗战时期五邑华侨开展抗战宣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组织抗战团体,发表救国言论;创办报刊;创办电台;举行集会,发表演讲等等。这些宣传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工作,向根据地妇女宣传中共政策,而妇救会的宣传动员工作在组织发动妇女积极参加抗战、服务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战爆发后,为了联合各界妇女团体,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新运妇指会,设立了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小组,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和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的总机构。各小组在新运妇指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战、抢救难童、慰劳伤兵、训练妇女,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30年代具有典型意义且影响较大的女性期刊,《女子月刊》在倡言女性教育、砥砺女性觉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女子月刊》的女性教育观论述,集中于探寻女性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乡村妇女教育、倡导女性国难教育等方面,并体现出性别立场鲜明、立足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然而,该刊有关以上诸方面的认知,也存在教育理念不尽划一与明确、教育目标难言专一与体系、部分教育方案理想化色彩偏重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抗战中期,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这个期间,姚雪垠参加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曾三次赴鄂北前线、大别山作战地采访报道,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作了《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等主要抗战文学作品,为鄂西北及五战区抗战进步文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战诗歌朗诵运动的发生绝非偶然 ,它是抗战宣传的迫切需要与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期而遇的产物 ,是救亡歌曲盛行的强烈刺激与国外诗歌朗诵运动有力促动的结晶。探究抗战诗歌朗诵运动发生的原因 ,对于研究当代诗歌的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日伪沦陷区、国民党统治区和海外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宣传动员工作,对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初期的弱势到最后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从研究概况、宣传动员工作研究成果以及宣传动员工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办的桂林版《扫荡报》,发表了大量为抗战救亡服务的有关歌曲、诗歌、戏剧、漫画等方面的文论,宣传进步和团结,使得桂林抗战文艺在中国的抗战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用“中国化”话语简明地分析了桂林版《扫荡报》抗战文艺的立场和态度,对该报“化字格”分3个层次进行归纳,对每个层次分别就“谁来化、化什么、怎么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文艺大众化”是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抗战初期的认识逐步深化,并付诸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全民抗战救亡文艺运动深入发展。作者根据自己新发掘的资料,分五个方面作了初步论述,认为茅盾在理论上的建树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内容,具有了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动员军民进行“抢收”,对敌后抗战的长期坚持起着重要作用。发动抢收与日军大肆抢掠、中方“坚壁清野”策略密不可分,军民间的互动配合推动其得以持续。中共对“抢收”的宣传使其逐渐演变为抗战动员的“代名词”。抢收过程中,中共应对具体问题做出的反馈,体现了其切实科学的动员策略,彰显了关怀民众和服务抗战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1943年诞生于新四军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独幕九场抗战歌剧《银山下》,以音乐形式展现了新四军音乐文化活动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方面所发挥的宣传鼓舞作用,对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抗战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政治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曹禺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与政治救亡紧密相关的抗日救亡宣传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整个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曹禺也再次回归到了自己的审美天地。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和时代政治环境的视角来挖掘曹禺抗战期间话剧《北京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以及它在抗战文学史中彰显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运送苏联援华物资和中国还贷物资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新疆开辟了从霍尔果斯口岸到星星峡的国际通道。新疆省政府和社会组织深入各区县开展筑路动员,宣传筑路就是抗战救国;各区县民众自发动员,积极响应建修、维护国际通道,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心血;通道的开辟改变了过去新疆交通不便、孤悬塞外的局面,密切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许多共产党人、爱国知识分子来到新疆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文化宣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战漫画宣传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战斗性,并且形式灵活多样,以讽刺与幽默的手法进行抗日宣传.抗战漫画宣传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是组织漫画社团,创作和发表漫画作品,出版漫画刊物,举办漫画展览等.同时与其他艺术宣传形式携手合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抗战漫画宣传动员了群众、打击了敌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