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促进的教学。信息技术既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也是翻转课堂融合历史教学的基点,但不是唯一因素。除此之外,学生主体的共同理念,探究活动的共同属性,都促进了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在实践中的融合。由此形成了理念主导、技术支撑、探究联结、实践共生的翻转课堂融合历史教学的基本路径,生成了翻转的历史教学,实现了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逐步步入信息时代,尤其是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因此,网络平台下二者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焦点话题。本文主要从历史教学出发,研究网络平台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信息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魏承鋆 《教师》2023,(29):60-62
学科融合是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手段,教师紧扣历史学科特点,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历史内容,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将多学科内容与历史进行融合,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显著增强了历史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意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究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图表是历史教材中很常见的内容,在学科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图表来讲解历史,不仅符合学科融合的趋势,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案例,初步探讨了图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图表资源为历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水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强调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1]。现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历史教学环境、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学评价等,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吉铠东 《文教资料》2015,(4):161-162,191
桂林历史文化悠久、遗址遗迹众多,将桂林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具有拓展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作用。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融合可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与教材主干知识结合、与教学手段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若将桂林地方文化资源与《纲要》教学有效融合,能提高我校学生对《纲要》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65):133-135
初中历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其中不仅包含我国发展历程的讲述,还包括了我国以及世界发展的大事件,其中牵涉到的内容广泛。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工具,与历史进行融合教学是完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途径。但是结合历史教学现状分析,许多历史教学不仅存在教学模式的问题,还存在无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问题,所以文章针对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信息技术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策略,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教学要与历史、文学、科学、美术等进行融合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进步。历史史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教师运用史料,更为形象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再现情境。史料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分析史料与历史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说"政史不分家"。坚持史论融合,不但是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原则,而且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遵循,其目的在于涵养唯物史观。所谓史论融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史实、史论、史观入手,学会解构史料、论从史出、以论析史,引导学生夯实历史底蕴、锤炼历史眼光、提升历史思维。它要求我们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对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文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结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挖掘教材资源,从历史人物、学生个性和讨论辨析等方面,论述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现出大融合、大学科的特点,这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理念不谋而合。文章试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诠释历史地理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教学一味突出"工具性",强调与专业的对接和服务,而忽视本质上的"人文性"。中职学校学生基础差,历史意识淡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历史渗透,悄无声息地把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中职语文教学夯实底蕴、体现趣味、提高质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王勇 《考试周刊》2014,(6):130-130
本文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结合教学实际,探索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体验式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寻找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之路,以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历史教学水准。  相似文献   

15.
当多元化教学法融合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时,这既能有效地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趣味,还能最大限度地使初中历史教学摆脱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有鉴于此,本文从积极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等几个方面,就"多元化教学法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这一话题进行如下漫谈,希望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升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实效性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新媒体技术可以使中学历史教学摆脱以往陈旧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开辟出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对新媒体如何与教学形式、内容等进行融合以及如何增强中学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10):125-126
历史学科是高中极为重要的独立学科,生活化教学理念源于教学理念中知识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历史教学生活化需要通过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结合的方式讲述历史,并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中生活的情境建设提高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实现学生历史知识和生活智慧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历史教学生活化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做出创新与生活化融入,以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与策略、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分析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教学内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历史教学,将iPad带入课堂,指导学生利用iPad中的ibooks进行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与新技术不断融合的当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逐步引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微课生动形象,灵活多变,将微课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对于提高现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微课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共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物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人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巧借历史人物典故,融合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全面、真实评价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精神等措施,能使人物教学更具趣味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