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蝴蝶     
这段时间,孩子们对两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一是蝴蝶为什么这么漂亮,蝴蝶是哪儿来的?一是土里有什么?哪一个问题更符合季节特征?哪一个问题孩子更感兴趣?结合5月份的教育教学目标,我最终选定了“蝴蝶”主题系列活动。(从主题的确定来看,教师既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点,又兼顾了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较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喜欢的蝴蝶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蝴蝶标本,让美丽的蝴蝶在大(一)班安家落户。在活动间歇,他们总会光顾一下蝴蝶的“家”,讨论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的、它们吃什么等问题。为了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对蝴蝶的认识,我组织了谈话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倘若没有激情,学生怎么会对教师的教感兴趣呢?学生没有兴趣,哪来的优异成绩?哪来的优秀人才?可以这样说,有没有激情是教师工作成败的根本所在。教师的激情,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就可以通过鼓励、激发、诱导等手段使学生思维敏捷,行为果断,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茧里呆着一个生命,艰难地成长着。突然,茧裂开了,破茧而出的,是一只傲视四方的蝴蝶!假如我是一只蝴蝶,你也许会问:"你想当哪一种蝴蝶?是艳丽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淡雅的,普普通通的?"假如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节语文课,我和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品读老舍先生的《我们家的猫》,忽然,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不期而至,从窗户飞了进来。“快看,蝴蝶飞来了!”“好漂亮的蝴蝶!”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来来来,将蝴蝶赶出去。”看到大家心思都集中到了蝴蝶身上,我只好指挥几位同学拿起课本去驱赶蝴蝶。可这位不速之客依然在教室里旁若无人,翩翩飞舞。怎么办?是不是不管它继续上课?看到同学们看着蝴蝶那好奇、惊喜的样子,我改变了主意。“同学们,你们想留蝴蝶在教室里参观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我说:“好的,大家对蝴蝶这么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皮皮看我的蝴蝶标本。你也可以做一个呀!啦啦啦……我们去捉蝴蝶……毛毛,真漂亮!那边树丛里有好多蝴蝶。嘘!看这儿……我只看到变色龙的嘴动了一下!毛毛,你看见什么了?喂!是我先看见的蝴蝶,你干吗吃了它?我要填饱肚子呀!那就别怪我们了!快追呀!等等……咦?哪去了?难道长翅膀飞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学是相对于师本教学而提出的,那么什么叫师本教学呢?师本教学就是为了老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模式,而生本教学却是为了学生学得好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到底是哪一种模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埃及富商买了一台汽车,而他不会开车,但他又想享受一下乘坐汽车的感觉,于是,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没有问题哪来的探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发现  相似文献   

8.
一个雨天,学生在教室里看书。一只小麻雀飞进来,停息在窗上,左瞅右瞧,很是可爱。我示意学生不要惊吓它,并悄悄地观察它。几分钟过后,我逐步启发学生:小麻雀可能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飞到我们的教室避雨呢?小麻雀又会飞向哪?由于正是学生所关注、所感兴趣的话  相似文献   

9.
在一节教学“蚂蚁”课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一课),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很顺利。接下来就该是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送蚂蚁回家(因观察的蚂蚁是在校园中的一个蚂蚁窝捉的)。教师正组织学生准备外出,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  相似文献   

10.
困蝶     
(人们写蝴蝶,多写那些在花坛草丛深山幽谷中翩翩起舞的彩蝶。为什么作者对陷入困境的蝴蝶感兴趣?视角的新颖,选材上的独辟蹊径,由此可窥一斑。)也不知这只蝴蝶是怎么陷入这个困境中的:夹在两扇车窗内,朝前走,离出口很遥远;往后退,却没有回转的空间,就这样困着,愣着。(蝴蝶怎么陷入困境?略作交代。一个“楞着”,点出困蝶的神态。)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检查1 齐背第一自然段。2 指名答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精读第二自然段过渡 :台湾有温暖的气候 ,充足的水源和茂盛的花草 ,的确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现在咱们就去蝴蝶谷看一看。1 演示多媒体课件。(一座座山 ,一个个山谷 ,春暖花开 ,蝴蝶翩翩飞来)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2 指名读这一自然段。(1)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板书 :山多谷也多(2)出示句子 ,比较。每年春季 ,一群群蝴蝶赶到山谷来。每年春季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 ,赶到山谷里来聚会。①这两句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理解“一…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从2003年11月的《现代女报》上看到了来自美国普通小学的阅读教学课,读后颇有感触。上课伊始,老师先请一个学生上台讲《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评:针对文本特点,选择学生最感兴趣最有感受的为切入点(喜欢哪一个人)去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了个性化的学习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老师:如…  相似文献   

13.
奇迹是果,幻想是根。没有幻想,哪有我们科学的奇迹?没有科学的奇迹,会有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吗?法国人塞奇·布鲁梭罗在他的“魔眼少女佩吉·苏”丛书(《蓝狗时代》《沉睡的恶魔》《地心蝴蝶》)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比《哈利·波特》更接近现实、更恐怖,因而也更引人入胜、令人心悸!这是一套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幻想、屏息的狂想型作品。且看简介——佩吉·苏去外婆家度假,却发现这里一切都怪怪的:大衣能吃掉人的疲劳;猫咪的身体会随着情绪变换颜色;人身上只要有一小块金属,就会成为闪电的靶子;平原上生长着五棵避雷树,黑乎乎的枝丫上桂着些苹果,它们的爆炸能量相当于百万吨级的原子弹……更奇怪的是,竟然有一只巨大无比的蝴蝶在天空飞翔,谁要是被它的影子所覆盖,谁就会幸福得发狂。不过,那些隐蔽在云上的神秘的外星人却想用炼钢厂制造出来的闪电轰炸它,他们试图烧毁它的翅膀,把它消灭。佩吉·苏和蓝狗只好再度出马,向蝴蝶的敌人开战。之后,他们又勇闯地心,为的是让躲进地心的蝴蝶重见天日。问题是,地心的怪物会轻饶他们吗? 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不是已经怦然心动,想立刻拿到书,先睹为快?你是不是已经热血沸腾,想进入佩吉·苏的世界?那就随我来吧。  相似文献   

14.
一位逻辑学教授在上课时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假如有两个人,自屋顶的烟囱滑下,其中一个人的脸被煤灰弄脏了,另一个却很干净,你们认为他们哪一个会去洗脸?”  相似文献   

15.
梅子涵 《科技文萃》2005,(6):112-116
蝴蝶 <蝴蝶>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这要你很熟悉他才知道.这只蝴蝶是个特别想结婚的人.他就忙碌地在花儿里寻找着恋人了.但是他不清楚谁是适合的.哪一种花儿适合当老婆呢?他去问玛格丽特了.玛格丽特真实的名字其实就是叫雏菊.据说,玛格丽特能做出预言的.  相似文献   

16.
集体就像一个小花丛,队员们就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来去。有一只蝴蝶很特别,她飞得更高,舞姿也更美。但大家觉得她太骄傲了,太不把众人放在眼里。可是,这只蝴蝶心里更委屈,自己错在哪里了呢?周妤婷就像这只美丽的蝴蝶。  相似文献   

17.
平心而论,我们的作教学人精神太少。少在哪?就少在不能“以人为本”,大胆地鼓励每一个人的不同的个性,当然更谈不上培养个性!  相似文献   

18.
知不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和某一种昆虫相互对应。有些是缺乏自信的蜗牛人,有些是亲和力强的蟋蟀人,有些是热爱自由的蝴蝶人……,你是哪一种呢?赶快来算一算吧:  相似文献   

19.
衡量一节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思维含金量。要使思维的含金量提高,提出“好问题”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问题”,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其次,问题应具有适应性;再者,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20.
覃亚潜 《湖南教育》2005,(15):40-40
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向前跑,爬上了另一棵大树,仓皇中,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它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上树。”“还有呢?”老师继续问。“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问到,土拨鼠哪去了?”是呀,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问话,冷不丁让我们愣住了。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