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论述了官僚制的概念,指出官僚制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形式,由马克斯·韦伯、威尔逊等人创立,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公共行政管理、公共选择理论等不断丰富与发展过程.分析了理性官僚制的困境,认为理性精神的回归标志官僚制正以一种更完善的状态重新回归.立足于中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借鉴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精神,吸收官僚制的合理性内涵,将对我国建设法治型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在总结传统官僚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性官僚制。由于理性官僚制创立于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中表现出了许多不适应性。理性官僚制强调的是非人格化的管理模式及工具理性。在工具理性遇到困境时,只有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出发,从官僚体制内组织成员价值范式的转变上来革新官僚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国公共行政生态的变化,针对理性官僚制的不足各种新的行政范式理论也应用而生。对于中国的公共行政范式而言,面对自身理性官僚制发展的不足和西方官僚制发展过度的双重困境,中国的公共行政范式到底如何选择的问题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试从范式的结构出发,在肯定理性官僚制的基础上,从价值基础、基本理论及制度性操作技术等方面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公共行政范式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官僚制的优点逐渐黯然失色,并出现了官僚制困境。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为了使政府走出困境,在合作撰写的《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改造官僚制政府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家精神",即合理运用资源、注重效率的精神,这对我国政府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的行政改革应注意与行政环境相适应和处理好政府与公民、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官僚制理论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官僚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处于官僚化不足阶段,而官僚制理论对于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模式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由于传统官僚制的许多观念依然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模式之中有所渗透,导致现有模式在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笔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对理性官僚制的借鉴和超越,提出了对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体制模式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各国因为官僚制弊端的充分暴露而高呼"摒弃官僚制"的时候,中国却恰恰需要为官僚化的不足补课,因为我国行政体制目前最缺乏的是法制、效率、专业化和理性精神。在分析理性官僚制的特点和当前中国行政环境的基础,认为建立现代理性官僚体制才是中国行政改革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水晶 《文教资料》2006,(28):22-23
官僚制理论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建立在法律权威基础上的理性官僚制,被视为法治主义、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法家思想中就蕴涵着这种官僚制主张,笔者称之为法家官僚制思想。法家认为强大的王权、令行禁止的法治、富有效能的职业官僚队伍,是使当时混乱的社会恢复为有序状态的最有成效的方式。为此,法家全力投入到对官僚制的理论探讨和规划建设中,对法律制定、设官分职、选官考课等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卓越论述。  相似文献   

8.
官僚制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之间的矛盾、缺乏应变力和灵活性等多个层面。本文从围绕对官僚制理论不同视角的分析,提出对韦伯的理性官僚制进行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官僚制改革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理性官僚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理性官僚制产生的前提条件、存在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揭示了理性官僚制的固有悖论,并提出了在行政环境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理性官僚制进行救治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官僚制传统,沿袭至今已经衍生了官僚主义倾向,导致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社会公平,而且危害社会稳定。而西方倡导的韦伯式理性官僚制带给了西方国家在那个特定发展阶段以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是否要反思,我们的官僚制传统历史悠久。为何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效果?这两种官僚制之间究竞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而在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理性官僚制基础上高度发展以后,开始对官僚制进行批判反思,是否在我国现在还未进入如西方国家一样高度的发展阶段时摒弃官僚制?文章力图分析两种官僚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中国官僚制的前景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基本组织形态,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然而,学界对官僚制的看法却褒贬不一,即使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对其认识也不统一.但从中国社会发展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具体阶段来看,理性官僚制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与官僚制并不是独立的东西,有如硬币的正面和反面,需要在实际运作上将二者整合。运用民主政治的理论,对官僚制特性进行规定,积极发挥民主政治的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公共行政的理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民主行政的制度设计和理论评价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西方古典组织理论及其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可概括为理性方法管理模式,法约尔等的行政管理理论可概括为理性原则管理模式,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可概括为理性制度管理模式。这三种理论所蕴含的共同理性精神和效率取向,整事成为完整的古典组织理论及其理性-效率管理模式,正是这种管理理论和模式才保证了西方现代社会及其教育有序向前发展。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管理以及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等,将面临着一场内在精神的革命:这就是由传统的、经验的、人治的非理-低效管理模式向科学的、法制的理性-效率管理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官僚制是由其核心灵魂——行政伦理精神和制度外壳构成的观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官僚制提倡的一系列行政伦理精神,并论述了这一理论概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韦伯官僚制理论范式的危机在于其延续了传统科技哲学思维的工具理性,要超越官僚制范式,必须从哲学方法论层面入手;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语境分析基础,它以主体间性、人际间的对话、沟通、协商以及人的社会实践的认知一工具理性、道德一实践理性和审美一实践理性的有机结合为特征,超越了韦伯的官僚范式研究的主体哲学、意识哲学、命令、指挥、控制以及工具理性等为特征的单向度制度构建,建构了适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范式思维,为组织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官僚制理论的创造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乃至更为长期的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模式具有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官僚制的悖论也因此而产生,其作为一种理性的组织制度,对于工业社会的进步、组织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官僚制重要性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官僚权力的扩张,这对于民主将会产生极大的损害。现简要分析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的价值取向,以及马克斯.韦伯对于民主化的危机所产生的看法,以引起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理性官僚制肇始于对专制的反动,却又深陷反民主的"泥潭",是现代性之祸还是官僚制自身逻辑使然?抑或两者皆有?探究其中原由,以期对官僚制提供某种解救之道。对官僚制的修修补补并不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完全抛弃官僚制在现代社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或许可以选择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理性官僚制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其优点和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政府改革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条件和国情,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应该建立的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理性官僚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的官僚制是作为一种古代官僚制的传承而存在的,相对于西方现代官僚制来说存在诸多缺陷,是发育不良而不是发育充分.在西方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兴起针对官僚制的改革浪潮时,中国的行政发展既不能简单地摒弃和修缮传统官僚制,也不能一概排斥现代官僚制理论,更不能拒绝和否定当代西方行政学理论与实践.要充分认识到欧美当代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实现全球化时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即在对理想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等当代西方行政学理论、运动与模式的借鉴中克服中国现行官僚制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