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和杜威分别被看作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然而赫尔巴特的思想是不是就意味着传统?杜威的思想是不是都是全新的呢?杜威是以批判赫尔巴特的姿态出现的,那么他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对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哪些异同之处?应如何看待?他们在历史上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试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三个层面剖析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分析这些问题,对我们把握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教学只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是很重视文学教育的。我国的古代教育很重视文学教育,孔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诗、书、礼、乐。孔子很重视“诗”的教育,他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时代呼唤有思想的校长,但什么是有思想的校长呢?研究这个问题,我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校长的思想,校长正确的教育思想有什么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课的教学研究,应把重点放在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上,针对教学搞教研,以教研促教学,最终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历史教学的低效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以教师中心)还在普遍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随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倡导和普及,教师自然而然会接受新观念、新方法,这话固然不错,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新的教育观念远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思想也…  相似文献   

5.
文摘     
什么是“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什么是传统教育?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叫做“传统教育”,主要有这样一些主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根据各科的逻辑系统编写教  相似文献   

6.
一、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行为是思想品质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当我们来研究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实质时,我们首先就得弄清楚产生行为的根源。只有弄清这一点,我们才能抓住思想教育的实质。行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一般都认为是环境,当然这无疑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名字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对其教育思想的把握却未必准确.从某些论著中对赫尔巴特不恰当的评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教育理论界一般把赫尔巴特称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而把杜威称作进步教育或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而且认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恪守教育者受教育者的鸿沟"."单方面强调教师的绝对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而压抑和贬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作用"."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很少认真研究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中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上,只考虑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  相似文献   

8.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谈教育主体     
一对教育主体的研究在教育和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这是关系到教育本质、教学规律等问题的重大课题。从过去到现在,教育学家们都在不断地研究它,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思想。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是近代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两种理论,其得失成败,史家已有多方评判。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又开始把主体论的  相似文献   

10.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为了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人高教战线的同志们早在“六五”期间便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这对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成人高等专科教育而言,这种应用型人才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来?其教学模式应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人们总是感到模糊,有为云雾所隔之感。同时,人们也没有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弄清楚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属于何种教育,因此教学领域的改革很难深入,改来改去终不能跳出普通高教模式。那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朝着怎样的方向,来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呢?我们的观点是,用职业教育的思想来取代传统教育思想,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上层建筑;有人说它是生产力;有人说它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有人说它既不是上层建筑,地不是生产力,是一种特殊的范畴;或者是什么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问题放到一定历史范围内去考察,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列宁指出,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地从理论上认识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体系,还有人不主张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提法不科学。笔者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素质”。对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到中小学调研,许多老师向我反映: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刚弄清楚了什么叫素质教育,现在冒出来个创新教育,又把我们搞糊涂了。素质教育同创新教育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创新教育的前后两个字一颠倒,又成了教育创新,这是不是搞文字游戏?教育系统不断出新名词,是不是赶时髦?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为对大家开展教育改革有所启发,笔者不避浅陋,直率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什么叫创新教育?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借用中国的三个成语来概括,叫做“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传统教育既有合理的因素,又有不合理的东西传统教育这个概念在我国有泛指与特指两种涵义:“泛指”是指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中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经验;“特指”是指西方教育史上以十九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体系。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不限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还包括其他西方传统教育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自己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影响。所以泛指的传统教育,其内容是很复杂的。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说,在教学方面,仍可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 ①德育与智育并重,一般主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如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新课改相对于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改到底要求我们改变什么呢?改是必须的,但要搞清楚的是,谁最需要课改?课改到底是为了谁?怎样上课?上课学些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避免与我们既定的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语文课改中有几个盲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界争论颇多的问题。因为,教学是一种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活动。它的效率如何,不仅与教师的工作有关,而且与学生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恰当,他们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后者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应当何种角色呢? 从属附庸?以赫尔巴特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把教师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通常被看成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其课程思想特征一般被概括为"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这种概括实际上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误解,其根源在于将赫尔巴特本人的课程思想与赫尔巴特学派的课程思想以及传统课程思想混为一谈。通过分析比较三者的异同,可以发现:赫尔巴特学派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背离;杜威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的复归与超越;赫尔巴特课程思想与传统课程思想并非等同,他的某些具体课程主张超出了传统课程思想的藩篱,具有现代课程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对他的教育思想,人们多持否定态度,把他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进行批判。本文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作重新评价,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虽然带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其对教育理论的建树仍有无可争议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课堂教学中 ,主体性教学的体现 ,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质效。什么是主体性教学 ?我们可以把它界定为一种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 ,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基于这种认识 ,根据几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主体性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好与坏 ,它对能否提高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观念。传统教育观念必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自本期起开设了“作文教学个性化论坛”一栏。顾名思义,这个新栏目是要展开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讨论。但是,已经有人在问:什么是个性化?什么是个性化作文?什么又是作文教学个性化?这些问题弄不清楚,怎么展开讨论呢?我以为,第一,这些问题是很重要,但不是一下子就能弄清楚的,也不是哪个人可以一下子向大家解释清楚的。我们开设这个栏目,首先就是想通过大家的各抒己见,逐渐把这些重要问题弄清。第二,作文教学个性化的理论建设是教学构建的基石,但我们不作纯理论的探讨,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课例,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概括,这是实验研究教学改革的途径。第三,实践课例的形式不拘,除了传统的“课堂实录”形式外,还可有例说型(举例说明)、描述型(夹叙夹议),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阐述一个个性化的教学观点或教学措施,或者从教学回顾的角度总结一课的得失。总之,本栏目今后刊登的是具有个性表现形式的课例以及与课例评估有关的论文。本期刊登的是一篇教学回顾。作者通过一篇特殊的学生作文的评价,阐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