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曲<筝箫吟>是储望华先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储望华先生融中西方音乐精神与技法于一体,体现了中国音乐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既注重向西方学习,又善于汲取民族音乐精神的创造力.本文通过对<筝箫吟>的分析,探讨一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
钢琴曲《夕阳箫鼓》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在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不仅保留了原曲中的传统审美,也通过钢琴重新演绎了古曲中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真正实现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文章便结合笔者对中国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理解,对其创作特征与演奏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的钢琴前奏曲《筝箫吟》是一首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和西方现在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优秀钢琴曲,本文将通过对其的作曲技法的分析,探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钢琴作品如何在新时代焕发艺术生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钢琴曲《筝箫吟》是储望华先生的代表作。作品挖掘"钢琴"——这一西洋乐器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重新演绎了中国传统乐器"筝"和"箫"的魅力,折射出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本文拟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曲调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诠释作品,希望对人们进一步理解和诠释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山东筝派是北方筝派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山东筝派拥有着大量的传统演奏技法与曲目,为中国的古筝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曲目与演奏支撑。本文将以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先生创作的《铁马吟》为切入点,分析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将古曲《夕阳箫鼓》改编成钢琴曲,音乐模仿了中国传统乐器箫、筝、琵琶、鼓、笙的音色,通过散板的运用,赋予更加自由的节奏特征,并将其模仿的乐器音色显现地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7.
将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为钢琴作品,是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融合过程当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努力,由此先后产生了一大批由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创作的钢琴曲目。其中被民族器乐化了的钢琴音乐语言,是此类改编钢琴曲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本文将从钢琴曲《夕阳箫鼓》民族化的演奏技巧出发,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其演奏的艺术特色与独特的弹奏技巧要求。  相似文献   

8.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传统古典民间琵琶乐曲《春江花月夜》,而不论是乐曲的整体呈现方面,还是在乐曲的表现手法方面,这首由西方特色乐器钢琴所演奏的乐曲中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化元素,并有着典型的民族化特色。文章将就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所蕴含的民族化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夕阳箫鼓》的艺术特色,并期望能为今后的民乐钢琴改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钢琴曲<牧童短笛>由音乐家贺绿汀1934年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此曲是较早的把中国旋律与西洋复调写作技巧相结合,并取得成功的作品,是中国钢琴民族化的典范.从乐曲的写作风格,演奏要点着手,分析了此曲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中国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牧童短笛>是在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其贯穿古今、融汇中西的创作思路为作品奠定了坚实而独特的基础,使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分析、借鉴<牧童短笛>的创作理念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三个方面对钢琴曲《六月——船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本首先阐述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历程,其次从创作手法、音乐旋律、节奏音型、和声编排、曲式结构、演奏风格、艺术审美、主体价值取向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民族化特征,最后探讨了关于我国钢琴曲创作民族化的发展与思考。希望能为我国音乐创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融入民族化内容,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珊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120-123
三木稔是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日本作曲家,他的毕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发展日本和亚洲民族器乐创作,他的一批优秀古筝作品已成为中国古筝教学和演奏的常见曲目。日本筝乐与我国古筝艺术有着同宗同源的关系,通过三木稔代表性筝曲《乡音》的音乐分析,追溯其筝曲创作的源流,把握其艺术特征,可以为促进和提升我国古筝教学实践及演奏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筝曲《孔雀东南飞》其作为一首将古筝音乐演奏与传统诗歌艺术紧密结合的乐曲,是筝乐历史发展中的标志性创作作品,本文从筝曲《孔雀东南飞》的乐曲背景出发,围绕其乐曲演奏特点和情感处理描述,结合谱例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现代筝曲所展现的特点,及对古筝以后技法的革新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西域随想>是作曲家王建民以精心设计的人工调式为基础,打破了以往筝曲传统的五声音阶的排序而创作的现代筝曲.乐曲在创作中,运用了特有的作曲技法和音乐表现手段,如变化音定弦,不挪动琴码就可以自然转调等等.同时乐曲恰当巧妙的运用了"拍打琴弦"、"叩击琴盖"等古筝现代演奏技法,随着拍弦位置和节奏,音色、力度的变化,把西域风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夕阳箫鼓》作为一首经典的琵琶古曲,黎英海先生将它改编成一首钢琴曲,并且大量运用中国的作曲技法,将民族特色与西洋乐器相结合,将音乐的民族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曲子中,作曲家使用许多钢琴技法来模仿传统民族乐器来进行演奏.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其音乐形态、音乐语言及其作曲技法等方面来对其进行阐释与理解.同时也帮助聆听与演奏这首曲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创作的《夜深沉》为切入点,主要从创作背景,乐曲分析,演奏分析三个版块进行介绍并且笔者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收获.通过研究,笔者认识到了筝曲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二度创作在当代筝曲演奏中十分普遍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夜深沉》此曲中不仅运用了新型的演奏指法技巧还采取了浓郁的京剧元素,笔者在此基础上更细腻的探索情感的传达.  相似文献   

18.
钢琴曲《夕阳箫鼓》足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此曲旋律优美、舒展,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刚柔并济的音乐神韵与诗情画意。本文从演奏和艺术处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对这部经典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经典民族舞剧《鱼美人》中钢琴曲《水草舞》和《珊瑚舞》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与演奏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演奏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筝曲创作手法日益丰富、创作技术不断提升,在创作新作品时往往会对古筝演奏技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将重点针对古筝演奏技法创新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论述,以现代筝曲《太阳的影子Ⅳ》为例,论述该作品中新颖的演奏技法如何表现作品内容以及作者内心情感,阐明古筝技法创新对于筝曲创作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