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产业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演进与集群持续成长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其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集群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内在机制是集群的动态核心能力。在分析集群动态核心能力内涵及其演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集群代”(cluster era)的概念来探讨集群动态核心能力的演进与集群持续成长的关联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对既往关于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理论中耗散结构论和自组织理论,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维度分析,提出集群竞争优势的结构分析框架,构建出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模型,阐释了集群如何调节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合争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竞争优势上看,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在于资源的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集群内价值链网络协同优势。本文通过对集群企业间合争机制的博弈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是以企业间独特的合争机制为基础,这种合争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同时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它将原本孤立、松散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内源动力机制将其转化为内生优势;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环境等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自主发展)与集群政策(外部引导)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吴福象  蒋天颖  孙伟 《科研管理》2013,34(12):48-57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分析了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实证探讨了网络位置、知识转移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并选取集群内企业作了进一步比较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移正向影响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组织创新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还提出了提升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企业组织创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1988-2015年间国际产业集群研究文献为分析数据,运用CiteSpaceⅢ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对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国家合作网络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面对国际产业集群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外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是产业集群研究的知识基础;产业集群研究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主题涉及战略、绩效、网络关系、知识溢出、集群政策等,而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等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居世界中心地位,而多伦多大学、乌得勒支大学等是主要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创新扩散系统要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明晰了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系统要素、创新性资源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三者间的关系,构建出基于创新扩散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概念模型,分析了创新扩散系统各要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对集群的效益、效率以及集中度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利用浙江省纺织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网络动态能力在集群竞争优势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群的演进应从构成集群自身的关键要素出发,通过衡量这些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导致集群竞争优势变化的特征来判断集群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通过分析集群在不同演进阶段的动力,形成集群演进的动力与阶段的匹配,使集群不断向更高层次的良性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要素的集群演进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具体阐述了集群演进过程中关键要素特征的变化和动力机制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鹏 《科协论坛》2008,(6):52-52
本文根据生物技术产业的特征,以及我国生物技术集群的特点及发展的现状,从动力机制角度分析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认为可以从内部和外部的动力机制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给出基于动力机制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集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中企业入群行为决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国内外产业集群企业入群行为研究进展分析,运用组织竞争优势理论.阐述了产业集群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在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然后,采用Makadok理性预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祥和内部资源能力取得互补性的机理和条件,讨论了企业入群的意义和条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回顾跨进电商集群品牌研究的相关理论,应用扎根理论对跨境电商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进行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研究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揭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形成的关键阶段、具体过程、发展格局、环境支撑与决定要素,并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叶金福 《情报科学》2006,24(9):1301-130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知识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EM的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对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网络特征即网络关系强度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其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强度通过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大于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网络关系强度是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网络结构下的产业集群若能通过提高互惠性,扩大合作交流范围和增加接触的机会来加强网络关系强度,将能更好地提升其整体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技术标准化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内容的WTO/TBT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如何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技术标准化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在分析我国技术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技术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杜健  耿帅 《科研管理》2008,29(3):68-79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核心要义,结合处于产业集群层面并为集群内部企业所特有的共享性资源特性,构建出基于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概念模型。而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SEM),对该概念模型进行了数理化验证与修正,并通过明确共享性资源通过战略性资源作用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各种路径关系,进而阐明了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间的差异反映了园区在资源筹措能力上的差异。资源筹措能力是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园区集聚机制、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则有助于资源筹措能力的开发,擅长获取资源的工业园区能产生特有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中小企业来说,利用集聚机制和社会资本来强化资源筹措能力将是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和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和回声模型对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在剖析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4条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转移是使产业集群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集群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可以提升知识价值,使集群由低成本集群向创新型集群演进,使集群企业共同获取竞争优势。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知识转移的概念,分析了核型集群知识转移的前提条件、过程和特征,并提出了核型集群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及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