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苔丝》和《末路狂花》这两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和塞尔玛作为女性主义的经典形象,分别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对于她们的对比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比分析苔丝和塞尔玛两个人物形象,从而展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和反抗。  相似文献   

2.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失身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关键情节,是苔丝悲剧的起源.但对她的失身是强奸还是诱奸,评论界一直争论不休而无定论.本文根据小说文本,从家庭、社会与个人三方面探讨苔丝失身的原因及在苔丝的失身问题上所体现出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性爱观.  相似文献   

3.
刘剑钊 《海外英语》2012,(12):209-210
在历史的长河中,男性一直主宰着世界,起着主导作用。男性似乎已经形成了颐指气使、女性也似乎形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然而,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高涨,女性主义者们开始并敢于说不。她们要求消除成见、改变现状、提倡两性平等。该文以对英国作家哈代的杰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的纯洁、苦难、无奈、忍受和反抗等方面的描写,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重新阐述,从而推动对小说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人生故事。纯真善良的苔丝被恶少阿历克诱奸,又被心爱的丈夫安琪儿抛弃,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苔丝最终举起屠刀将阿历克杀死,也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中心主义及虚伪的道德习俗等给苔丝带来的灾难,并进一步探讨苔丝在重压下成长为哈代笔下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历程,以揭露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5.
自然和女性是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主题。生态女性主义者从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批判了启蒙时期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呼吁人类要共织生命之网,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妇女观和其作品中揭示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迫下苔丝的悲惨命运,旨在凸现“生态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具有超前生态意识的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把苔丝的命运安排在大自然意象中,反映了女性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及社会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在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的当代社会,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重新解读《苔丝》,对于如何处理人类和生态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视角,对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进行思考。通过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认为女性与自然具有相互融合性,二者均与男性相对立,而且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经济扩张过程中的受害者,是男性扩张和侵犯的对象。苔丝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女性的悲剧,同时也是自然界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李琳 《海外英语》2015,(1):203-204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不难发现哈代本人对自然、对女性处境和命运的思考。他批判了压迫自然和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显示出哈代是一个具有超前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接受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观念,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男性观察视角、男性叙述模式、男性话语和人物的二元对立语言,体现一定的男性思维。但小说中又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这显露出哈代创作意识中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2.
哈代对苔丝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宿命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苔丝具有传统的美德,也有独特的自我奉献精神;苔丝受到两个男人在身体和精神上的迫害并逐渐体现出她对当时社会、宗教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反叛精神;圣经中的原型意象也丰富了苔丝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伟大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不朽之作《德伯家的苔丝》,打破了英国文学主流文学传统将男性作为创作主题、把女性作为文学中附庸的角色模式。从女性主义观点分析该小说的主人公苔丝,发现其远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一个有着崇高人格、独立自主、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苔丝的形象具有超越其时代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巅峰之作,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阿历克的人物形象,就“恋爱”——人类这一重要人生体验和个体情感的话题来说,可以发掘出阿历克自身确有的闪光点。纵观阿历克对苔丝的追求,特别是从他悔悟之后,对苔丝的感情可以说是异乎强烈而真诚的。他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失时机地用金钱收服苔丝,他自认为待苔丝很不错,也许苔丝早晚有一天会对他心生情意的。但他忽略了苔丝的人生和情感,他不明白强迫苔丝做的一切都是她最痛恨的,早晚有一天会导致精神危机的爆发。虽然在悔悟之后,阿历克是真心追求苔丝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是隔绝的,无法沟通的。阿历克无法理解苔丝,更无法理解自己的死。这个结局,对阿历克来说,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5.
张云 《沧州师专学报》2010,(4):12-13,16
作为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哈代的创作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试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为例来解析哈代的女性观:一方面具有明确的女性意识,肯定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内在的反抗性,另一方面又未能完全摆脱男权文化的束缚,显示出矛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接受美学批评方法,对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评析,阐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美丽而又年轻的生命终结的原因,文章认为苔丝生命的断送和她自身的原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她自身的原因是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很重要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三种原因:一、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法律意识;二、痴情,痴迷、深爱安吉尔;三、自身的软弱,缺乏坚定性。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反映出男性中心主义社会里的男人们对女性的压迫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作哈代为后来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朱利华 《海外英语》2012,(17):209-211
Few people read Tess from Maurice Merleau-Ponty’s"body theory".In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Merleau-Ponty states that it is body as the subject that perceives the world;such body is a phenomenal body in contrast to an objective body.Tess’s"being in the world"through the body connotates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the classic Tess.Tess’s way of percei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lso enlightens u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elf,human and other,human and society,human and nature.  相似文献   

19.
作为英国19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书写了一曲具有女性反叛意识的英国农村下层女性从逆来顺受走向努力抗争直至自我毁灭的命运悲歌。苔丝的悲剧既揭示了英国农村下层女性在时代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环境的险恶、阶级与性别的压迫与暴力既屈从又反抗的矛盾意识,又体现哈代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对世俗道德伦理贞节观、双重性道德标准与宗教制度的强烈批判。此外,哈代对苔丝冠以“纯洁”的美名隐喻女性仍是父权主义期待视野下的欲望客体,因此其女性主义进步思想仍带有父权制思想意识形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万菲 《海外英语》2012,(16):191-19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literature.Thomas Hardy,the author of this book,describes a tragedy of a peasant irl:Tess.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Based on analysis, there com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ex discrimination in society.The solution to this unfortunate story is to achieve a real equal status between men and women.And this may finally rely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