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赫洛克效应"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洛克效应"说明人的发展需要关注."赫洛克效应"理论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发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在高校,目前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该文在分析高校众多学生不被关注的原因的基础上,试将"赫洛克效应"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努力服务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璇 《学周刊C版》2011,(2):13-14
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售票放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至今.在短短百余年里。电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艺术流派与影视类型.完成了从一种单纯的艺术类型到融合艺术、商业和文化于一体的影视文化的蝶变。在众多的电影门类中以描述青少年成长经历为题材的成长电影与青少年的联系最为密切。本文笔者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成长电影中的家庭道德教育.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期主角: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神奇咒语:你首先要具备五种特质:亲临、观察、聆听、参与、思考,然后才是写作。行动故事:1.发表第一篇作品卡普钦斯基于1932年出生在波兰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时候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小干部》2013,(12):43-43
《暗夜精灵阿塔拉》是著名的“动物小说之父”西顿的作品。我曾经读过他创作的《灰熊卡普》,灰熊卡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这本《暗夜精灵阿塔拉》后。我又爱上了阿塔拉,恨不得自己也有这样的动物朋友。  相似文献   

5.
佐佐  裴靖 《音乐世界》2008,(12):84-87
东海和恩赫,一样的年纪,一样的经历;一起成长,一起欢笑。这两个发小的朋友,有着很多相同和苍同,但是相伴走过的这一路,应该是两人心里共同的幸福时光。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鲍塔诺卡普公司正在研究利用天然植物精油生产杀虫剂。这种杀虫剂无毒无害.不会对动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小说《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通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神经质人格形成的原因和发展变化,试图给造成赫索格悲剧的原因以更为合理的诠释,为生活在与赫索格同样危机中的现代人提供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所谓谣言,法国学者卡普费雷是这样定义的: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赫索格》中,索尔·贝娄运用了一个全知叙述者和人物-叙述者赫索格,来讲述故事。尽管作者主要通过内心独白、自由间接思想和心理叙事等意识流技巧来讲述故事、揭示赫索格的内心世界,但赫索格却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叙事视角的转换和不同人称("他"、"你"、"我")之间的转换表明了赫索格之言说自我、内在自我和分裂自我。在小说末尾,赫索格终于战胜了自我,平静地回到了路德村,这种环形结构式该小说的叙述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0.
示波器是常用的电子仪器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频率为 10赫~ 10 0千赫的电学现象。但对于频率小于10赫的实验 ,用普通示波器就很难正常显示。根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采用增加电容器的简单办法 ,将扫描频率扩展到 1赫兹以下 ,演示低频电学现象和暂态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示波器通常采用多谐振荡产生扫描锯齿波 (如J2 4 5 9型和 32 5型等 ) ,锯齿波频率由振荡管阴极电容决定 ,例如扫描频率在 10 0 0赫~ 10 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 0 .0 4 7μF ,扫描频率在 10 0赫~ 1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0 .4 7μF ,那么继续增大电容 ,扫描频率…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丁和怀特提出的评价理论对电影评论这一文体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分析发现,按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列,态度资源依次出现的是鉴赏资源、判断资源、情感资源。这一分布特征反应了影评作者通过运用评价资源巧妙地将其个人观点客观化,从而使其更加令人信服。五篇影评中,作者运用不同的评价资源对电影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但评价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电影整体的评价以及对导演的评价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2.
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在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一条深邃的河流,这便是同祖、同源的文化传统。香港电影包含着对电影活动及规律的独特理解及视角,更包含着中国人对自身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识的概括、把握和思考。无论是相同还是相异,香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地电影是互补的。近十年香港电影进入内地,与内地电影融合、互渗与发展,既有两地电影血脉会通相印证的一面,又有对中国内地电影作补充的一面,更有对中国电影充满启示、推动发展的一面。两地电影的自然存在和历史发展将互动地构成中国电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费穆重视电影本体、讲究电影“空气”的“布置”、强调电影的民族审美情趣,他的这些电影观在今日已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界的重视。费穆电影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电影人越来越重视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形象艺术,并全力探索尽可能完美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产生了数字化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制作方式给传统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电影的美学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期 ,中国民族电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电影的基本美学特点。我们如果沿用西方传统的电影观念无法确切地涵盖中国电影的艺术实践活动 ,因为中国电影观念实际上基本是以“意义”,也就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呈现为观念的复合体 :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艺术观、美国叙事的连续性、苏联的对立冲突原则 ,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诗意融贯一体。其中 ,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艺术观居于核心的位置 ,既关指内容 ,又统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电影制作是指在综合传统电影制作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新的数字图像生成技术、数字影音记录、合成、修改、储存技术和网络传输、发送、播映技术的现代电影制作技术方法与传播方法。数字化电影制作的程序包括数字化的筹备与策划、电影拍摄、画面剪接、声音制作、视听效果、发行与放映。数字化影音制作方式创造出了电影艺术魔术般的奇迹,给电影制作人提供了一种创造无限想象影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合拍武侠片”构成大陆武侠电影的主流,同时也成为当时电影市场上的拳头产品.“合拍武侠片”出现的背后有着两地电影互动的历史背景,其出现不仅使得大陆武侠电影的面貌得以改观,更是引发了娱乐电影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也唤起理论界对娱乐电影的新认识.探讨这些影片,或可为我们今后撰写中国电影史提供更多样化的路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论奇观电影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电影样式——奇观电影出现了。奇观电影的出现主要来自两个转变,即传统印刷媒介向现代电子媒介的转变和传统叙事电影向现代奇观电影观念的转变。总体说来,当代奇观电影主要有三种类型: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场景奇观。奇观电影一方面给消费时代的受众群体以极大的视觉满足,但另一方面却削弱了传统电影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中心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9.
1931年至1949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转折意义的一个时期,是中国电影在探索中走向成熟的时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这期间,受到苏联电影和美国好莱坞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戏观。  相似文献   

20.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由于影视作品自身的特殊性,其应该采用的翻译策略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本文拟以关联理论为基础,讨论影视字幕翻译的侧重点,即影视字幕翻译应该以意译或归化翻译为主,侧重于人物对白隐含意义及影片剧情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