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心理学家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至少有两个领域的工作:紧张而单调的长准备期和为特定比赛而训练的短准备期。当然,实际上它们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必须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长准备期促动因素~厌烦在冬季的几个月里,投掷运动员经常不得不忍受一个强制的“无比赛”时期,这会引起维持促动因素的困难。典型的征兆是疲惫、嗜眠症、对于单调的训练变得完全厌烦或灰心。研究建议,每个运动员如果建立广义的目标,就会取得更高水平的成绩。目标要定方向、通过反馈而增强,并且提供评价的依据。其程序为:最初的评价、建议目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参加全国甲级队集训的实践基础上,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准备期训练安排做了深入研究,力求探索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准备期训练的特点及负荷安排状况,将准备期训练的理论与实际训练状况相对照,分析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准备期训练现实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集训期的训练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围绕体能测试所进行的体能训练和为了解队员特点而进行的练习比赛。本研究力求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期训练做有益的探索尝试,为尽快提高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训练水平做出绵薄贡献。  相似文献   

3.
1、赛前准备期的确定 赛前准备期的时间,我们原则上以比赛日为准,向前推一个月。虽然一个月的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对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好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员在比赛准备期前,训练水平很好,而赛前一个月的准备期安排不当,则可能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比赛失利;反之,如果准备期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不理想,但准备期的安排比较妥当,则有可能进行弥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性,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周期是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重大比赛日程而制定的,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训练过程。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每个训练时期都有不同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负荷变化,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的14名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2012年训练准备期进行了跟踪监测,应用血液指标和尿常规指标分析评定准备期训练计划和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运动负荷引起运动员出现尿蛋白;运动员的血红蛋白(Hb)浓度的标准差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平均值稍有下降,未超过10%;WBC超出正常范围,但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大部分运动员的机体对训练负荷已经适应,曲棍球运动员准备期运动负荷安排较为科学,但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差异性是在今后制定训练负荷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排球联赛主客场制在’96—’97年赛季的实施,传统的冬夏练、春秋赛的先练后赛的竞赛体制将被赛练相结合的新赛制取代。赛练相结合作为新的课题摆在了广大排球教练员的面前。如何安排训练是需要认真、仔细思考的。传统的竞赛体制,比赛的准备期长,比赛时间短而集中。教练员在准备期能有较长时间对比赛做充分准备。但由于比赛时间集中,又不能在临赛前对每一个对手做充分准备。即使在准备期针对主要对手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但到赛区了解到对手在人员及战术等方面有新的变化后,却又难以再做充分准备。这使得作战方案有应变性…  相似文献   

7.
训练周期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元,训练结构是训练安排的整体构架。通过对我国20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1)年度不同小周期围绕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训练展开;2)一般准备期旨在提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提高战术能力;专门准备期旨在促进竞技能力提升;赛前期旨在发展专项能力;比赛期重点是调整并保持最近竞技状态。负荷量在一般准备期较高,专门准备期达到顶点,赛前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走低;一般准备期素质及技术训练安排较多,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与比赛期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在一般准备期较低,后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逐渐增强;3)相比平原运动员,高原运动员训练专项化程度较高;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大,但负荷强度相对略小;沿各同质小周期,其负荷内容类别逐渐集中,方法手段专项化程度渐强,负荷强度渐高。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跳高队员的年训练计划共分五个阶段。第一准备期(10月~1月)。第一比赛阶段(1月底~3月初)。第二准备期(3月中旬~5月底)。第二比赛阶段(6月~9月初)。接下来是积极性休息阶段。如果当年有重大国际比赛,第二赛季的时间可稍作调整。这篇材料着重介绍第一准备期的训练计划。共分三个周期:(1)一般身体准备周期(四周);(2)专项身体准备周期(七周);(3)技术与身体准备相结含进行周期(七周)。  相似文献   

9.
如何搞好少儿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准备期训练是教练员们所关心的问题。试图通过研究,找出合理安排游泳运动员训练准备期的方法,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家男子花剑队2009—2012年比赛周期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三大赛参赛方案制定与实施情况的分析与总结,对击剑三大赛竞赛的特点、差异及参赛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世界杯比赛赛期长、赛次频密、准备期较短,成功参赛主要解决赛季后期竞技状态衰退的问题;世界锦标赛有较为完整的训练准备期,参赛的重点在于准备期后期的状态调整;奥运会击剑比赛参赛人数少、比赛场次少、首场比赛难度大、运动员参赛压力大,奥运会的成功参赛,竞技状态调整以及首场比赛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采访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王俊生真难,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而是他实在太忙。几次电话约好的采访时间,都因他有紧急公务而不得不推迟,但当我向他讲了本刊已到了最后的发稿日期时,他还是挤出时间接待了我,并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一一地热情作答。记:中国足协说花了6个半月的时间做1997年春训前的准备,请问都做了哪些准备?王:第一是查阅了近20个世界上优秀的俱乐部准备期训练情况的资料,从中看出,大部分俱乐部在准备期的训  相似文献   

12.
击剑世界杯系列积分赛的最大特点是赛事多,赛期长,参赛准备期缩短.如何在较短的准备期形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能在较长竞赛期保持这一状态,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世界杯系列积分赛准备期的阶段划分、训练内容、负荷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我国击剑运动员的训练安排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对增进有效的激活作用是否有特殊的策略,这些激活诱导技术是否可降低或消除在完成动作技能过程中,准备期的消耗。研究对象是15名9—14岁(平均年龄11.3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按要求完成一组共有10次的前手翻腾越动作,在包括有20分钟的休息和实验程序之后进行另外三种测验,每一被试均完成全部施测项目,包括有:(1)休息;(2)心理训练;(3)骑自行车测功仪。为查明激活水平,被试完成一份由9个不同语义题目组成的、可对积极和消极情绪进行测试的儿童激活量表。在第一次实验前和相继的实验前予以施测。在施测过程中要记测心率以作为激活水平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与休息和心理训练相比较,骑自行车状态下消除了准备期的消耗,且与心理训练和休息状态下准备期的消耗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讨论了积极情感激活概念与消极的概念之比较以及其激活水平与准备期消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是以重大比赛为依据: (一) 破旧的分期法,立全年都是训练期。 一般在准备期优先提高负荷量的量,强度稍微靠后,以便在准备期初期打好运动员的基础,然而在比赛期将负荷量稳定或下降,强度逐步提高,因此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操团体赛的战术进行研究,发现体操战术不仅只是在比赛中才运用的,在准备期的训练、赛前适应训练以及比赛中都有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考前训练的阶段性划分体育专业考生考前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考前准备期、考前训练期和考前调整期。考前准备期一般是指考前8~6周,主要是进行过肌肉关训练;考前训练期一般是指考前7~2周,大概30天左右,主要是针对性强化训练;考前调整期是指考  相似文献   

17.
速度是短跑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准备期和比赛期的计划中多安排发展这方面素质的训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预先决定相应周期的训练安排和内容。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许多业校教练在准备期几乎完全不安排速度方面的训练,或在中间穿插安排一部分,只在比赛前和比赛期才进行。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速度的训练应该贯穿在全年的始终,准备期的周期可按下列方式安排:第一天:发展速度和速度力量素质;第二天:发展力量和速度耐力;第三天:休息;第四天:发展速度和速度力量素质;第五天:发展力量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作者几年来的训练实践,论述了少年速滑运动员业余训练中,准备期、基本期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几个重要问题,对培养速滑运动后备力量,进行系统训练,提高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夏训杂谈     
为准备全运会,入夏以来各集训队都进入踏踏实实的赛前准备期的训练,以备在全运会期间能出现良好的竞技状态。这个准备期的训练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季节性强、自然干扰多。为此,需要人人都要关心训练,关心训练计划的完成。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今年入夏以来的具体情况,我们预感今后训练中克服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干扰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训练是一门科学,但是目前我们还作  相似文献   

20.
陆宗芳 《体育科研》2002,23(3):14-17
由于田径赛制的改革 ,比赛次数的不断增加 ,如何在准备期、竞赛期调整好运动员的训练强度 ,使体能始终保持较适宜的状态 ,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专业教练的反复切磋 ,共同探讨 ,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模式 ,结合中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训练方式 ,分别将准备期和竞赛期按 3个月和连续 8个月的时段安排了训练强度 ,以期盼中国女子马拉松、长跑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