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各级新闻单位在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也出现了一些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从搜集到的一些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例子中选出一部分,结合该法的具体条文,分类予以说明,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曼鑫 《东南传播》2023,(8):110-112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部分媒体盲目追求流量,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屡次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在梳理新闻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民生新闻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并结合《现场》栏目中涉未成年人的系列报道,进一步探究新闻报道应如何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正在修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以一个“人”的姿态,所展现出的形象日渐明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日从一家大报上读到《从“心灵尘暴”到“知心春风”》一文,感慨良多。既为金华某高中学生徐某因杀母被判刑而惋惜,也为作者“知心姐姐”的良苦用心所动容。的确,“徐某杀母案”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为之反思。但是,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我又深感忧虑:“知心姐姐”知青少年之心,但好像不知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 我国于1991年9月4日颁布、199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第五章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5.
尹星琳 《大观周刊》2012,(10):37-37,45
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未成年人的权利该如何保障,已不仅仅是舆论和道德问题了,而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使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必须充分按照《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出发,从而切实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李某某强奸案"为例,选择四家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深入解析网络如何在"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毫不避讳地传播,甚至刻意对其身份进行加工,以及专业媒体又如何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裹挟下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违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原则所进行的报道。在网络民粹主义大行其道、视听被混淆的当下,本文进而重申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某”字不可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主张消灭 新闻报道中的“某”字,说是新闻中往往出现什么某单位、某长、某人,不知道讲的是谁,真是故意吊人胃口,何不讲讲清楚?大有“某”字不除,新闻透明度就没有保证,公众知情权也就无法落实之意。 这个主张痛快倒很痛快,可是恐怕做不到, 首先是法律不允许。例如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就规定新闻报道必须“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而去年颁行的《预防未…  相似文献   

8.
李程 《大观周刊》2012,(2):38-39
留守少年,是伴随着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留守少年在生存、发展各个方面面临着种种困境,其权利保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留守少年现象,更多的学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中国目前有关未成年人的立法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多细微的规定散见于各类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中。在本论文中笔者将试从法学的角度,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中心,浅析其权利保护问题。农村留守少年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应当引起法律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国庆 《传媒》2002,(6):7-8
新闻出版法规概况 新闻出版法规是国家实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我国新闻出版法规的现状按法律的权威性可划分为:法律、法规和规章。 1.法律。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新闻的专门法律,与出版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有《著作权法》,新闻出版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其它的法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三十八、五十一条,《民法通则》有关名誉权及相关权利的规定,《刑法》,《保密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涉及的法律范围相当  相似文献   

10.
《出版视野》2004,(4):16-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行动纲领。新闻出版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3日《燕赵都市报》转登新华社发的一幅新闻图片,内容是一个仅7个月大的婴儿(自重7.7千克)双脚夹住其父颈部,身体倒悬,双手提起了9.8千克的重物,且持续时间达11秒45。目前,该结果已准备申报吉尼斯纪录。笔者看到这一消息感觉很不是滋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其一,让婴儿表演倒挂提物的做法不可取,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损婴儿身心健康。一些“好事之人”搞这种表演有哗众取宠之嫌,同时不排除借此炒作,  相似文献   

12.
发挥系统优势,强化广播新闻宣传──记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与市地广播电台的新闻协作尚华,冯肖楠,冯鸣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河南新闻》节目于1990年1月1日,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市地电台之声》。从此,河南全省听众每天都可以在广播的黄金时间──早晨,在河...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随后,国内相继有6省出台了具体的地方实施办法.国家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中,对于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仅限于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等.湖北即将实施的<办法>中,将时下流行的网上聊天、手机短信也纳入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极具针对性。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新闻报道中模范遵守,尤其要体现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广播少儿节目《成长总动员》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正式开播。这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相隔十年后重新开办少儿节目。相比十年前,节目编创人员面临的压力似乎更大:除了广播媒体本身的弱势以外,我们还身处在了一个多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传媒侵犯未成年权益的事例迭出,2009年,我为此曾写过文章《我国传媒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严重违法》(《新闻记者》第5期),当时抽查了一份大众化报纸(读者群尚属精英类)连续6天的新闻,总共17篇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中有12篇涉及未成年人被遗弃、生病、受伤、犯罪等负面内容,未成年人形象中立的4篇,未成年人正面积极形象的仅1篇. 有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出于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心,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从言论支持到实际援助.然而也正是在这个似乎很好的选题下,相当多的传媒经常随意公开未成年人各方面的隐私,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事;其中也不乏借用未成年人的各种非正常状态吸引公众眼球的炒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闻30'》和《新闻联播》节目的比较分析报告雷跃捷,林小游1995年11月份,笔者有机会参与一项关于中央六大新闻媒介新闻信息量对比分析的课题研究,并对1995年11月1日至10日中央电视台的午间《新闻30'》和《新闻联播》节目作了统计分析。统计...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的世纪,《人民日报》有了明显的变化:新闻信息量增多了,短文章多了,新开辟的栏目多了,版面活起来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1月4日起在二版开辟的《图文广角》图片专栏。这个专栏的登场,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这为《人民日报》增添了新的亮点。 《图文广角》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真正把新闻照片作为独立报道新闻的载体。专栏从1月4日起正式挂牌开张,截至2月6日,共刊出16期,21条新闻或专题,其中除1月9日关于北京市雪后的图片报道专题没有标题外,其它都制作了新闻标题。这样就把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主题,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省委副书记王万宾到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来视察,对《辽宁日报》在新闻改革中的成果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万宾书记在讲话中指示我们,省级党报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辽报集团党委对记的这一指示非常重视,立即决定在《辽宁日报》上开辟一个《成长》专版,每周一期,从2004年9月9日起,就正式与读者见面了,到今天已办了8个多月,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官司带给记者的思考──从50件新闻纠纷案例中吸取教训王静新闻官司的大量出现,首先带来了许多法律方面的思考,同时也给记者带来了许多新闻实践方面的思考。本文以上海《新闻记者》杂志1990年至1993年第8期、《民主与法制》杂志1991年1-12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