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今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作文教学陷入盲区。从学生的阅读与积累、教师的准备与教学、作文的训练与评改三方面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往往能踊跃发言,可写到作文往往是哀嚎一片。究其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缺乏材料,作文成绩长期在水平线上徘徊,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 厌烦的心理。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在平时教学中也淡化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地位就很尴尬。我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老师写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作文现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文无话可写;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大同小异或普遍雷同。这是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表现。怎样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见仁见智。针对学生心理,结合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如何更好地通过周记评价引导学生作文。 一,认织 1、关于作文的本质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诉我们:作文的实质同人们说话、唱歌、手舞足蹈等等“天性”所决定的动作一样,是人内心积累的自然宣示,即通常所说的一吐为快。从根本上讲,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用笔说话”。  相似文献   

5.
注重习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作文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了几个做法,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人们写文章,都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由信息加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语可说、空话连篇、假腔假调、八股气息浓、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生活、脱离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形成的。要想让学生写出合格优秀的文章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一、多实践,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 人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生活每天给人以启迪,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有了生活体验,有了素材,才可能有…  相似文献   

7.
景成坤 《辅导员》2014,(2):63-63
作为薄弱小学的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之不易,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课外阅读有限,直接导致他们积累贫乏、经验匮乏,提笔千斤,如蚁负鼎。我尝试着把情境教学运用在作文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觉学生的思维灵活了,写作的兴趣浓厚了,情境为学生作文增添了飞翔的羽翼。现总结出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它能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抓好学生的作文,是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从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学生积累作文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最感到头疼的是所教的学生作文成绩不高。相当部分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出力不讨好,辛辛苦苦教了几年,学生也写了不少作文,但是却总感到水平不高,成绩总不令人如意。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写些什么。笔者将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写出来,与同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通过我校进行着的快乐作文的实验.以及平时我在教学中一直摸索如何快乐作文.使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下面谈几点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仲美娟 《现代语文》2011,(9):121-12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作文,更是“望题兴叹”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素材积累、说写合一、以改助写等成了作文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笔者不断探索、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现将突破农村初中生写作“瓶颈”的实践过程与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低下,不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不精于写作的技巧,使得作文教学成效无法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作文难写、难教的原因首先是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课文应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宁夏教育》2011,(5):37-38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一直停滞在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造成教材讲了几大本,但作文教学还是存在低效的现状。为改变作文教学效低的现状,笔者曾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尝试和探讨。一、观察积累,加强生活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只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观察又是感知觉的具体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反观初中作文教学,却常常背离了认识是创作源泉的原则: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14.
叶蓝 《教育艺术》2005,(7):21-2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目前还有许多教师忽视低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作文是高年级学生的事,低年级学生可以放任自流。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否则,学生的作文基础就打不好,学生到中、高年级以后,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能力和习惯。下面谈谈我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秀莲 《快乐阅读》2011,(16):57-5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广大语文老师不断思考与实践的课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作文教学的传统做法提出了挑战,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重视培养观察能力,积累习作素材等能力的培养,而中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中低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明丽 《考试周刊》2013,(52):45-46
高三作文教学侧重作文技法的指导,学生素材积累被动,导致作文训练高耗低能。作者针对高三作文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开掘高三作文的源头活水,旨在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化被动积累素材为主动积累。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6):47-48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也是广大师生比较头疼的内容,特别是对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写作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他们的语文高考成绩。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实践,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写作意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钟爱小学语文教育的仁人志士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解决学生作文无“米”问题、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及书面表达技能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改革,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实践与经验是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仍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活化作文,很多教师都在探讨,观点和措施都很多、很好,这里我不想从长线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与积累上赘述,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临场作文时突出生活化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指导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没有内容。作文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生活、教材、现代媒体、实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