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袁世凯在清末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民国建立后任大总统。在今天看来,袁世凯可谓是相当了得的成功人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竟然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是他一生当中少有的、也是最大的败笔。那么,像袁世凯这样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企图复辟帝制,穿龙袍,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2.
百年前,袁世凯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自名洪宪皇帝,遭到全国各种政治势力的一致反对,仅当了83天皇帝,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在反专制、反复辟的历史潮流中,张謇扮演了什么样的政治角色?曾有人认为他是袁世凯的帮凶,笔者觉得这种认识太偏颇了,仅表面看到张謇一度支持袁世凯,并在民国北京政府中担任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张謇加以历史的具体分析,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张謇对袁世凯有一个由支持到反对的再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敏  高群 《兰台世界》2012,(28):93-94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每一部中国近代史都不可能不提到他.他是北洋军阀的首脑,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他的名字成了反动政治的代名词.虽然他的皇帝梦只作了83天,从现存的档案中可以窥视袁世凯从准备称帝到死后葬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1912年1月26日,中国历史上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一天. 兵不血刃,国体巨变.袁世凯的政治智慧,一时无二. 革命党一诺千金,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也许就是那个时候,袁世凯忽然发现,皇帝的龙椅,竟然离他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5.
窃据总统职位的大野心家人阴谋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巽感到无聊,拿起桌上的《时报》随手翻阅.不看犹可,一看顿觉诧异万分.当他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袁却突然走了进来.善于察颜观色的袁世凯,马上看出赵神色惊讶,立即追问缘故,赵尔巽尽管老于世故,一时也不知所措起来,急急巴巴地回答:"上……上海《时报》,只有一家吧!怎么,这报纸与我家里的不一样呢?"袁世凯也觉得奇怪,当即命令侍卫人员去赵家拿来《时报》.两张  相似文献   

6.
窃居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世唾骂。《百年袁家袁世凯及杨氏夫人后裔百年家族史》(王碧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则重点讲述了"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该书全面展示了袁世凯及其杨氏夫人后裔的百年家族史,1 79幅珍贵的影像图片,构筑了一道百年袁家人物群像的专题长廊。复辟帝制失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  相似文献   

8.
1916年6月6日,"皇帝梦"彻底破灭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命归西.7日,副总统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6月29日,他宣布"国会"在北京重新召开,日期定为8月1日.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为笼络前清遗老遗少,登上皇帝宝座,采取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行为.设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便是一例.在清史馆首次聘员时,金梁并未在列.他在史稿刊刻阶段由袁金铠介绍而来.  相似文献   

10.
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翌年该刊第1期又发表了《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这两篇文章就袁世凯做皇帝的天数问题作了探讨。前文认为“102天说”和“82天说”“皆可成立”但“以第一说为宜”;后文认为“82天说”“不能成立”,“83天说”“并无错误”,并赞赏一些史家“称袁做了多少天‘皇帝梦’的说法”。此后,这类问题似乎无人再提,好象“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或称“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梦”)已成定论,然而不竟如此,特陈拙见以求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1.
德国来华传教士汤若望曾这样描述顺治皇帝:"他心内会忽然间起一种狂妄的计划,而以一种青年人们的固执心肠,坚决施行.如果没有人及时而强硬地加以谏止,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会激起他的暴怒,竟致使他的举动如同发疯一般……".这样的描述似乎比<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中的顺治皇帝更为形象、具体.综观顺治皇帝短暂一生的痴狂举动,便证明了汤若望的记载是可信的.而顺治皇帝不顾一切、如醉如痴地爱上董鄂妃更是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黄远生本质是好的,内怀有向上自爱之心,底子是很好的人,但行动有些矛盾。他交游甚广,同袁世凯的亲信左右也有交往。因此别人不知道的政情他能知道,在给上海报纸所写的通讯里,巧妙的透露出来,因文章有内容,结果大家都喜欢看,他就成了大有名的新闻记者。到袁世凯想当皇帝时,需要有名的人替他说话。既有外国顾问,如古德诺,又有贺长雄等人写文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14.
如此人才     
听说袁世凯做皇帝遭到各方反对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令专门办了一份给袁世凯看的报纸,把反对他的说成是拥护。把一张报办给一个人看,这个报业丑闻,听来荒唐可笑。想不到过了几十年,这类事最近又在北京出现。据《中国报刊报》报道,国家科委检查《中国人才报》的报告中说:“《中国人才报》确在6月11日出了两张同一报头、同一期数的报  相似文献   

15.
李友唐 《北京档案》2011,(10):50-51
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  相似文献   

16.
10年代—— 人物:袁世凯,1916年,选龙年登基,过了83天的皇帝瘾。李鸿章称他为“人才”,康有为等骂他为“叛徒”,孙中山叫他“国贼”,老百姓叫他“袁大头”。 莫索里尼,1919年在一次集会上发起了法西斯运动。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6,(9):25
1916年6月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举国上下的声讨中魂归西天. 关于袁世凯的猝死,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的说他是被气死的,从而衍生出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18.
人们大多知道袁世凯早年是个浪子,从政时是个不择手段的政客,没有多少人了解军人出身的袁世凯对秩序的热爱。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这样回忆:我父亲的起居饮食,一年四季,是有一套刻板规矩的。他每天早上六时起床,六时半吃早点。早点总是吃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  相似文献   

19.
想当年窃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很尽孝道.他对嗣母牛太夫人、生母刘太夫人,只要条件允许,必定晨昏定省,很能讨老太太的欢心.袁世凯非但事母极孝,对其姐也是极为敬畏.袁世凯的姐姐在年轻的时候,定情之人病死,遂终身不嫁,平日则凛若冰霜,永无笑容,袁世凯尊敬而畏惮之,就算当了大总统后,每次向姐姐请安也不敢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