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解读诗歌,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阅读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要发挥它们在诗歌阅读中的惊人作用。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在散文和诗歌的阅读方法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学习诗句,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吟诵、联想和想象走进诗歌,体会意境,培养审美创造力,体会诗中画意、诗情、哲理交融相汇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聂金莲 《成才之路》2011,(24):27-27
诗歌一般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这些意象的深层内涵只有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获得。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人教版语文更重视诗歌的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在这些方面进行联想想象:联想想象传神的词语;对作品语句的联想与想象,包括再现事物生动的形象、浮现事物丰富的色彩、想象声音、想象过程、想象心情、想象感受等;对作品段落的联想想象;对整篇文章的联想想象。  相似文献   

4.
林光云 《广西教育》2014,(5):100-100
正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的国度,人们都喜欢诗.中专学生有着诗一般的青春浪漫,对诗更是情有独钟.然而,诗歌王国的魅力,并不是读懂了诗的字面意思就能领略得到的.欣赏诗歌,重要的是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因此,在讲完了中专语文第四册的诗歌单元,讲到诗歌的阅读和欣赏问题时,我就着重给学生们谈了想象和联想在诗歌欣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按照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理论,虚实结合是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一条基本原则,作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也都十分重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也必须抓住实与虚的结合关系去展开想象与联想。常见的做法,我以为可有以下几种。1、有些诗歌为了笔墨经…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意图: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目标。鉴赏诗歌,首先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所以,本节课把联想和想象作为教学的重点;把体会古诗词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创作的经典诗句的赏析,作为本课的最大亮点,以此激发学生借助想象创作诗歌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李玫 《学语文》2012,(5):16-17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2.查阅工具书揣摩诗歌内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结合诗歌,把握想象、联想和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掌握想象和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一种与感觉、知觉相联系,与理解.情感相统一的传达语言和唤起联想想象的艺术,是靠什么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呢?对此问题,人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我认为,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构思和表达,总是离不开季节的.现代诗所展示的季节情绪总是扣人心弦,动人心扉,令人掩卷沉思.现代诗是用季节词汇去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是用季节词汇去编织某种审美意象,去感知和传达一定审美经验的.季节是现代诗意象的媒体.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应该遵循联想和想象原则,即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进行丰富表达,由表及里,最终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契合。如果我们读诗"只拘泥于诗歌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语),没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诗歌的鉴赏力就无从谈起,因  相似文献   

11.
感谢对手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创作、鉴赏离不开想象,诗歌的教学也离不开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诗歌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意蕴和真谛,体会诗歌之美。可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想象诗歌内外诗人的形象,想象诗句的未言之意,领略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其内涵。那么怎样鉴赏诗歌呢?鉴赏诗歌要抓住诗歌的意境,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一、运用联想与想象,品味意境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可心认为联想是思维的初级阶段,想象是思维的高级阶段,借助诗歌的意象,能积极的拓展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联想与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重点:1.从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全句、全诗的意境。2.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二、教学难点:1.结合诗歌,理解“意象”和“意境”,“联想”和“想象”的含义。2.本文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说明的难以言传的意境的。3.作者为什么说《咏柳》一诗是“借咏柳而咏春”?  相似文献   

15.
沈雪珍 《考试周刊》2013,(72):17-18
<正>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1]虽然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却能唤起读者的表象联想和想象,产生形象感。诗歌和文学作品是想象的艺术,而诗是语言的精粹,尤其要重视选择运用最易唤起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诗歌的语言特质最具有形象美、情味美、凝练美、音乐美等。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特质,揣  相似文献   

16.
联想和想象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方式,在诗歌教学中加强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联”“系”“解”“构”四个方面阐释了诗歌课内外拓展阅读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掌握从联想到想象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法,获得高阶思维的锻炼与提升,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涵养诗意审美志趣,厚实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从形象入手,展开丰富想象,从内容入手,进行联想和比较联想,更容易体会诗歌的情味。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2、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想。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学设想:这首诗中对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教诗,与教其它文体一样,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按照诗歌的特点去教。必须分析诗的意境、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学习诗的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声凋、节奏,音韵等形式美。这里,我仅就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略抒己见。一、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则是意境。诗人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要再现诗中的意境,必须通过想象、联想。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代表,在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歌所独具的艺术想象以及所展现出的艺术美感往往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很大冲击,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诗歌在作者的笔下所散发的想象美感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