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股上市家族企业2012—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二代继任对家族企业研发创新投资强度的影响以及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首先,相较于只有创始人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族企业的二代介入会削弱企业的研发创新投资强度;其次,加大家族企业现金流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以及提高外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均有利于缓解家族企业二代介入对研发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二代继承人经营管理权限的增强,家族企业的研发创新投资力度会更低。  相似文献   

2.
大学上市公司由高校及其资产经营公司参股或控股,是游离在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特殊企业组织。文章全面介绍了大学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它们的经营创新绩效和目前校企关联程度,发现大学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与关联大学的优势学科基本符合,高管团队与学校有着密切的背景联系,但公司对学校的经济利益贡献很小,经营和创新绩效并不高于普通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将它与传统校办企业、经典大学衍生企业和普通上市企业相比较,发现深入分析大学上市公司能为上市公司治理、大学衍生企业绩效、高校知识产业化等理论议题提出新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财税激励和研发投入交互作用下,企业创新绩效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取西部地区59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此检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从所有制和行业视角分析,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都通过研发投入这一中介变量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享受税收优惠的民营企业,其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存在挤出效应。深入考察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发现:税收优惠与企业费用化研发投入交互作用更加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财政补贴与资本化研发投入相融后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也存在积极影响。最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来优化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371家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数据,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考察地区制度差异对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创新绩效并非同等受益于其自主研发活动,企业所在地区的开放水平越高,知识产权保护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该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强;(3)地区制度环境在自主研发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还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上市情况以及海外研发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制度环境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杨记军  敖翔  吴敏 《科研管理》2018,39(6):85-95
本文以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基于静态阈值估计模型和修正后的动态调整模型两种检验,首次在文献上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和“阈值效应”。研究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选择把研发投入强度仅仅维持在刚好满足当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所规定的达标水平线上,研发投入行为目的更多在于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资格,继而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缺乏主动进行大量研发投入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严若森  李浩  陈静 《软科学》2023,(1):117-123
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及其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来看,在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的企业中,当这些家族所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疏远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会更高。机制研究表明,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会通过企业风险承担、融资约束两种机制影响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7.
政府补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2019年上市企业数据,基于信号理论分析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非对称影响,并探讨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政府的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倒U型影响,政府非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积极影响;(2)企业金融化会使得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影响效应更凸,并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3)国有企业属性会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且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弱于非国有企业;(4)不同地区和上市板块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的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的非对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2003—2013年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创新活动采用存量的研究方法,厘清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与以前文献相似,企业创新投入会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但是这种影响仅具有1~2年的滞后期,这表明我国的创新活动持续时间很短,大多为短平快的项目,没有长期的研发过程。(2)与以前文献结论不同,发现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累积性,企业的创新投入不会直接影响企业价值,但企业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有直接贡献,实际上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必须通过其产出面来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3)除采用泊松回归方法,亦采用负二项回归等多种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仍然稳健。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企业是否将财务冗余投资于技术创新是近期的研究焦点。然而,相关文献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结果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首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使用2012—2017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发现在外部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高科技企业不仅没有将财务冗余用于研发投入,而且将大量资金投资于收益更为确定的投机性不动产项目,证实了实物期权理论的适用性。区分所有制后发现,该时期国有高科技企业会将财务冗余投资于技术创新,但更偏好确定性更高的开发式创新;而多数民营企业的创新倾向较弱。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明确了中国新兴市场中政府干预对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较为有效地将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与企业微观的研发创新行为联系起来;同时揭示了政府干预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减轻企业税外负担,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高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对中国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的推动较为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投入;由于对中国政府消费的依赖,缩小政府规模将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政府干预的市场化改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进行研发创新的作用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