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腕骨骨折中,舟状骨骨折最为多见。由于舟状骨四周都有韧带加固,又无张力强大的肌肉附着,故骨折后极少发生移位而往往被忽略。加之舟骨表面多为关节软骨遮盖,血管进入该骨的面积小,故骨折后1/3患者中,因近端骨折处血液供给断绝,可能发生无菌坏死。在运动损伤中,舟状骨骨折多发生于体操、足球、篮球等项目,常因误诊或治疗不当而影响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腕舟状骨骨折并不罕见,往往由于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当而造成陈旧性骨折以致产生迟缓连接或不连接,因而造成病废而影响运动功能,甚至迫使运动员不能从事专项训练及比赛。因此特将近年来收集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25例分析报导于后,提供一些对该病漏诊、误诊原因以及治疗不当形成陈旧骨折、迟缓连接或不连接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及预防重点。并着重介绍对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法。由于病例来源在骨科及运动创伤专科门诊,故腕舟状骨骨折由于运动创伤所致的共有28例;其中只3例是新鲜骨折,25例是陈旧骨折。估计新鲜骨折多半在基层医疗单位诊治解决之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腕舟状骨骨折,在运动创伤中是经常发生的,此种损伤的诊断和处理并不困难,但往往因为没有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处理不当,或固定时间太短,或石膏松动后没有及时修复而起不到应有的固定作用,造成迟延愈合,或不愈合,因而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同时也给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是通过十三例的总结,以引起注意,提高对腕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腕,手部的运动损伤,在运动创伤中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如排球、蓝球、手球、以及体操、摔跤等。腕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是由挠骨下端、尺骨下端及舟状骨、月骨等组成。活动功能为背伸70—80°,掌屈60—70°,尺侧倾和挠倒倾。有挠侧付韧带、尺侧付韧带和肌腱来加强其关节的稳定性。损伤原因:这类损伤常发生住身体失去平衡后手腕部支撑时,如蓝球上蓝身体失去平衡摔倒手腕部支撑,以及体操从器械上摔下来都会造成这类损伤。因为在腕关节背仲位时挠骨前关节面把舟状骨挤压在下面,由地面  相似文献   

5.
腕舟骨骨折不连接,以腕舟骨腰部骨折为多见,实为临床上较为难治的骨折之一,愈后多不佳。我们采用“按摩,局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后遗症一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周××男18岁省体工队运动员患者于1978年5月在作撑杆跳高的训练中不慎跌扑,致右腕部损伤。经诊查并拍X片,诊断为右腕舟骨腰部骨折。以前臂短袖石膏洞外固定处理。二个月左右,拆除石  相似文献   

6.
国内专题论述腕关节舟状骨折伤的文献甚为少见,这与该类骨折伤不易愈合的特点很不相称。由于此类骨折后的误诊和随之而来的处理不当,往往丧失有利的治疗时机,以致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的体育训练或正常的劳动。现将我门诊部收治的24例腕关节舟骨  相似文献   

7.
应力骨折     
应力骨折亦称疲劳骨折,以胫骨、腓骨第二跖骨及腰椎椎弓峡部较多见,也可见于肋骨、股骨干、股骨颈、髌骨,距骨、跟骨、足舟状骨及盆骨等。特点是无明显暴力外伤史,常由于积累外力引起,多为单纯性裂纹骨折,一般无骨折端移位。x线摄片,早期多无阳性发现,往往在数周后才显示骨折征象,例如知名的第二跖骨行军骨折,弹钢琴的手指末端骨折等。西德某医院曾报告过近600例应力骨折,其中跖骨骨折488例,胫骨骨折70例,腓骨骨折12例,股骨干7例,股骨颈6例,距骨4例,骨盆3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排球运动对手部骨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CT图像的结构特点。选取省级青年队专业排球运动员9人(排球组),非排球运动员11人(对照组)。用64排螺旋CT对手腕部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测量各腕骨体积及CT值(骨密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各腕骨相比,排球组右手手舟骨和小多角骨,左手手舟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排球组右手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钩骨以及左手钩骨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排球组左手各腕骨体积及CT值与右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排球运动可使青少年男性运动员部分腕骨体积增大,骨密度降低;排球运动员非扣球手腕骨形态结构与扣球手发生相似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三、腕和手检查法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和八块腕骨、五个掌骨基底部组成,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及腕掌关节、桡骨远端和尺骨远端形成的下尺桡关节.手部是五个掌骨分别与指骨形成掌指关节,除第一指为两节指骨外,其余各为三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内外侧均有韧带所加强.标志和定位手和腕部的某些骨突浅位于体表之下,  相似文献   

10.
运动医学     
G804.5.HL006 9905056科雷斯式骨折后腕骨运动学定量分析的研究[HL.中.A]/李国平,柳在映∥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106(BJ)科雷斯氏∥骨折∥腕骨∥运动学∥定量分析运用三维数字化测量统计对科雷斯氏骨折后腕骨运动学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桡骨远端骨切除和外固定器的方法,在人肢体标本上成功地摸拟出包括正常组在内的7种不同程度背伸成角与桡倾丧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结果证明:科雷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足部损伤非常多见,除足部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外,我们自1975年以来陆续观察到一种骰骨综合症,又称骰骨外伤性错位,这种损伤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导,它是足部损伤中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目前在运动员中对这种足部外伤并不认识,往往当作是一种足背部软组织损伤,而被忽视。对此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整复治疗就不易好转,在足部其它软组织损伤痊愈后,足背部疼痛仍较明显,足不能着力下地,走不平的路就痛,严重影响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如果及时  相似文献   

12.
由于腕关节的运动在整个人体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故擒腕术自古以来都是武林中人研究的重要课题。擒拿法就是运用各种手法,最大限度地有效限制对方各关节的运动自由度。 腕部主要由桡尺关节、腕关节和腕掌关节所组成。腕骨由八块小骨构成骨与骨之间都是依靠韧带来结合的,一个小小的腕部就包括了尺骨、桡骨、手舟骨、月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足部损伤非常多见,除足部软组织损伤、骨折、脱(?)外,我们自1975年以来陆续观察到一种骰骨综合症,又称骰骨外伤性错位。这种损伤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道,它是足部损伤中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目前在运动员中对这种足部外伤并不认识,往往当作是一种足背部软组织损伤,而被忽视。对此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整复治疗就不易好转,在足部其它软组织损伤痊愈后,足背部疼痛仍较明显,足不能着力下地,走不平,并痛,严重影响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如果及时发现整复治疗则可以获得显著效果。现在我们将七年来临床所见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的学生、运动员和剧团的武功演员,足部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非常多见,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训练中发现多次骰骨错位损伤病例。这种损伤文献资料介绍不多,它是足部损伤的独特病症,往往不为人所注意,一般当作足背软组织损伤而被忽视,如不及时治疗,肿胀不消,疼痛不除,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生活、学习和训练比赛。如能及时发现,整复治疗则可收到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骨折是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人体运动由于内外力平衡失调以及肌肉协同作用不充分,均会造成骨折。骨骼结构是各向异性的,受弯、扭以及旋转应力后,容易引起应力机械能的分布不均使应力集中而超过骨骼强度的耐受极限发生骨折。1、弯力(Bending),多为横骨折发生于弯曲的张力侧,人体站立、走路,持物,投掷和冲击等都会在长管状骨如股骨的凸侧面产生一显著的张应力;例如人体直立由高处堕下时,由股骨承受由股骨  相似文献   

16.
腕骨的卸法与上法1、腕骨的组成与结构腕骨上接尺、桡骨下端,下接掌骨。一侧腕骨共分八块小骨,排列成两列,八块腕骨并不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由于桡、尺骨侧缘较为向前突出,形成一个向前(掌面)的凹陷称腕骨沟。腕骨沟如被捏,能使敌臂部酸软无力,而失去其抵抗能力,力量稍重则晕倒,过重则有性命之虞。  相似文献   

17.
西奥多·罗斯福从小就深受哮喘病的折磨,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10多岁时又备受骨折的痛苦,断过臂骨、腕骨、鼻骨、肋骨、肩骨以及腿骨。他胆怯、害羞、多灾多难。然而,他凭着毅力和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体格健壮、精  相似文献   

18.
张勇 《体育师友》2013,(3):37-37
第一,必须掌握儿童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青少年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儿童的关节活动幅度大。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位。而儿童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无机盐类和脂肪少。收缩机能弱,耐力差,容易疲劳。  相似文献   

19.
(2)腕骨【位置】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骨间的凹陷处(如图41所示)。  相似文献   

20.
腕舟骨折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骨折后,由于诸种原因,使其骨折在应愈合的时间内仍未骨性连接,从而继发了腕舟骨折的延迟愈合。对此病的治疗,国内文献报道甚少,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七例这类病例,均在3-8个月内痊愈,经拍X光片证明骨性愈合,现小结于下: 资料来源本组七例都是本校学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8岁,其中左4右3,足球1例,举重2例,中专学生2例,大专学生2例,均为陈旧性腕舟骨腰部横断骨折,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