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张婕)200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于1月12日在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召开,这是全国研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的第一次盛会。研讨会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与幻剑书盟承办,几十家出版社和民营书业公司的代表、部分文学网站的编辑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张婕 《出版参考》2007,(1X):9-9
200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于1月12日在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召开,这是全国研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的第一次盛会。研讨会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与幻剑书盟承办,几十家出版社和民营书业公司的代表、部分文学网站的编辑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英国AIC会议公司主办、电子服务有限公司协办、信息与交流业协会赞助的国际网络出版大会将于9月25日至26日在伦敦举行。来自英美等国的电子出版专家和媒介决策者将就联机出版的最新动态进行交流,其中包括价格策略、电子交易保护、成本核算等主要问题。另外,与会者还将就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与网络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加快出版传媒业信息化进程、深化电子与网络出版的研究、促进信息化学新的建设,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与华中科技大学日前共同举办了首届电子与网络出版发展暨学术研讨会。会议就电子与网络出版的发展等问题,从产业、社会、技术、管理和法规审度进行了广泛的业务交流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文苗 《中国出版》2013,(12):37-39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推动了网络社会的进步。网络言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出版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果传播方式,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效把握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之间的实质,本文主要从内涵、特性、目的等基本内容、主体和客体等构成要素以及程序问题、规范问题、责任问题等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的若干异同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出版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唐舸 《出版科学》2002,1(Z1):66-73,65
通过调查研究,对网络出版的概念、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出版社上网、书店上网、网络出版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网络出版的版权、网络期刊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并介绍了一些论文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韩国三省堂出版公司以会长康明采为首等代表一行于1999年3月底访问北京。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接待,并于3月30日下午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座谈会。在京的几家出版社与韩国同行进行交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新时代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各出版社介绍了自己的出书特点,并带了一些图书推荐给韩国同行。三省堂在北京还走访了中  相似文献   

8.
探讨全球科技出版领域呈现的数据密集型出版、语义出版、可视化出版与互动出版等趋势.指出数据密集型出版从宏观层面构建海量数据的框架蓝图,为科学范式的转变提供基础环境;语义出版通过对各种文献进行标引关联,从微观层面铺设结构化数据的基础设施,解决数据和信息的机器理解问题;可视化出版作为重要的直观表达工具,从文献组成部分、文献架构、文献网络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提升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效果;互动出版目前以学术维基出版物和全新的同行评议为主要特色,既是“无形学院”在网络 环境下的延伸,也渗透于正式科学交流中,从读者和用户层面打破科学信息开放、共享、交流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人类的信息交流和获取愈加频繁和快捷,以电子文档记录信息为特征的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传统的纸张印刷物正越来越多地被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所替代,网络出版与印刷出版、电子出版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出版和信息流通结构。而网络出版将以其出版快速、传  相似文献   

10.
张志强  唐舸 《出版科学》2002,(3):66-73,65
通过调查研究,对网络出版的概念、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出版社上网、书店上网、网络出版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网络出版的版权、网络期刊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并介绍了一些论文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出版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网络出版代表了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传播的要求。网络出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快速流通电子图书在网络出版的同时其实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一本新书只需要在计算机上编辑完毕并将其发布到网络,就能为不同国家、不同地点的读者在同一时间阅读,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读者群和读者的阅读范围。并使得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成为现实。(二)互动沟通网络出版可以使出版者和读者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交流。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向出版者提出自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召开,其中参展的港台出版商阵容强大.同时,以纪念两岸华文联谊会议走过10年历程为主轴,将举办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研讨活动,显示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在前一阶段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正面临重要的转折和深化期.以两岸出版交流合作为母题,提出了华文出版如何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网络出版就是指运用Internet网络进行出版工作,包括通过网络进行出版的写作、编辑和最后出版;网上进行出版社的信息宣传;网上销售(订购);网上互动的交流和查询;电子图书的出版等。它能够实现利用Internet先传递后印刷,在每一个网络的终端,只要连接相应的设备就可以检索到想要的出版物,然后根据需要再下载和打印出来。它与传统的出版相比不同的地方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记者 安琪)两岸交流已有17个年头,在两岸出版协会的努力下,不仅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作为两岸交流的切入点持续召开了十届,而且还为两岸年轻出版精英提供了深入交流学习的机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于2002年与2003年分别就扩大并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及加入WTO后两岸出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方式进行了研讨。而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计划将于今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届时国台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两岸年青的出版菁英将以加强两岸交流互动,促进华文出版为主题,就选题策划主导…  相似文献   

15.
网络出版的主体与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地区互联网出版调查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疑问,诸如“我社尚未建立网站,只是向网络公司提供期刊的电子版,称不称网络出版?”,“我社自己将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免费上网,是不是属于网络出版?”,“对商业信息深加工实行收费下载,是不是属于网络出版?”等等。这类问题在“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行业调查表”反馈意见以及互联网出版专题座谈会上都有反映。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分析网络出版的构成要件,区别网络出版与其他网上信息传播行为,明确网络出版的主体与客体。这是进行互联网出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1.网络出版基本特征"国家立法机关、行…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韩国出版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韩出版学术年会”,将于今年7月29日在北京举办。为进一步深化本届年会的研讨主题,扩大交流的范围,现特向全国出版产业界、出版研究界和出版教育界人士,征集研讨论文,入选论文将编入本届年会论文集,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与出版     
一、“网络出版”众说纷纭“网络出版” 在业界炒得沸沸扬扬 仿佛在一夜之间,“网络出版”变成最为时髦的名词而进入了社会生活的角落中来。尘埃落定,网络出版到底是虚拟的空间,还是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引来了许多的争论。 究竟什么是“网络出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白说法。现主持多项国家级有关因特网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出版业务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文章从网络图书出版的定义入手,对网络出版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其对策,研究网络图书出版的未来发展动向。网络出版是指作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将自己的作品或者他人的作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供给用户浏览、阅读和下载等行为活动。我国的网络图书出版开始于1995年,经历了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信息发展浪潮外部环境的推动,如今在出版业务中已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图书出版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出版的出版形态模式、出版流程以及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网络席卷全球的今天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出版,以及这种新型的出版方式与传统的出版之间的异同,同时论述了网络出版中所存在的一些法律、技术保护问题及有关的解决方法,最后对我国网络出版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菲 《出版科学》2006,(3):43-46
网络出版是出版与网络融合的产物.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的相互渗透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出版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对传统出版功能自行提升的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做到优势互补,相互转化,立体出版,出版业将进入一个纸上、网上共赢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