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如有的老师总结的那样 ,“语文是数学的爸爸”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在教学观念上不能将数学教学仅仅局限于计算、推理、证明 ,在实际教学中更不能将之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割裂开来 ,尤其是不能将之与语文教学割裂开来。“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语数学科的融合 ,巧妙地应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 ,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溶入数学教学中来 ,指导学生学习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也为学生的语言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铺垫。一、运用语…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融合型教学,让学生在融合教学方法中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通过从语文学科与数学的融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发展成一个通过两学科融合学习成为均衡发展的人。本文通过从小学语文与数学学科融合来阐述融合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教育时代改革深化的到来,与以往传统的常规教学不同,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也更注重如何提升其实践性,强化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小学数学融合其他学科来开展教学工作,刚好可以实现学科之间联系与渗透,传递给学生丰富知识点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常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了解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分析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后,结合工作经验从小学数学与语文、美术、德育、工程等不同学科的融合,进一步畅谈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探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融入数学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挖掘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潜力,建立数学模型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将从语文、美术、音乐、科学实验四个学科分析学科融合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当代数学教学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研究者长期以来都致力于优化我国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不同其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在数学类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不能理解知识点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情景将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进行。本文主要就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和利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思想方法这条主线,抓好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观点、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是,由于数学教学内容是由教材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例题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组成的,因而,在教学中应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领会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谈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一种工具学科,所以语文在其他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是基础学科。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和数学是相通的。在小学课程中,有不少语文知识可以溶进数学教学中,使数学知识通俗易懂,锦上添花。多年来,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掌握的理论知识,略有所悟。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文镜 《学周刊C版》2020,(16):123-124
学科融合,就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承认学科存在重大差异,但是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学科融合又具有必要性,而且在学科融合中往往能够让学生在融合过程中发现创新的机会,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学中数学和语文是小学教学的最重要科目,当前教育制度下,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很大,小学教学中的语文数学也因为应试教育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在小学学科融合教学中将语文和数学融合实施,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开展学科融合教育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郑琳欣 《教师》2011,(5):73-7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系统,既包括常见的最为简单的符号,也包括近现代随着数理逻辑大发展而发展的逻辑符号。  相似文献   

10.
“STEM”是当下热门的教学理念,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来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知识构建过程变得更立体、更生动,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与思想的掌握也将更全面.同时,将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联系起来,还可以让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而这正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将学科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思想渗透,使得学生可以同时接受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方法渗透、思想渗透、活动渗透、美育熏陶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展数学学科德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为专业课服务显得非常重要。数学是工具,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必要的数学计算;数学更是一种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职业中专开展数学教学,谈几点见解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体会到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通过语言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化成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和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有机结合。数学科的特点是通过数学语言表现出来的 ,因此也可以说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有机结合 ,它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准确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是数学描述方法的定量化及数学思维的逻辑化的直接体现。它表现在要求准确地表述概念的内涵、外延 ;定理的条件、结论 ;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允许存在外延模糊或内涵不定的概念 ,不允许出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只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教学中实现跨学科的融合,从方法、理念、思想上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连接。文章对小学语文与数学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作了简单探讨,提出了二者融合的实施路径,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是数学语言的学习、交流以及数学语言的应用.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数学语言主要包含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数学语言教学的内涵在于:建立和数学语言的直观联系,注意数学语言形式间的转换;数学语言交流过程中体验规范的数学语言;借助语义和句法分析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循序渐进进行数学语言叙述的训练;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还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这门学科是其他教育学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数学教学,读的环节常常被忽视。学生没有读的习惯,以致出现很多答不对题、漏题等不该出现的错误。语文教学强调读的重要性,读既能增强语感、积累词语,又能陶冶情感。在数学教学上,读,也有同等价值。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读能帮助学生增强数感、积累"数"语、发散思维。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确实缺少读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黄秋生 《天津教育》2022,(20):162-164
<正>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的集合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既包含了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史,同时也融合了数学思想在内的文化教育元素。将数学文化和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而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教师创新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强调了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学科课程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在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立足数学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