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我的"年纪"与"成熟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太太说我是50岁的奸商,我妈说我是思想清楚的30岁青年,我小孩的干爹认为我是一个同时集40岁的心智与20岁的叛逆于一身的恶魔;而认识很久的客户到上星期还不相信我31岁;最妙的是我有员工认为我31岁就已经几乎到达"神"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看"奥特曼",是《宇宙英雄》的那一部,大概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个来自H78星云的超人,马上成为我最崇拜的偶像.我时刻准备变身成身穿红衣的"奥特曼".8岁的我有很多假想敌,窗帘、枕头,或者是电线杆,它们都是我眼中的"怪兽".而我家就成了"地球护卫队",我任命妈妈为"秋子",爸爸是"队长".可爸爸摇头说:"不,我是奥特曼的爸爸."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二岁的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是老妈的心、老爸的肝,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我是一个"假小子",所以在家里被称为"小男",在学校里被称为"超男".而我呢,对这两个别称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本来就很"假"!  相似文献   

4.
管好你自己     
13岁那年,我同我的"金牌搭档"汤姆·汉克森有过一次冒险经历.说汤姆是我的"金牌搭档",是因为每次我做"坏事",总少不了他的配合.他叫我"弯点子玛丽安",并说在我身上看不到任何女孩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和三岁的小妹妹圆圆玩"捉迷藏"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我藏,小妹妹找.我藏在书桌下面,然后又移来椅子挡住自己.小妹妹进了屋,一会儿就又出去了.哈哈,小妹妹这么小,当然发现不了我摆的"空房间计",我得意地大声喊:"我赢了!"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就像一座圣殿,吸引着全世界的运动员,当然也有我. 1984年许海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时候,我才4岁…… 1988年汉城奥运会,我记住了高敏,她好像在国际比赛当中没输过.她是"跳水女皇",有她在,别人只能争老二…… 1992年巴塞罗那,我记住了伏明霞,她得奥运金牌的时候才14岁.那一年我12岁,和人家没法比……  相似文献   

7.
我5岁时跟父母来到美国,那时,除了说"Hi"和"Goodbye",我对英文是一无所知的。到美国两个月后我开始上小学,第一天是在妈妈的陪伴下战战兢兢走进教室的。教室墙上贴着许多图画,旁边写着英文。我指"沙发",老师就教我念"sofa",  相似文献   

8.
感谢您,外公     
风雨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奋力骑着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后载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这小男孩就是我,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我外公. 外公就是骑着这辆"老坦克",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接送我上学.  相似文献   

9.
奶奶是个豫剧迷,在我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她就"力排众议",拉着我拜县剧团的宋老师为师.从此,开始了我的学艺生涯.奶奶说:"这妮子身段好,面部表情也丰富,有戏缘,是块学戏的好料."  相似文献   

10.
闹糖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外面就有孩子们的嬉笑声了.他们起这么早干什么呢?他们是要去闹糖. 闹糖,是我们这里特有的风俗,一般是一群6至10岁的小孩子,天不亮就起来挨家挨户地跑.我们那儿至今还把串门叫作"闹闹",把走亲戚叫作"闹人家",比如,"有空到我家来闹闹.""大爷,哪去?""哦,我闹人家去."这个"闹",就含有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11.
十八岁,是选择的季节.我堂堂正正走向了现实——揣着中师毕业的文凭,戴上了乡村小学的校徽.等待我的生活也许安然、和谐;迎接我的事业却神圣、庄严!十八岁,是腼腆的季节.第一回走向讲台,腿颤了;第一回听到"老师",脸红了;被孤儿当成"妈妈",心跳了;被家长称作"先生",语塞了……  相似文献   

12.
不沉的船     
这是一个关于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不点",从小到大我都是这么叫他的."小不点"是在他九岁那年和妈妈坐一辆拖拉机来到我们这儿,飞扬的尘土中我没有见到他的爸爸.后来听"小不点"说,他的爸爸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3.
"我是女生" 托哥自小就有一些性别自我认知障碍的表现.比如,3岁的时候参加婚礼,主持人叫几个孩子上台玩游戏,问到性别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说"我是女生",引起全场大笑.3岁半的时候因手足口病住院,正值元旦,我买了一条粉色连衣裙送他,想满足他一直以来渴望穿裙子的愿望,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引得同病房其他家长侧目.  相似文献   

14.
少年志愿者     
你参加过志愿者服务吗?年纪小,就没能力帮助别人? 在德国约有2300万德国人从事志愿工作,其中包括许多儿童和青少年,让我们认识其中的两名少年志愿者吧. 社会工作 卡洛塔(Carlotta),12岁,来自小汉斯多夫(Klein Hansdorf),是"温暖之家"协会的陪护者,被称为"赠送时间的人",负责照看一名患有重病的男孩. 每周五放学后,朋友们都会相约出去玩耍,而我则和母亲一道前去看望菲利普.初次见到菲利普时,我们都只有9岁.他看着我的眼睛,朝我微笑.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我要帮助他.  相似文献   

15.
我和莫扎特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50岁时,接待过一位年仅18岁的从事音乐创作的年轻人.在交谈时,年轻人不停地谈到"我的作品"、"我的演出",谈得眉飞色舞,威尔第只是默默地听着.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湖南衡阳人,那个地方开始上学的年龄比较小,一般是六岁,叫做"发蒙"。我还要更早,五岁就上学了。一二年级我都住在家乡农村,学校名叫"萧族小学",校址就是当地的萧族祠堂,与私塾相比,算是"新式学堂"了。妈妈受过中师教育,算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在学校当了近十年的校长。所以,那座祠堂既是学校,也是我的家。我对老  相似文献   

17.
1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禾禾3岁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问题经常为难我和他爸爸.我跟李肇星商量,何不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自问自答呢?没想到,小家伙还真能自己解决问题.有一天,禾禾久久注视一棵小树,随后问我:"妈妈,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我说:"禾禾自己开动脑筋想想看."儿子边玩边想,突然说:"我明白了,妈妈,因为小树只有一条腿.  相似文献   

18.
龙冬玲 《家长》2022,(1):43-44
家长巧把控",坏事"变"好事" 2005年,从小寄养在我家的外甥8岁了,看别家的孩子都上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我也想给他报一个.因为看着他天天在纸上涂鸦,于是我就领着他到了美术班,可只上了一节课,外甥就不想学了.邻班的孩子正在学电子琴,让他进去参观一下,他说乱糟糟的太烦人,不学.不学就不学吧!我本人对这些兴趣班也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未来,你是谁     
我们讲"未来,你是谁",它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是"未来,你可以是谁"。我在17岁的时候,听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土木系。到土木系就读以后,我碰到了我的音乐老师。我在17岁之前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唱歌,就接受了她的训练。那时候我做一个发电厂的工程项目。有一天在山边工作,山要崩了,就在那两秒钟内,我选择了往左边逃。我是幸运的,因为那批往右边跑的人正好赶上山崩,都我  相似文献   

20.
案例1:教学"倒数的认识"时,采取游戏方法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做游戏,游戏名称叫"倒着说".例如,我说"1、2",你们就说"2、1";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老师爱我们",你们就说"我们爱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