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及学校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孩子就要"管"孩子,"管"孩子就要"懂"孩子。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及本人做家长的经历,谈儿点看法。一、学习效率贵在"境"一是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内环境"。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可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孩子的学习要防止目标极端化,也  相似文献   

2.
女儿上一年级了,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怎样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呢?生活中,我和孩子经常以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孩子乐此不疲,对学习日渐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3.
沙拉 《教师博览》2011,(7):44-45
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爱要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一、爱孩子需要学习——追求高质量的爱爱孩子是情感,是天性,但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孩子的真谛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但爱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爱的目的、方式和技巧不同,教育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一种生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给孩子选择学习的权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把握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数学;给孩子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学会共享;给孩子创新的机会,让孩子敢于创造。  相似文献   

5.
童媛 《家长》2008,(Z1):11-13
原则一: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学习兴趣低、学习自觉性差,他们每天做作业的目的就是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影响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令孩子没有自主的空间,多数孩子都是按家长设计的路线成长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孩子自由和尊重,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在活动中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每一天孩子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学习活动是正常的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每次的学习活动大多是要求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  相似文献   

7.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他们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老师     
Raven 《幼儿教育》2014,(7):40-40
孩子的教育,重要的是,做父母的应多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帮助孩子自立和感知外面的世界,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的能力和情商,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教孩子某一项知识。  相似文献   

9.
让孩子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学习,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悟,这种“自然养育法”才是现代教育要给予孩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融立 《家长》2014,(10):33-34
正每个孩子都是乐于学习的,导致他们缺少学习兴趣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家长多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业。很多孩子一提学习就没兴趣,父母一提孩子的学习就犯愁,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看下面这则小例子。一位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在每个寒暑假都要为孩子报几个辅导班,平时双休日,孩子也没闲着,至少得去一个辅导班学习。即使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没上去,还是在班里中游晃荡,既不拔尖儿,也不  相似文献   

11.
第一讲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家长急于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好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任何人做事有了目的,就有了热情和毅力。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4):180-181
<正>学习动力,是指孩子参与学习过程的学习动机,包括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它对孩子的学习有激励和维持的作用。梦想是孩子的奋斗目标,有梦想的孩子能够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梦想是孩子的想象,不一定会实现,但会成为一种动力,激励孩子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拼搏和努力。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一旦有了动力,就会主动地学习,而不用父母时刻督促。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心中的梦想,让梦想成为孩子持久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按365天算,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入小学,大约有2190天的幼年时光。这期间,我们该给予孩子什么?该怎么给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幼儿受益终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核心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核心,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回到人的发展上。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财富,它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大夫,也是一个十岁孩子的父亲。我儿子在北京一所重点小学上四年级。很遗憾的是这几年因工作忙,我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得很不够。我妻子是儿子学校的老师,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当然由她照顾。每次开完家长会,妻子总跟我发牢骚,说你应该管管孩子,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做小动作,有时候打瞌睡,有时候无精打采,总爱磨蹭。孩子的成绩虽然不算差,但也只是中等。由于孩子精神不好,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再给孩子加压又怕适得其反。起初我们以为孩子有什么病,但体检时一切正常。这学期开始的一天晚上,我发现孩子洗脚…  相似文献   

15.
何哲慧 《上海教育》2013,(33):84-84
静心慢养,可以使刚入学的孩子喜欢学校、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静心慢养,可以消除家长在孩子刚入学阶段的紧张和焦虑。学习准备期就是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的,使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这是奉教院附小教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解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家长、教师享受慢教育,使孩子轻轻松松步入小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一个整洁而有序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在家中拥有固定且相对独立的学习场所,是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也更会使孩子感到学习的重要。如果家中为孩子腾出一问小房间,这对孩子的学习及其他活动无疑是有好处的。如果居住条件有限,那么家长应尽量腾出向阳、临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8.
一次,偶然看到一位六年级学生的一则日记,日记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今天的学习太枯燥了,如果学习也像玩游戏一样,那就太好了。"这句话道出了小孩子的苦衷和渴望。的确,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思想还未根本转变,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活动时间太少,像游戏这种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形式太少,学习负担太重,使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甚至把很多心思用在如何逃避学习上,即使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会讨厌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针对孩子喜爱游戏的特性,研究如何把学习融合在游戏之中,以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有上千万名学习困难的孩子。事实上,这些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智力有问题。这一点并不难理解,那些上了名牌大学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比没上好的大学的孩子聪明。是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他们学习困难。以下是很多临床案例中的一个。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差生是怎样被父母千辛万苦地"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现在,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玩耍,就加以提醒甚至训斥,渐渐地使孩子失去了他们本应有的天真和活力。其实,玩乐也是—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孩子最为喜欢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